《孟子·離婁上》:“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痹馐钦f如果沒有規(guī)和矩,就無法制作出方形和圓形的物品,后來引申為只有依靠一定的行為舉止的標準和規(guī)則,才能把事情完成好。于是,我們時不時會看到老師們板著一張臉,一副嚴厲十足的樣子在喊:“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真不知有多少孩子在這樣那樣規(guī)矩的約束下,變得服服帖帖、唯唯諾諾了。
教學參考書就好比是規(guī)矩,這種一成不變的東西,拿來用用也許真的很方便,而教師們樂于用之,看重的也許就是這一點。但這何嘗不是教師思想懶惰的表現(xiàn)呢?他們試圖以一“規(guī)矩”而永逸,這正是一勞永逸的懶人思想。這些教師,不是不知道社會的發(fā)展,教育的進步,但他們更看重“拿來”的方便,或者迷信“規(guī)矩”成就的“方圓”!
其實,這就是一種“拿來主義”,早在魯迅先生那個時候就批評過了。與“拿來”相對的就是“送去”。如果說“拿來”是可悲的,那“送去”就顯得有一點點的“野蠻”了,試想:也不考慮適不適合學生,就一廂情愿地“送去”,這不是一種自作多情嗎?而學生不得不接受的時候,這不就是“填鴨式”教學嗎?而當學生學無所用的時候,那就是教育的失敗了。
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苯處熑绻晳T于“拿來主義”坐享其成,不積極思考,不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在教學上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風格,更不可能有所建樹。我們所熟知的魏書生、盧元、竇桂梅、陳鐘梁等一些教育名家,有哪些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按照教學參考書授課的?都是打破一些教學常規(guī),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從而成為名家。
人教版教師用書在“致老師的話”中這樣寫道:“教師教學用書僅僅是供教師參考的,它對教學內(nèi)容的評析比較簡略、寬泛,提供的資料較多,而且是幾種意見兼收并蓄,教學時要有所取舍。而教學建議更是就一般情況設計的,只是起一個參考的作用,希望老師們在教學時獨立思考,自行設計教學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笨梢姡處熃虒W用書只不過是教師備課時的一個輔助工具,并不是我們教學活動中的指揮棒。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的把握上,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教學參考書上的觀點只是代表個別人的看法,并不是規(guī)定的標準答案,它永遠無法代替教師自己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教師要通過反復深入的研究弄懂教學內(nèi)容,做到不明白不下筆寫教案。如果教學內(nèi)容還沒有把握,就將教學參考書上的有關材料一股腦兒倒給學生,這樣的備課是不負責任的。當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提出多種疑問的時候,教師就會無言以對。拿著這樣的教案去講課,不可能有廣度和深度。
教學從本質(zhì)上說是一種溝通和合作的活動,需要我們教師在完全把握教學內(nèi)容的前提下和學生一起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輕松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專制的課堂必然是死氣沉沉,缺乏活力的。
新課程強調(diào)“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模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jīng)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要鼓勵師生在互動中的即興創(chuàng)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奔磁d創(chuàng)造要求我們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不拘泥于教學參考書,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鼓勵學生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見解,在自由民主的氣氛中才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運用也是一樣,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需要教學參考書的輔助,但是如果具備了一定的經(jīng)驗之后,就不應該再死抱著參考書不放,而要試著獨立地研究教材,也只有獨立研究教材,才能真正把課上好,上成自己的課。還有一個例子可成為佐證:我們的學生在做習題的時候,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拿出課本或《教材全解》之類的參考書放在一邊,老師發(fā)現(xiàn)后,一般都會提醒學生要獨立完成練習,實在有需要的時候,再看那些參考書。其實,我們教師上課也是一樣的道理。教參可以使我們的教學貼近學生。如果教師不提前接觸參考書,我們就有可能跟學生站在比較接近的高度一同進入教材,我們面對的問題很可能是學生同樣面對的問題,此時教師會和學生一起共同進入問題情境,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無形中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降低了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識的坡度。
不使用參考書也會導致一定的弊端,教師沒有事先研讀參考書,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可能存在片面性,極容易造成教學過程中知識點的遺漏,或者根本找不到教學的重點,找不準教學的難點,造成課堂教學內(nèi)在的混亂。教師東拉西扯地講,學生不著邊際地聽,教學效果難以保證。不倚重參考書實施課堂教學,不等于完全放棄參考書。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對教師備課的要求更高。我們的教學準備更多地應當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來完成。也就是說,所有跟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書籍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教學參考書”。這正應了北師大肖川先生“對于教師來說,讀書就是備課,是更高層次的備課”那句話。
總之,用不用參考書和把參考書用到什么程度,要根據(jù)每位教師的不同情況而定,關鍵是不要對參考書形成依賴。我想,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是藝術就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圖方便只是一時痛快,而貽害無窮。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作為青年教師,我們應該敢破規(guī)矩,敢為人先,堅信沒有規(guī)矩,可成方圓。
(作者單位 吉林省集安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