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白是在教學過程中,對與課文有關但課文沒有寫或沒有直接寫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解釋和說明?;蛘咴谇楣?jié)描寫的情感點上引發(fā)共鳴,表情達意,或者在內容敘述的思想上感悟深化,使教學內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有兩點體會:
一、放飛想象,巧用補白
如:我在執(zhí)教《船長》一課(出示船長圖片,配樂朗誦):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森恐怖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生:邊看圖,邊入神地傾聽,文中沒有敘說結果,此時我問:“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心中最想說的話是什么?請拿出紙和筆,按老師的提示分組寫下來?!保ǔ鍪咎羁?,讓生補白)
哈爾威船長,你為什么不回家?
生按提示,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
師:請根據(jù)你所寫的來問答。
生:(神情激動)發(fā)出了深情的呼喚。
有的學生寫道:船長,難道,你忘了臨行前你說的話了嗎?船長,您的兒子還沒喊您一聲“爸爸”呢?……
有的學生以哈爾威船長的語氣寫道:不是我不想回家,我也想和他們團聚,可是諾曼底號也是我的家呀,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要讓學生放飛想象,與作者和文中人物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再如《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一文,課文結尾粗略地描寫了40年后美惠子一家從日本來看望聶將軍的情景,結尾之處語言不多,此時我也是想讓學生放飛想象,通過補白來表達美惠子對聶將軍的那份敬佩與感激??梢?,利用課文的“空白”進行精心設計,以此營造自由想象的氛圍,可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二、揣摩人物內心,巧用補白
補白是對文本的發(fā)展和超越。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補白”,既可拓展文本內涵,又可使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我主要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揣摩人物內心,描摹人物心理。如《半截蠟燭》一課。
師(過渡):望著越來越微弱的燭光,他的母親——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似乎感到德國軍官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就在這時候,家庭中的第三個成員杰奎琳站了起來(指名讀文中寫杰奎琳的句子)。
師:同學們,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杰奎琳心里是怎么想的,文中沒有直接描寫,請你根據(jù)這里的填空想一想,把它補充出來。(出示填空)燭焰搖曳,看到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杰奎琳心想:__________,于是,就___________。(學生思考后交流)
有學生寫道:燭焰搖曳,看到那越來越微弱的燭光,看到臉色嚴肅的母親,看到火堆旁默默坐著的杰克,杰奎琳心想:糟了,蠟燭快要燃盡了,再等下去情報就要暴露,我得趕快把它端走!于是,就嬌聲地對德國人說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這段補白,是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圍繞主人公之一杰奎琳而設計的一段心理描寫。學生進行想象補白的過程,既是學生由感悟和品味語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感轉化的過程,又是學生與文本、作者產生共鳴的過程。在與文本自由對話的過程中,學生能充分享受到自主創(chuàng)造的快樂,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可見,在教學中,我們應抓住與文本有密切聯(lián)系的“空白”,重視“空白”,巧用“空白”,以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豫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