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的趙德瑞是北京市平谷區(qū)夏各莊鎮(zhèn)信用社退休職工。1980年,他偶然看到鎮(zhèn)上的敬老院里許多老人的頭發(fā)、胡須沒人剃,他撿起自己多年前學會的剃頭手藝,主動跟敬老院聯(lián)系,上門為老人義務理發(fā)。從此,每逢月末休息日,趙德瑞就帶著自己專用的剃刀到敬老院給老人理發(fā),風雨無阻。這一剃,就是30年。
“那時候家離得遠,有30多里地,騎自行車去得花上1個多小時?!?993年,老趙退休,他依舊堅持到敬老院給老人們理發(fā)。2005年,他當選“首都十大志愿者”。
一個爽朗的秋日,趙德瑞如約來到夏各莊鎮(zhèn)陽光老年公寓。如今的老趙生活好了,平時出門有兒女開車接送,但來這兒,他還是愛自己騎車,說這叫“找感覺”。進了老年公寓大門,老趙就跟在院子里散步的老人們打招呼,熟得像自家鄰居。
但是,一干起活來,愛說愛笑的老趙就像變了個人,一雙眼睛里滿是認真勁兒。這回要剃頭的是一位90多歲、滿臉絡腮胡子的老人。老趙先把剃刀磨得锃亮,打來溫水,給老人打上肥皂洗頭、洗臉,輕柔地剃起來?!昂俸?,這是‘聽話’的,有些老人神志不清醒,還踢我打我,我得一邊哄一邊剃。”
最忙的時候,老趙凌晨4點多鐘就到敬老院來,一直忙到下午5點,水都顧不上喝一口,一天下來給80多人剃了頭。敬老院的老人們說,他們都盼著老趙來,因為他不光會剃頭,還是大伙兒的“開心果”。“老趙一來,這院子里就熱鬧許多!”
“我就是樂觀,我想把我的樂觀也帶給別人。只要身體不倒,我就要永遠干下去!”趙德瑞說。
(兩篇文章均摘自《京華時報》 作者:翟烜 黃英男 聶寬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