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組成形式,是實施教育功能,完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及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研究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使之相互滲透,充分發(fā)揮它們在課堂教學中的整體功能。因此,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經過幾年的一線工作實踐和學習,就這方面積累了一些心得。下面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淺顯看法。
關鍵詞:教學質量;四十五分鐘;效率
一、課堂設計不宜過滿
中專生基礎差,課堂上愛做小動作,一堂課45分鐘,讓學生完全利用這45分鐘,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他們的身心發(fā)展。他們的注意力比較分散,在一段時間內能集中的最高限度不超過十分鐘。喜歡在上課時東張西望,和同桌私下交流,甚至一塊橡皮、一枝鉛筆都是他們的玩具,時不時要和它們做個游戲??傊?,他們的眼神和思維是浮動的,很難一直停留在教師的身上。因此,一堂課太滿了,教學效率反而降低,要留有一定的空間給學生去思考、放松。一堂課45分鐘,至少留出十五分鐘給他們適度放松,抑或游戲,抑或做課堂操,使他們的注意力再度回到課堂教學上。
二、抓住高效率時間段
按照一般規(guī)律,一天中上午的使用效率較高,下午的使用率比較低,特別是夏季,學生的精力比較差,容易在下午時犯困,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教師和學生都很難改變。所以,在教學安排時,盡量把新授課的內容放在上午,下午的教學要多加活動,多做游戲,或以練習為主,這樣的安排比較合理,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
三、教具選用要多樣化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用到小黑板,這就要求我們在書寫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一些重點提示的內容,教師一般選用紅色或藍色的粉筆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如,在教學生字“書”時,重點筆畫要換色提示,“書”要特別強調最后一個點,所以整個字用白粉筆來書寫,最后一點用紅色來著重標示。教學中除了立體學具的運用,還可以適當選用紙具,效果也是不錯的。
四、獎勵機制在教學中的運用
表揚在教學中的效果是很明顯的,特別是對于中專生而言,效果更加明顯。中專學生的自信心比較薄弱,批評會降低他們的自信心,使教學效率下降。相反,表揚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多表揚,少批評,對于開動腦筋的學生全班鼓掌,受到表揚的學生個個樂滋滋的,臉上寫滿了自信。聽課就更加認真了,也更愿意開動腦筋和老師交流了??傊?,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學習、請教、思考,以求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五、做好觀念的轉變,提高自身的素質
韓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备膭顚W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卑呀處熆醋鍪且粋€顧問、一個助手、一個可與之爭辯交心的朋友。這也說明我們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武裝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
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有遠景性、近景性兩種動機。前者指要明確一門功課的社會意義,即為了祖國的富強、家庭的需要、個人的前途而學。它有較大穩(wěn)定性、主動性,有力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中職生正處于理想形成之中,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講明學習這門功課的目的意義,學生就會主動去學習這門功課,為實現他的理想而奮斗。后者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為得到好成績或得到教師的表揚而激發(fā)學習熱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多表揚鼓勵學生,少批評指責學生。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與課堂氣氛、課堂效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總之,我們一定要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知識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重點,培養(yǎng)出適合社會的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5.
[2]皮連生.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08-01.
(作者單位 河南省三門峽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