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糾正反饋語是課堂話語的重要部分,是對學生話語的評價或反饋。糾正反饋語主要有六種:直接糾正法、重說法、請求澄清法、元語言解釋法、誘導法和重復法。教師應當選擇好使用方式和技巧,根據具體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
關鍵詞:糾正反饋語;類型;英語課堂;應用
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場所,學生在課堂接受英語知識,與教師進行對話交流的過程中,不論學生所說是否正確,或者不能給出相應答復,都必然得到教師對于其語言表現的反饋。教育學者和廣大教師在研究和實踐中已經意識到給出反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也不清楚何種為最有效的反饋方式,能讓英語教學達到最佳效果。筆者在此淺析教師的反饋語種類,探討教師糾正反饋語在課堂中的表現形式以及教師應當如何進行口頭的糾正反饋語,從而達到較好的效果。
一、反饋語與糾正反饋語
教師反饋語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情感和互動的重要手段,是學生語言輸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影響。Ellis認為糾正反饋語是教師對于學生話語中出現錯誤表達提供信息并鼓勵學生對此進行準確的修正,糾正反饋語的形式可以是對錯誤的言語暗示,可以是由教師說出正確的表達,可以是對錯誤現象進行專業(yè)的語言規(guī)則解釋,也可以是以上三種的結合。Lightbown和Spada認為糾正反饋語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
二、糾正反饋語的種類
研究者們把教師糾正反饋語分成了明確的糾正反饋語和暗含的糾正反饋語,Lyster和Ranta把糾正反饋語詳盡地分為六種,分別是直接糾正法、重說法、請求澄清法、元語言解釋法、誘導法和重復法。下面著重舉例說明前五種。
1.直接糾正法(explicit correction)
教師使用 “No, it’s wrong.” “You don’t say...,you should say...”等直接指出學生表達的問題,并進行糾正。如:
S: I very like music.
T: No, you should say “I like music very much.”
2.重說法(recasts)
教師重新改正學生錯誤的表達。如:
S: Tom gets up early this morning.
T: Got up.
S: Tom got up early this morning.
3.請求澄清法(clarification requests)
教師會通過使用“Excuse me?”,“Pardon?”,“What do you mean by ...”等問題來提醒學生表達中結構或者理解方面出現的錯誤,從而引起學生注意并糾正。如:
S: He opened the TV first, and then...
T: What do you mean by “open the TV.”
S: Oh, he turned on the TV first.
4.元語言解釋法(metalinguistic explanation)
教師會對學生的表達做出評論和提示,但是不會給出詳細的正確答案,而是從語言學的角度給出語言使用的規(guī)則,由學生自己來進行修正。如:
S:I help my mother with the housework yesterday evening.
T: Well, what should we put at the end of the verbs when we talk about things happened in the past?
S: I should say “I helped”.
5.誘導法(Elicitation
教師通過三種方式來直接誘導學生說出正確的話語。一是通過適當的停頓由學生自己補充,二是通過提問引導學生,三是教師重復學生錯誤的話語來引導學生給出正確表達。如:
S: I look forward to go there.
T: I look forward to go or going?
S: going.
以上是第一種方式的應用,即讓學生通過選擇填空的方式自己補充。
三、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雖然對于糾正反饋語還存在一些爭論,研究表明教師和學生都希望在課堂中能夠有一定的糾正反饋語,以便評價學生語言學習的效果。英語課堂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糾正反饋語。
1.分析需要糾正錯誤的類型
課堂學生語言使用具有即時性的特點,即使教師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或者進行活動前給出一定時間思考或者準備,學生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仍然會出現錯誤的情況。如果學生僅僅是因為緊張而出現的口誤,那么教師就沒有必要給出反饋,進行糾正。如果學生是由于對知識掌握不準確而不會使用發(fā)生了錯誤,那么教師必須及時給出解釋,幫助學生再一次理解語言知識。
2.使用哪種糾正反饋語最有效
由上文中總結的六種糾正反饋語來看,又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明確糾正反饋語,另一類是隱性糾正反饋語?;蛘哒f一類以教師解釋為主,另一類由教師引導,由學生得出正確的表達法。研究表明,使用這兩類糾正反饋語都能輔助學生的語言學習,明確糾正反饋語比隱形糾正反饋語更加有效,而學生也希望教師多給出明確糾正反饋,尤其是涉及語法的時候。
3.何時給出糾正反饋
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在適當的時機給出學生糾正反饋。如果正在進行的活動注重的是語言使用的準確性,例如,對語法或者固定結構的聯系,那么教師就應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避免再次出現這種現象;如果進行的活動是流利性練習,例如,會話、議論等,那么教師就沒有必要即時進行糾正反饋,而應等活動結束后做這項工作。Hedge也提出糾正反饋語需要有一定延遲性,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可以將活動過程錄下來,最后讓學生回顧過程自己給出反饋;或者教師可以講錯誤記錄,也是在最后就所有出現的問題給出反饋。
當然,口頭糾正反饋語是教師課堂反饋語的一部分。研究者也提出教師應當避免反面性的反饋,而應當多使用人性化的方法,因為學生希望聽到自己做得好的評價來建立語言學習的自信心。Hedge也提出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留出自我改正的時間,如果學生自己不能糾正才由教師再進行引導??傊處熜枰鶕虒W環(huán)境、學生情況來改變課堂的糾正反饋技巧,以達到語言教授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Ellis,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2]Hedge,T.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 guide to current ideas abou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Lyster R, Ranta L. Corrective feed back and learner up take: negotiation of form in communicative classrooms[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7(19).
[4]Lyster, R. Negotiation of Form,Recasts,and Explicit Correction in Relation to Error.
[5]楊麗君,茹克葉·穆罕默德.語言課堂中的教師話語分析:如何改進外語教學中的教師語言[J].中國地質教育,2007(2).
(作者單位 南通高等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