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解題能力是指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分析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是學生智力、記憶、閱讀、分析、數(shù)理結合、創(chuàng)造及題后回顧、歸納總結等各種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學生通過解題,能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和應用能力,并進一步發(fā)展綜合思維、綜合應用各種有關知識的審題技巧。
關鍵詞:物理教學;審題技巧;解題能力
在中學物理學習中,學生有兩大難題:一是需要掌握龐大浩繁的基礎知識,并且掌握它們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二是對眾多的解題方法、技巧,用得不熟練,遇到難題束手無策。所以,實際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怎么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呢?
一、重視物理概念教學
每一學科都有其特點,表述問題的語言也不相同。審題首先要認真解讀題目中的文字、圖表等信息,正確地展示題目所述的物理情景。要很好地做到這一點是以對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為基礎的。所以,平時教學中要重視物理概念的學習,不但上新課時要把物理概念講透徹,而且在后續(xù)的學習中要不斷地把物理概念應用于實際解題,從而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更為深刻和全面。
二、培養(yǎng)學生尋找關鍵詞、關鍵句的能力
每一個題目都給出了一個物理情境,題目本身好比一篇小短文,這篇短文中有決定其中心思想的關鍵詞和關鍵句。關鍵詞、關鍵句找到了,還要正確地解讀其含義,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靠學生的知識積累了,簡單地說就是見的有多少了。
三、掌握物理情境的展示方法
一般來說,解題過程中只要正確認識物理情境,就能知道該用哪些量來描述它,也能知道這些量之間遵循的規(guī)律,自然就會處理這些問題了。因此,審題時正確地展示物理問題的情境,構建相應的物理模型是最關鍵的一步,這是審題的核心。展示物理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做過程或狀態(tài)示意圖,將物理情境模擬化。因此,畫物理狀態(tài)示意圖或物理過程示意圖是展示物理情境的一種最主要的手段。(2)做平面?zhèn)纫晥D,將物理情境平面化。這種方法關鍵在于選擇好側視的角度,做出的平面視圖要有利于物體的受力分析或運動過程分析。(3)做數(shù)學函數(shù)圖象,將物理情境形象化。因此,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審題畫圖”的良好習慣。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
(1)關注對象的習慣。(2)用圖的習慣。平時訓練中加強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訓練,如,畫受力圖、運動過程圖等,遇到多種能量轉化的問題,養(yǎng)成畫能量轉化圖的好習慣。
物理解題中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我相信,通過以上努力,學生的審題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區(qū)登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