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從教材與生活兩方面闡述了提高學生寫作興趣、點燃學生創(chuàng)作激情的途徑。
關鍵詞:寫作教學;教材;生活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詩經大序》中說:“詩者,言之所之地。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笨梢?,情感激發(fā)對于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教師要匠心獨運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的情境,煽風點火,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強烈欲望,從而促使學生文思泉涌,一吐為快。這樣,作文也就真正地“容易”起來,“快樂”起來。久而久之,學生也就熱愛作文,也就有可能成功地作文了。下面是我結合蘇教版教材特點,嘗試的幾種點燃小學生語文課上再創(chuàng)作激情的途徑。
一、教材——學生寫話的沃土
小學語文教學歸根結底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的基本功。新課標在各階段目標中就提出:“在寫話、作文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币獙W生有學以致用的自覺性,首先是教師要有這方面的意識性。教材中的精美插圖、文質兼美的例文都是我們引導學生練習寫話的好材料。
1.以課文內容為平臺,點燃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
課文是閱讀教學的載體,給學生提供了閱讀學習的平臺,如能充分發(fā)掘課文內容潛藏的寫作要素,在閱讀教學中通過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寫作輔導,就既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獲得了一定的寫作知識。教師再因勢利導,趁熱打鐵,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就能有效地減輕學生對作文的恐慌之心,點燃學生的寫作欲望。
蘇教版教材安排的一些課文對于寫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第十二冊的《莫泊桑拜師》就是其中一篇。課文中福樓拜對莫泊桑的寫作教導對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很具啟發(fā)性。針對班里的一些學生總是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情況,我結合課文有針對性的進行了作文指導:“一開始莫泊桑和咱們班的同學一樣,非常想寫好文章,可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幸好莫泊桑遇到了一位明師,領悟了寫好文章的方法——細心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終于成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這方法就這么神奇嗎?我們試驗后就能知道?!苯又?,我布置學生去細心地觀察一個人,并詳細地把發(fā)現寫下來。這個要求看上去輕描淡寫,但旨在不給學生過多的限制,不給學生造成寫作文的壓力,使學生能夠輕松地享受細心觀察的樂趣。作文收上來一看,從貨車司機到路邊清潔工人,從路邊野花到山上松柏,學生都能進行細致描述。就連一位平時寫作比較困難的孩子經過細心觀察后,對于偶遇的小狗也能進行描寫:一直在尋找觀察的對象,今天終于找到了,你看它就在我對面,一身毛發(fā)烏黑發(fā)亮,兩只眼睛圓滾滾,耷拉的兩只耳朵特別像我鄰居小妹妹的兩條辮子。
還有一些選入教材里的文章,不乏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很高的作品。這些作品的高妙之處學生不易發(fā)現。即使有所發(fā)現,也不過是支離破碎的,很難在心中留下美的形象,如果教師給梳理一下,適當點撥,其情形就大不相同了,這樣的文章就能作為學生寫作的范文。
2.以課文插圖為載體,點燃學生再創(chuàng)作的激情
翻閱語文課本,那一幅幅精彩而又寓意深刻的插圖往往使你浮想聯(lián)翩,你看那色彩繽紛的花兒,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目光如炬的人物,對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深化課文主題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圖雖然不著一字,卻比得上千言萬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活用插圖,用好插圖,用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時空擴展能力,激發(fā)學生再創(chuàng)作的熱情。
《船長》記敘了哈爾威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沉著指揮大家脫險而自己與船共亡的事,贊揚了他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結合課文重點詞句體會了人物的品質。當我播放音樂,出示哈爾威屹立在艦橋的畫面時,教室里一片寂靜,他們的神情是那樣凝重。我借此輕聲地問:“假如你是游客,你想對船長說什么?假如你是船員,你想說什么?假如你是那個見習水手,你想說什么?”學生紛紛從各個層面表達了對哈爾威的敬仰,下課的時間即將到了,而同學們的發(fā)言還顯然意猶未盡,于是我引導學生課后寫下讀了文章的感受,這樣既保護了學生迸發(fā)出的激情,又使學生思想的表達更為成熟、更趨深刻。
總之,教材是例子。學生通過讀寫結合,不但內化了文本,而且體驗到了學以致用的樂趣。
二、生活——學生寫作的源泉
新課標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的認識和感想?!鄙钍菍W生創(chuàng)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學生最好的課堂,體驗是學生最真的感受。葉圣陶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豐盈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彼?,作文教學中要為學生接通生活源泉,就必須把作文課延伸到課文,引導學生關注現實,接觸自然,創(chuàng)造生活實踐的廣闊空間,多組織學生開展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盡可能地擴展學生的生活空間,觀察大自然,深入社會,讓靚麗的生活、奇異的自然映入學生腦海,豐富感性認識,這樣,學生厚積而薄發(fā),作文時就會信手拈來,靈感倍出。
1.走向大自然
大自然的風霜雨雪、花鳥蟲魚都是學生寫作的素材。春天來了,帶著他們去看校園里綠的柳樹、白的玉蘭、粉的桃花,仔細觀察它們的葉、花,看看萬物抽綠綻紅的美景。冬天到了,帶著他們去河邊走一走,看看冰的晶瑩;下雪了,與他們一起仰著頭,伸出手,與雪花共舞蹈。“大自然是多么得神奇,風霜雨雪、陰晴冷暖,有時就在一瞬間交替著,這偉大的魔法師的魅力無限……”“操場上另有一番情趣,那歡快的叫嚷聲緊緊地吸引著我們?,F在,雪住了,冰凍得明鏡似的,走在上面直打滑。有的一不小心跌了下去,弄得哄堂大笑;有的由于失去重心,雙手亂舞;有的才爬起來,剛要邁步,又是一個結實的仰面跤;有的笑得前俯后仰,一走動又滑倒。大家邊笑邊滑,歡聲笑語洋溢在操場上空?!?/p>
2.走向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使孩子們的“泉源豐盈”。春天了,組織學生去放風箏,活動前,有針對性地指導放風箏的技巧,并注意同學們放飛風箏的情景;活動后,讓學生盡情述說放飛風箏的快樂:“天上飛揚的風箏,那就是春天?!薄帮L箏帶著我的美好愿望在藍藍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再如,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班級開展了游藝活動,我就抓住時機,因勢利導,讓學生寫寫自己是怎么玩的?結果許多學生寫得有聲有色,有寫吹蠟燭的:“我屏住一口氣,鼓起腮幫使勁一吹,三根蠟燭竟然全滅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庇袑憡A彈子的:“那彈子滑溜溜的,我剛夾起來又滑下去,怎么也夾不住??纯磳κ忠呀洺晒Φ貖A住了好幾顆,急得我臉上直冒汗……”如此真情實感,讓人讀來不由會心一笑。孩子們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課間的跳繩、丟沙包,學校的各類活動都是孩子們寫話的“泉源”。重要的還是教師有意識地提醒學生去留意、去表達。
新課標倡導“快樂作文”,如果能把作文輔導有目的、有意識地貫穿到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在生活體驗中挖掘素材,巧妙利用潛在的寫作“因子”,并注意在語言上給予熏陶,在情境上給予暗示,在教學設計上給予恰當的寫作幫助,點燃學生再創(chuàng)作的激情。那么,寫作將會成為學生樂于表達、品嘗成功的捷徑。
參考文獻:
顧忠芬.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從命題選擇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新課程:中學,2012(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焦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