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2課“人物描寫一組”中的第2個片段,節(jié)選自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這是一篇白話文,雖然只有短短三百多個字,但是語言精練傳神。它記敘了嚴監(jiān)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作者以充滿諷刺的手筆對嚴監(jiān)生臨死前的動作、神態(tài)進行了細致的刻畫,可謂是人物描寫的經典之作,這正是學生習作的一個絕佳藍本。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和聽說讀寫能力,也接觸過人物描寫手法中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但作為第一次接觸白話文,有些詞語對于他們來說會比較難以理解。特別是作者在這個短短三百多字的片段中運用到的人物特寫、留有懸念、貼近現實的寫法,就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結合本單元“讀人、說人、寫人”的教學要求并兼顧學生學習白話文的實際情況,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侄兒、穿梭、郎中、諸親六眷、挑掉、登時”等字音。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嚴監(jiān)生這個鮮活的吝嗇鬼形象。
3.品讀鑒賞作者經典的細節(jié)描寫,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動作、神態(tài)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4.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和寫作的興趣。
(二)重難點
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四、教法及學法
(一)說教法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曾說過:“教育不是一種告知和被告知的過程,而是一個學生主動建設的過程?!睘榇耍也捎昧艘韵陆谭ǎ簞?chuàng)設情境法和情感朗讀理解法,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二)說學法
根據新課標,我制訂了以下教法:鼓勵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通過讀、想、寫、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大膽想象、發(fā)現、質疑、創(chuàng)新。
五、教學過程
為了讓教法、學法充分運用,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教學程序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揭示課題,了解人物出處;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細讀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感受人物形象,學習寫作方法;拓展閱讀,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一)揭示課題,了解人物出處
一節(jié)成功的好課是從引人入勝的精彩導入開始的。上課伊始,我走入學生中間,伸出食指、中指兩個手指說:“開啟你的想象之門,猜猜這表示什么?”在學生五花八門的猜測之后,我的話鋒一轉:“你知道一個人在臨死前伸出這兩個指頭表示什么意思嗎?”從而揭示課題《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在板書課題時順勢告訴學生“臨”字的寫法以及“監(jiān)生”的真正含義。然后讓學生快速地瀏覽課題下面的閱讀提示,了解這個片段的出處及主人公嚴監(jiān)生的背景,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主人公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放手讓學生讀課文,并提示學生注意文中的用字,結合注釋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設計意圖:五年級的小學生對文言文還是比較生疏的,因此要花大力氣進行字、詞、句和朗讀的訓練,以掃除學習文言文的障礙。從整體入手,感知課文內容。這一教學設計,符合學習語文的一般規(guī)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細讀文本,走近人物內心
在嚴監(jiān)生病入膏肓、已不能說話的情況下,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親人,沒有留戀自己的生命,居然為了燈盞里點的兩莖燈草,固執(zhí)地伸出兩個指頭,不肯撒手西去。短短三百多個字就讓我們如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這個吝嗇鬼的形象。當然,這源于作家成功的描寫。那作者是抓住了嚴監(jiān)生的什么描寫來體現他內心的感受和變化的呢?我緊緊圍繞“兩個指頭”這一細節(jié),讓學生感悟、思考:嚴監(jiān)生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了,是什么讓他遲遲不肯咽氣呢?這么多人猜測,卻沒有一個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內心,“面對大侄子、二侄子、奶媽一再地誤解,他有著怎樣的舉動?此刻,他的心里怎樣想?引導學生對嚴監(jiān)生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進行反復朗讀,體會他內心的憤怒與焦躁。
“此時的嚴監(jiān)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會說什么呢?讓我們來當一回嚴監(jiān)生的代言人吧!”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fā)言。就這樣一步步地引領,讓學生從臨死前嚴監(jiān)生的神情、動作體會到嚴監(jiān)生內心深處的世界,從而真正感悟到嚴監(jiān)生的吝嗇。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讓學生走進文本,充分與文本對話,通過品析關鍵詞句,想象、揣摩人物心理活動及朗讀體驗,嚴監(jiān)生這一守財奴的形象便能愈加豐滿、立體地呈現在學生眼前。)
(四)感受人物形象,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課上到此處,學生對嚴監(jiān)生這一人物形象也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順應學生的理解,我請他們談一談:“嚴監(jiān)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此時,也許有的學生會說他吝嗇、愛財如命,也有的可能會說他勤儉持家、節(jié)約。為了讓學生正確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先讓他們分別理解吝嗇和節(jié)約各是什么意思?吝嗇是指過分愛惜自己的錢財,當用的不用。而節(jié)約是節(jié)省、不浪費的意思。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一個是貶義詞,一個是褒義詞?!澳菄辣O(jiān)生的家境到底怎么樣呢?在《儒林外史》第五回也做了交代,我們一起看看?!闭n件出示:
這嚴致和是個監(jiān)生,家私豪富,足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注:那時的“十多萬銀子”相當于現在的一千多萬)
多么可笑又可悲的嚴監(jiān)生??!“家私豪富”的他費了如此大的力氣,卻只是為了兩莖燈草。
課件出示:這么有錢的嚴監(jiān)生,臨死前念念不忘的不是 ,而是 ,他真是一個 的人??!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意識到嚴監(jiān)生把一根燈草看得比生命、親情、財產都重要,這就是吝嗇。
其實,對于文本中人物的理解,也許不同的人去讀,會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在閱讀教學中也提倡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但是我們不能違背文本和社會主導價值。當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與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發(fā)生矛盾沖突時,教師要及時地發(fā)揮引導作用,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導向”。
在學生充分理解、評析了人物形象之后,我將重中之重放在了人物描寫方法的指導上。我先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認識,再引導他們關注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和心理描寫,最后出示小練筆:
面對如此可悲而又可笑的嚴監(jiān)生,諸親六眷又有什么想法呢?請給自己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把他的心理活動寫下來吧!
(五)拓展閱讀,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睘榱思ぐl(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我特意出示世界文壇上的四大吝嗇鬼:
世界文壇中的四大吝嗇鬼
英國戲劇家 莎士比亞 喜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法國劇作家 莫里哀 喜劇《慳吝人》中的“阿巴貢”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長篇小說《守財奴》中的“葛朗臺”
俄國作家 果戈理 長篇小說《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
“同學們,你知道嗎?除了吳敬梓筆下的‘嚴監(jiān)生’,在世界文壇上還有著名的四大吝嗇鬼,想知道他們的故事嗎?請課外閱讀有關小說?!?/p>
六、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藝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明了。
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
兩個指頭
吝嗇
兩莖燈草
以上是我對《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這堂課的預設。預設就像是設計師筆下的宏偉藍圖,只有與學生牽手,用他們智慧的磚瓦,才能構建出最美的知識大廈。每一篇課文,都好似一座風光旖旎但路途艱難的大山,只有披荊斬棘,與課文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才能見到最美的風景。
(作者單位 重慶市巫溪縣鎮(zhèn)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