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填鴨式”教學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直受到詬病。本文從另一個角度論證“填鴨式”教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本文的觀點是,作為一種教學方法無所謂好壞,關鍵看教師“填”哪些內(nèi)容,“填”的方式是否恰當。關鍵詞:教學方法;“填鴨式”;合理性;創(chuàng)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3-0225-02
“填鴨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興起,尤其是西方教育理念的滲透,“填鴨式”教學方法就一直受到詬病。從中國知網(wǎng)上檢索有關“填鴨式”教學方法的文章,無一不是對其持否定態(tài)度?!疤铠喪健苯虒W方法雖然受到多方詬病,但是這種教學方法還是在課堂教學中占了主流。問題就來了,為什么一種不好的方法,并且受到了廣泛的批評,還是被普遍地應用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這種方法適合課堂教學。下面我們就為“填鴨式”教學方法做些辯解。
一、“填鴨式”教學方法正名
“填鴨式”教學方法之所以受到詬病,是以為這名字給人以誤解。誤解不是因為這術語有什么問題,而是人們主觀上對其給予否定的理解。我們先看權(quán)威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5第5版P1351)對“填鴨”的解釋:①強制肥育鴨子的一種方法。鴨子長到一定時期,按時把飼料填入鴨子的食道,并減少鴨子的活動量,使它很快長肥。北京鴨多用這種方法飼養(yǎng)。②用填鴨的方法飼養(yǎng)的鴨子。
很明顯,“填鴨式”采用的是第一個動詞詞項的意思。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有“強制”、“按時”、“減少活動量”等解釋詞語,用“填鴨式”來形容課堂灌輸教學似乎是很貼切的。因為教學內(nèi)容不是學生選的,是強塞給他們的;并且是按固定的教學時間塞給他們的;課堂教學時紀律要求學生不能亂動。這些都跟“填鴨”非常相似。這樣理解當然“填鴨式”教學方法是不好的,是應該遭受批判的。
但是“填鴨”作為一種養(yǎng)殖方法未嘗不是好的,因為它可以讓鴨子更加肥美,更加符合人們的口味,也就是說用這種方法養(yǎng)出的鴨子更適合社會的需要。用這種視角來反觀“填鴨式”教學,我們認為這一方法又有其合理性。首先就“強制”來說,課堂教學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來的,教學大綱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和根據(jù)以往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來的,是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知識發(fā)展的需要的。所以把大綱規(guī)定的內(nèi)容“強塞”給學生是合理的。其次,課堂教學的時間是為了把教學內(nèi)容完整地呈現(xiàn)給學生的一種保證,每周課時的多少也是具有科學性的。第三,課堂不是超市,必須限制學生的活動量,才能保證教學的效果,良好的課堂紀律是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的利益的。
其實“填鴨式”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方法而已,我們承認這種教學方法有其不足的地方,但是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應該揚其長而避其短。
二、“填鴨式”教學方法的長與短
1.“填鴨式”教學方法之長
“填鴨式”教學方法之所以長期以來一直得到應用,是因為它適應課堂教學,其長處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填鴨式”教學符合教育的規(guī)律。唐代教育家韓愈在其名作《師說》里就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里論述了教師的基本職能。教師作為專業(yè)人士,在所教的課程上應該是先行者,對所教的課程應該知之甚深,并能知道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進入這門課程。換句話說,教師作為專家,應該知道把哪些好東西,如何一步步地“填”給學生。在這一點上,教育者不能遷就對這門課一無所知的學生。教育的規(guī)律是教師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而非就低遷就學生。其次,“填鴨式”教學是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根本保證。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要想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一門課的講授內(nèi)容,就必須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第三,“填鴨式”教學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F(xiàn)代認知心理學認為,任何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都要經(jīng)過習得、鞏固、提取與應用這幾個階段。現(xiàn)代信息加工理論也認為,學生學習過程由信息輸入、信息處理、信息存貯、信息輸出和信息反饋等要素構(gòu)成[1]。學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在此基礎上開拓創(chuàng)新。沒有必需的基礎知識的儲備,創(chuàng)新、能力都只是空中樓閣。所以教育的第一步應該是灌輸大量的基礎知識給學生,而“填鴨式”教學方法是完成此項任務的有效方法。中國學生基礎知識的牢固在全世界也是得到公認的。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填鴨式”教學方法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在中國的私塾式課堂教學中產(chǎn)生的。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絕對權(quán)威,學生沒有自主性,只是被動地接受。所以雖然它仍在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上發(fā)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西方的一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傳入,這種教學方法的短處也逐漸為人們所看清。
2.“填鴨式”教學方法之短
人們對“填鴨式”教學方法的批評,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是教學的中心,而且是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求知方向,只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教科書知識。其次,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不理解的東西也只能死記硬背地先記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fā)揮,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也受到壓制。第三,課堂氣氛沉悶,教師和學生得不到互動。教師在自說自話,有的學生昏昏欲睡。有學者甚至對“填鴨式”教學方法做了經(jīng)濟學上的分析,認為這種方法的績效為:造就順從依賴的學生、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式、培養(yǎng)學生專斷的作風、淡化學生情感[2]。
于是,有人試圖用討論式教學方法、活動式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方法來取代“填鴨式”教學方法。但是又出現(xiàn)了更多的問題,就討論式教學方法來說,問題的設置來自教師,學生的所謂主觀能動性還是被限制在教師設定的框框里。并且學生們討論問題的深度也由于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和課堂時間的短暫而不深入。就活動式教學來說,課堂氣氛是活躍起來了,但是學生更多注重的是表演,仍舊是按照教師設定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表演。表演所用的材料也因為課堂時間的有限而只是對教材知識和固定結(jié)論的生搬硬套,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得不到保證,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就大打折扣。同時活動式教學方法也不符合認知心理學先輸入再輸出的學習規(guī)律。就多媒體教學方法來說,多媒體的圖文并茂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但是教師把所有東西都用多媒體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直觀地欣賞了一遍教學內(nèi)容。這樣,學生的興趣是調(diào)動起來了,但是學生沒有也不需要時間去思考了。教師的也就成了放映員而不是教育者。所以有人把后兩者教學方法叫做“活動填鴨型”教學和“機器填鴨型”教學??瓷先ミ@些所謂新型教學方法都是在批判否定“填鴨式”教學方法,但是本質(zhì)上都是“填鴨式”教學方法的新變種而已[1]。
因此,“填鴨式”教學方法雖然問題多多,但現(xiàn)在還是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方法。如何讓它真正符合現(xiàn)代的教育,我們認為只要對他稍加改進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全盤否定。
三、“填鴨式”教學方法的改進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看到,對“填鴨式”教學的否定有些以偏概全。因為任何教師上課都不可能完全無視學生的接受能力,而一味地猛灌知識;也不可能任由課堂死氣沉沉而沒有任何改進,教學雙方?jīng)]有交流是難以想象的。拿極端的情況去否定一種方法,是不可取的?,F(xiàn)代教育理念強調(diào)把教師、學生、教材、教育四大要素加以整合,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強調(diào)教師和學生的合作精神,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應該拋棄一切成見,吸收各種教育方法的精華,去除各種教學方法不適應現(xiàn)代教育和教學實際的缺點,達到教學方法的最大程度優(yōu)化。就“填鴨式”教學方法而言來說,需要作如下改進。
首先,改變“滿堂灌”的教學觀念?,F(xiàn)代教育心理學認為一個正常成人的注意力持續(xù)在60分鐘左右,并且在開始的前二十分鐘和最后的十分鐘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F(xiàn)在國內(nèi)大學一般是一門課兩節(jié)連上,每節(jié)課45分鐘,中間有10分鐘的休息。這樣就需要作為教學主導的教師合理安排好教學時間,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段內(nèi),把本次課最重要的知識點“填”給學生。并且要注意教學的起承轉(zhuǎn)合,循序漸進。每次課要合理安排好重點、難點。教師只把重點、難點講清楚,其他時間安排自學、討論或師生互動。在講解重點難點時一定要采取“填鴨式”教學,因為只有教師才能把握住重點、難點的數(shù)量和深淺,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時間的最有效利用。按照現(xiàn)代心理學遺忘曲線理論,及時復習是必要的。正好可以利用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的最后10分鐘來復習鞏固。
其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一次課,重點難點太多也就無所謂重點和難點了,重點難點太多也容易給學生造成疲勞而使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每次課總有些枝節(jié)性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的設置有的是對重點、難點的練習鞏固,有的則是加深對重點、難點的理解。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來參與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適當?shù)亟M織一些討論等,并將其放在學生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時間段。有些內(nèi)容在事先讓學生查找資料的前提下可以鼓勵學生來講,講不清楚的地方也許就是學生不理解或忽視的地方,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補充。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再適時地提醒、講解。這樣對教學內(nèi)容的傳授就更有針對性。
第三,根據(jù)課型適當改變“填鴨”的方式。課程類型有偏重理論型的,也有偏重實踐型的。對于偏重理論型的課程,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多用案例來闡釋理論,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的認識和理解。而對于偏重實踐型的課程,教師在以訓練為主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加強理論方面的指導。
學有定理,教無定法?!疤铠喪健苯虒W方法并非一無是處,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要我們?nèi)∑渚瑮壠淙秉c,再吸收國內(nèi)外的一些適合學科內(nèi)容的方法作為補充和完善,就能夠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柯群帆,走出新型填鴨式教學[J],教學先鋒2003,(10).
[2]王燕曉,王艷飛,討論式教學和填鴨式教學的經(jīng)濟學分析[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