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是基本的語言技能,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是基本的學習能力。聽是人們進行言語交際的重要手段,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在初學者中卻有不少人把它看作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主要有兩種。其一,不少人認為學英語只需鉆通其語法結(jié)構(gòu),學習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句型等語言材料就行了。其二,中國人學英語,都缺乏一個適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除了課堂上聽的是英語外,課外都極少有聽和說的機會。那么,怎樣才能度過“聽說”這一難關(guān)呢?下面我僅以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聽力”這一主題與同學們共同探討一些技巧。
一、基礎(chǔ)知識要牢固
要聽懂聽力材料、廣播電視臺節(jié)目乃至別人的談話,基礎(chǔ)知識都很重要。比如,學生的聽寫本里有下面三句話:①“She has for(four) pens?!雹凇癟he hourse is an(a) useful animal.”③“He a great (agreed) with what the visitter (visitor) had said.”錯句①只求音同,不求意通。錯句②應用a的地方用an。錯句③除重現(xiàn)以上錯誤外,還有拼寫及語法錯誤。要克服這種種錯誤,就要加強基礎(chǔ)知識訓練注意單詞的拼寫及其他語法、邏輯上的問題。
二、多進行辨音,識調(diào)的訓練
通常,學生會把city聽成seated,把know聽成now等。這主要是學生自己的音發(fā)不準,把不該混淆的[′siti]和[si:tid],[n u]和[nau]混起來了。又如,當美國人講“I can′t do it for you.”時,學生容易聽成“I can do it for you.”這是兩句意思完全相反的句子。美國人把can′t,[ka:nt]念成[k nt],所以學生就錯把[k nt]當[ken],殊不知,call[ken]在句子中是不重讀的。因此,要聽懂某個句子或某段話,除了自己注意讀準確外,還要注意英語和美語的區(qū)別。
三、注意整個理解過程
聽力的整個理解過程包括對聽力材料的猜測,預見和邏輯推斷。所以,在訓練聽力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做到:
1.借助詞的功能,推測其后面的成分。當聽到many時,其后面跟的肯定是一個可數(shù)名詞,而且一定是個名詞的復數(shù)形式,同樣,one of the…”后面一定是可數(shù)名詞的復數(shù)形式,而one后面則是—個可數(shù)名詞的單數(shù)。little作為形容詞時,只修飾不可數(shù)名詞,故其后面的成分必定是個不可數(shù)名詞。
2.借助詞性來確定修飾成分或被修飾成分。一般說來,修飾名詞或代詞的可以是一個形容詞、名詞、動名詞、分詞、分詞短語,介詞短語等。除短語作修飾成分后置外,單詞作修飾成分都前置(除修飾anything,something,everything nothing的成分后置外)。而動詞、形容詞、副詞則一定要用副詞來修飾。介詞后面呢,一定是名詞、代詞或動名詞及其這些詞性的短語來作它的賓語,等等。記住這些詞與詞之間的相互修飾關(guān)系后,就可以在聽不清楚的情況下,根據(jù)上下文來猜測其修飾成分或被修飾成分。
3.借助助動詞,動詞或動詞詞組來確定其后面的成分。助動詞后一定是個不帶to的動詞不定式;及物動詞后有個賓語(一般是名詞、代詞、動名詞及其詞組或短語);不及物動詞后的成分一般是個狀語;be等系詞后則是個表語。另外,在判斷動詞詞組后面的成分時,先要確定該動詞詞組屬于什么結(jié)構(gòu),要是屬于“動詞+介詞”,其后面一定是名詞,代詞或動名詞,例如:look for(an Endlish book);要是屬于“動詞+副詞”結(jié)構(gòu)其后面就沒有賓語,但可以有狀語,例如:get up (early) 。
4.運用語法知識來確定句子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在翻譯一句話,一段短文,一篇文章時,我們都要根據(jù)動作發(fā)生的前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等來確定動詞該用的時態(tài)及語態(tài)。在進行聽力練習時,我們同樣要運用這種判斷方法來判斷那些聽不清楚的動詞時態(tài)或語態(tài)。比如:有些學生把“He wanted to visit you yesterday.”聽成“He wanted to visited you yesterday.”即使聽時未能準確無誤地把整句話聽清楚,但寫下來后檢查時,也應該運用語法知識將句子改正過來。又如,另外一些學生把“He said he had read the book before.”聽成“He said he read the book before.”顯然,“看”這動作是發(fā)生在“說”之前,故“說”用一般過去時,“看”就該用過去完成時。
5.注意連貫記憶,根據(jù)上下文推測整句話的意思。在平時的聽力練習中,不少人不注意進行連貫記憶,而是單純地去捕捉某個詞或某個短語。正確的訓練方法應該是把整個句子聽完全,注意上下句的關(guān)系與連接從而去理解整段話或整篇文章的意思。這樣才能做到見樹又見林,就算不能完全地掌握“局部”(每個詞),也能基本上抓住了“整體”(基本意思)。
總之,英語聽力理解能力不是單項能力,它是一種由多項能力共同參與的復雜活動、歸納、綜合分析能力構(gòu)成。必須靠自身努力和后天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才能夠獲得??陀^的英語環(huán)境、有組織的聽說訓練、語感的培養(yǎng)、學習方法的運用,都對英語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基礎(chǔ)作前提,輔以聽力技巧、技能及豐富的背景知識,再依賴判斷理解過程,才能有效的完成聽力理解的過程。要提高聽力,并不是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只要能克服畏難情緒,堅持多聽多練,就一定能收到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