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jù)課改的要求,圖文并茂是現(xiàn)行高中歷史教科書的一大特色。本文對高中歷史教材插圖的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在教學中高度重視圖片資料的運用,充分發(fā)揮新教材史料豐富的優(yōu)勢,會使我們的歷史課堂充滿生機。
【關鍵詞】歷史教材 插圖 教學實踐
按照課改的要求,根據(jù)高中歷史教科書插圖的作用,運用科學的教學原則,正確的教學方法,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分析了在課改的要求下運用教科書插圖的方法。
一、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
(一)根據(jù)課標要求,選擇合適的插圖
根據(jù)課改的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做好課本插圖的選擇使用?,F(xiàn)行各版本歷史教材中,每一課頁面都有眾多的歷史圖片,少則四五幅,多則八九幅。其中有些是要求學生必須認真掌握的,有些是要求學生進行一般了解的。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加選擇地都把它們介紹給學生,這不僅沒必要,而且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更不可能很好地突出重點來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要認真地鉆研教材,按照教學目的和要求,重點和難點,充分運用那些與課本重點、難點知識聯(lián)系密切的插圖,有選擇地運用。這樣做既可非常直觀地突出本課的重難點,便于教師的講解。又可幫助學生形成歷史的表象,系統(tǒng)地牢固地掌握基本歷史知識。
(二)把握插圖特點,找準插圖使用的切入點
插圖是形象化的教材,其畫面都體現(xiàn)著相關的教學內容,是教科書的有機組成部分。從插圖和文字部分的關系來看,插圖是文字表述部分的延伸,是為說明、理解、深化文字內容服務的。因此,要想備好圖解,就必須先吃透教材。只有在充分把握知識內容的基礎上,才能更準確把握圖示設置的目的,找準圖示運用的切入點和落腳點,這是正確使用插圖的前提條件。否則,把握不準插圖用意,就達不到設置和應用的效果。
(三)搞好問題設計,落實能力培養(yǎng)
插圖的使用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它需要學生進行觀察,需要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綜合,需要對這種認識進行說明和表述。而且,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的辯證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備圖,必須備出釋圖思路、問題設計、討論提綱,引導學生放開思路,從而活躍氣氛,提高學生思維容量,達到通過釋圖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雙重目的。
一幅好的插圖往往會起到書面文字所不及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不僅要利用好課本中設置的插圖,還要密切聯(lián)系實際,選取一些取材新、創(chuàng)意新的漫畫圖表等,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去,使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一些“神來之筆”,內容更豐富、更活躍,效果更好。
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利用教材插圖導入新課
一節(jié)課能否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讀,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必須講究引導藝術,盡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到課文中心上來。
利用插圖,精心設計導言,是眾多導入法中的一種,而且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效果顯著。如教學《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一一秦》一課,首先,引導學生看《秦始爭圖》;秦始皂頭戴冕流,身著龍袍,躊躇滿志,左手執(zhí)劍,右手評點江山。從裝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嚴和膽識。對于秦始皇,同學們可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他在中國歷史上起過什么作用呢?學習本課,大家對他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通過這一看一講一問,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到課文的學習上來,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積極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順利地入門了。這樣的導入情景不僅抓住了學生的所有注意力,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看圖學習的興趣。
因此,巧妙利用插圖來導入新課,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似曾相識的情境,一種親切、溫馨的感覺便會油然而生。這就為實現(xiàn)這堂課的教學主題“戰(zhàn)勝失敗”打開了一扇堅實的大門。
(二)利用教材插圖突破重難點
根據(jù)課改的要求,教師在運用插圖教學時,不能照單全收,要選擇那些有利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插圖。教師如果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插圖,把他們作為解讀重難點的突破口,將插圖和文字有效結合起來,就能化難為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靈活運用形象直觀的插圖來輔助學習,學生易于理解,教學重難點的落實,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對中學生而言,形象直觀的材料,比長篇大論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接收。新編歷史課本圖文并茂的特點,為教學難點的突破起了輔助作用。只要通過教師恰當?shù)囊龑?,學生易掌握、印象深,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了重點、攻破了難題。
(三)利用教材插圖總結知識
運用插圖代替文字表述說明,設計一些由淺入深的問題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復習總結鞏固知識,能起到花時少而效果好的作用。當然這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智慧,對教材提供的圖片進行合理取舍,重新編序,而不能一股腦照搬、簡單羅列。
學生對插圖的理解與感受,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應引起教師的注意。在教學中利用插圖的空白使教師、學生、畫面之間產生思維的碰撞、情感的激蕩和共鳴,注重教學中師生情感的共同浸入,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去觸摸插圖內容的整體存在,去品味作品的情味和旨趣,從而在共同的或共享的情感體驗領域中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
三、小結
本文根據(jù)課改的要求,對高中歷史教材插圖的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在歷史教學中要有插圖教學意識,用好插圖,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而且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
【參考文獻】
[1]華錦祥.巧用課本插圖,優(yōu)化課堂教學.考試周刊,2010(43).
[2]周生民.新課程背景下歷史圖片教學策略芻議.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