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為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正面臨著的挑戰(zh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樂學愛學,這就需要將趣味性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來。本文結合個人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探討了在教學中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 興趣 趣味性 教學
一、前言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中國的教育正進行著一場深刻的變革,中國的小學英語教育順應時代的步伐加入到了改革的行列之中。提升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質量,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好英語,是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師的共同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樂學愛學,這就需要將趣味性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來,無形中對學生產生一種學習的吸引力,把學生牢牢吸引在教學的磁場里,更重要的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其轉化為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好英語。
二、小學英語趣味性教學實踐
(一)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兒童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善于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渴望得到表揚;他們容易對新語言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人們認為兒童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然而,在這個時期里,兒童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唯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能集中并持久,因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變得尤為重要。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筆者從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角度出發(fā),設計了一些簡單易懂的歌謠和故事、猜謎和制作手工作品等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句型“What’s this?”及答語“It’s a dog/cat.”時,筆者就將這些句子編入學生耳熟能詳的兒歌“兩只老虎”中,并加上相應的動作,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就降低了學習難度,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式。
(二)創(chuàng)設民主和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
學生的語言學習離不開與之相關的語言環(huán)境。實踐證明,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并大膽自主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反之則陷入消極的境地,抑制學生的積極性,阻礙其智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當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發(fā)揮其主體作用。
在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做到富有激情,語言純正流利,舉止大方,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然后以別出心裁、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領學生進入一個民主輕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中;在課外,可利用課堂知識來設計課間活動,如我校就開展了下列活動:英語單詞聽寫競賽、書寫競賽、演講比賽、單詞接龍比賽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體驗到活學活用的成就感,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長久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樂中學英語、用英語
兒童的學習不應該是被動地接受既定知識而應該讓兒童在“做中學”,主動發(fā)現知識。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輕全面素質的提高?!缎W英語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型教學模式,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鉆研教材,科學整合所學知識點,將生活中的素材與所學知識點相結合,讓學生盡可能地接觸真正的生活場景。
課堂可以是坐在教室里的認真聽課,也可以是室外的學習和探索,這樣做既能把比較枯燥、呆板的課本知識形象化、趣味化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特點,把“樂”滲透到教學中去。例如:在講授與生活相關的購物場景時,筆者就組織了一次英語購物活動。要求學生將各自所學的英語物品(食物、水果、文具等)配備好,按角色分配買主和賣主,在校園的小角落里開展了一場有趣的“英語購物街”購物活動,學生在買賣東西時用日常英語進行交流,這樣在課堂所學的知識在課外的課堂得到了活學活用,學生更樂學愛用英語了。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樂友
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最基本的關系,是教學活動存在的前提。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獲得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影響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看法。教師在教書的同時還應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筆者的一個學生性格內向,在家父母都順著他,但他在校不愛說話,學習上遇到問題不會問同學,更不用說向老師請教了。通過幾次考試,筆者發(fā)現該生的基礎比較扎實,但在部分知識運用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于是通過側面了解,他的優(yōu)點是擅長掌握單詞的發(fā)音和詞義,但是對于句子學習他心理上存在畏難情緒。筆者就和他多溝通,平時多帶動一批活潑愛表現的孩子和他一起玩,并鼓勵他在課內外多用所學句子來參與游戲,他的英語學習穩(wěn)步前進,和老師、同學也成了好朋友。由此可見,一名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也必須走進學生的世界,才能更好地激勵學生熱愛學習。
(五) 利用多媒體資源和教具等方式輔助教學,使學生愛學樂學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合理利用并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要求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現代教育技術的引入,讓課堂變得活潑生動,學生易對這些活靈活現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具的使用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較強,直觀、生動的事物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盡可能多使用直觀教具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使枯燥乏味的內容形象化、生動化。
我校每間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筆者經常借助影像、動畫等資料來給學生呈現一個生動、形象的知識世界。例如,在講授身體部位的單詞時,我采用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來學習新知,卡通人物一個個身體部位的跳動和閃現,比圖片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讓學生通過觸摸自己相應的身體部位與卡通人物閃現的身體部位一起來操練,這樣學生學得更加具體、生動,他們的感官和肢體也都被調動起來,一堂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就這樣誕生了。
(六) 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手段,讓學生在體驗中學得快樂
現代教育應尊重兒童的個性和兒童的創(chuàng)造,鼓勵兒童自由地發(fā)展,以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作為教育活動的依據。在教學中,教師應挖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設計出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考慮到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樂學,并將這種狀態(tài)持久地保持,使之形成一種習慣。例如,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常用到下列教學手段。
1.游戲
游戲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將游戲引入課堂,使學生在快樂中掌握語言,從而促進智力的開發(fā)和發(fā)展。游戲迎合了兒童愛玩的天性,在游戲中他們能找到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在設計的游戲中說說唱唱、猜猜玩玩、演演做做等來學習、操練、運用新知,從而達到寓教于樂,實現了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整合。筆者在教單詞和句子時,經常采用大小聲、埋地雷、吃蘋果等游戲來操練和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競賽
形式多樣的競賽是一堂課的興奮劑,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協(xié)調能力和優(yōu)勝劣汰的意識。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本人推出了人人爭做小老師的擂臺賽,每天都有一名學生挑戰(zhàn)對手。具體比拼活動有:課文的朗讀,一口氣說單詞,單詞接龍,猜謎,對話等內容。這樣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英語學習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學生心里充滿成就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更自信,也就更喜歡英語了。
3. 歌謠、兒歌、有韻律的唱詞、英文歌伴舞、繞口令、編故事等
音樂的加入,給小學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歌謠、韻律歌舞等符合小學生愛唱愛跳的年齡特征,筆者自編歌謠和唱詞,并加上相應的動作,特別是改編課文,將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整合串聯(lián)成一個個故事和話劇去參加英語比賽,這樣讓學生在唱唱跳跳中學了知識,也體驗到了音樂和語言的魅力。
三、結束語
興趣是最佳的良師。對于小學生而言,當他們真正有興趣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中的時候,英語課堂教學才會完整和充實。在英語課上,教師應尊重學生個性,給學生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同時多給予積極性的評價,這樣才能讓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苦學”變成“樂學”,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小學英語課程標準. 2010.
[2]戚萬學. 現代教育理論[M].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3]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 走進新課堂—英語分冊. 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