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視課堂氣氛的渲染,是數學教學取得滿意效果的關鍵。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善于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我們的數學課堂,要多管齊下,努力活躍我們的課堂氛圍,顯著地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氣氛 活躍 策略
眾所周知,數學不如語文那樣,有著華美的詞語和詩句來吸引學生,數學知識1就是1,2就是2,看起來簡單,聽起來枯燥,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往往會發(fā)現孩子們無精打采,有的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著,“心甘情愿”的當觀眾,整個課堂氣氛用一詞可以形容——沉悶!于是,數學課堂上,教師講得口干舌燥,滔滔不絕,學生卻昏昏入睡,收效甚微。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活躍小學數學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呢?我認為可以有以下幾種策略。
一、有趣導入,快樂全堂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們在講授每一個新知識的初始階段,可以通過猜想、謎語、故事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快樂地進入學習數學的狀態(tài)。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運用事先準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講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只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么小蝴蝶要這樣說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的,注意力集中的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征。
二、關系融洽,和諧課堂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建立良好課堂的前提條件。研究表明,師生情緒嚴重對立時,學生會拒絕接受來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礙他們對正確要求的意義的真正理解;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融洽的師生關系,才可以消除學生對教師的陌生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課堂上,教師應該語言親切,神態(tài)自然,情緒飽滿;課下,教師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檢查學生的復習情況,耐心細致回答學生的疑問。教師以自己的激情影響學生,以自己的愛心感染學生,學生自然會信心十足,精神昂揚高漲,積極主動地配合課堂教學,與教師共同營造良好的、活躍的課堂氣氛。
三、創(chuàng)設情境,活潑課堂
恰當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孕育產生。首先,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動畫情境,依靠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相關的動畫片等等來啟迪、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再次,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或根據教材中的插圖把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編制成一個小故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帶領他們進入故事情境中,激發(fā)小朋友們的學習興趣。最后,可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例如在教學《東南西北》時,可把學生帶到戶外,讓學生辨別學校、樹木等方位。
四、實踐操作,樂趣課堂
小學生好奇、好動,而數學知識本身是枯燥、抽象的,如能親手發(fā)現新知,就能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例如筆者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碰巧是中秋節(jié)的前幾天,上課時筆者特意給學生分小組,每小組八人,然后每小組放一塊月餅,先給學生講解我們中國人中秋嘗月餅的意義,同時過渡到月餅的平均分法(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四份、八份),學生在聞著月餅的芳香同時也想著老師的提問,怎么分?此時,讓學生把自己準備的“圓形紙”拿出來,動手折一折,把它平均分成二份,(四份、八份)怎么折,這樣,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加深對折紙過程的認識,也加深對平均分法的認識,了解部分與整體間的關系,理解分數的具體意義,更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從快樂的氛圍中達到講解分數的具體意義。
五、開展討論,活躍課堂
口才對現在的學生非常重要。因此,在上課時適當安排一些討論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各抒己見、交流切磋、鍛煉口才的機會,不僅能使學生對知識理解透徹,增加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還可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學分數乘法知識后,給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買門票方案”,公園只售兩種門票: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5張以上團體票者可優(yōu)惠1/10。我們班有37人去公園游玩,按以上規(guī)定買票,你認為怎樣買最合算?請學生分組討論買門票的方案。這樣的題目學生可能會想出多種方法,教師給予指導和肯定后,根據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算出:邀請13位其他游客參與我們來一起買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這樣我們合算,他們13位游客也合算。
六、游戲活動,興奮課堂
游戲活動是活躍課堂氣氛的興奮劑。在教學中,我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恰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游戲活動,用競爭來消除課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常有的口算競賽,在每幾分鐘的口算訓練中,我常創(chuàng)設“開火車”“搶答”“奪紅旗”“找朋友”“爭冠軍”“做醫(yī)生”等形式的比賽游戲,做得好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這樣,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消除了學習的疲勞,讓學生在樂中掌握到了新知識。
綜上所述,活躍的、積極的、有效的課堂是數學教學取得滿意效果的生命線。我們小學數學教師應想方設法、多管齊下,努力激發(fā)、培養(yǎng)、提高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能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黃建弘編.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比較研究.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