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陣地,創(chuàng)建書香文化班級對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xiàn)代社會網絡特別發(fā)達,網絡有普及率高、資源豐富、利于互動等特點,利用網絡的這些特點創(chuàng)建網絡書香文化班級,將對班級建設以及學生的成長有非常好的效果。本文聯(lián)系作者的實際工作,著重介紹如何利用網絡來進行書香文化班級的創(chuàng)建。
【關鍵詞】網絡 書香班級 創(chuàng)建
班級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良好班風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能起到積極作用,而良好班風的建設和形成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其中起著引導作用。選用什么內容引導學生前行,這是每個班主任在接班之前必須要考慮清楚的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們擁有豐富的精神食糧——書籍。用書籍引領學生成長,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心智,讓他們幸福地度過學習時代,擁有一個書香浸潤的學習期,成為每個班主任不錯的選擇。引領學生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好讀書,讀好書,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得到文化的熏陶,形成一種健康文明的書香班級氛圍,對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
近些年來網絡的快速發(fā)展給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改變。網絡確實有它自有的優(yōu)勢,它普及率高,據統(tǒng)計我國10到19歲網民有1.2億多人①;它的資源非常豐富,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包;它也有很強的互動性,這些優(yōu)勢注定它能為教育所用。作為班級管理者,如果不是僅視它為洪水猛獸,而能夠看到網絡的這些優(yōu)點,把它利用到書香班級的建設和管理當中來,將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
那如何利用網絡來創(chuàng)建書香文化班級呢?筆者就自身做法談幾點體會。
網絡是浩瀚無邊的,要利用好網絡創(chuàng)建書香班級,首先得為學生搭建一個平臺——網絡班級。它雖是一個時新物,但其創(chuàng)建比較簡單。目前,很多網站都提供了網絡班級創(chuàng)建服務,如“三人行”“網絡班級”等,只要你經過簡單的注冊便能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網絡班級。然后讓班上的每位同學都單獨注冊,注冊成功后會有一個單獨的ID號,通過該ID號和密碼便可登陸上網絡班級。成功創(chuàng)建之后,便是對它進行一番裝飾,使它既成為全班同學的網絡之家,又是全班同學獲取精神食糧的典雅書房。所以應盡量營造出書香的氛圍,讓它散發(fā)出一種濃郁的書香氣息,使學生一進入到網絡班級便能浸潤其中,如入蘭若之室。同時教室中也做配合布置,比較常規(guī)的做法是在課室內設置一個圖書角,在其中放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書籍;或在教室內外的墻壁上張貼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通過環(huán)境的布置,激發(fā)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營造氛圍之后,最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可利用的資源。網絡上的閱讀資源可謂豐富異常,形式多樣。教師首先要提供給學生的是方法的指導,教給學生課外閱讀方法很重要,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既能節(jié)省時間,又能讀有所得。教師應指導學生靜下心來,深入到作品的內部,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不應只為應付考試而閱讀作品,閱讀時切忌心態(tài)浮躁、急功近利。應指導學生不求甚解,意即不必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領會要旨,求其真諦。在特定的情況下,走馬觀花也是一種聰明的做法。還應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名著的基本方法,如默讀、朗讀、瀏覽、賞析、圈點、摘錄、批注、比較等。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讀、寫、抄、評,評介鑒賞,讓學生逐漸掌握閱讀名著的門道。
名著閱讀內容的選擇也有不同,初讀名著,可先看一些情節(jié)比較有趣的小說。如:《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這類名著故事不是很長,內容卻非常精彩。對于還不能適應長時間閱讀的初讀者來講是非常合適的。之后可開始讀一些長篇的通俗小說,以進一步適應長時間讀書的習慣。如:《二十年后》《盧宮秘史》《巴黎的秘密》等。這些經典通俗小說內容精彩之極,會讓讀者不忍釋手!之后可開始讀些思想主題較多、較深的小說,這些小說最好情節(jié)也比較精彩。如:《孤心血淚》 《百年孤獨》《呼嘯山莊》等。對于一些看名著時間比較長的高中生來講可讀一些情節(jié)相對弱化,但思想性加深的名著,如《紅樓夢》等。
根據學生的特點,教師在網上提供給學生閱讀材料時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既可以是整篇文章,也可以是名著導讀;可以是教師提供的經典作品,也可以是學生在平常閱讀中認為比較好的作品;可以是文字型的,也可以是視頻型的,從而用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名著;可以是電子書的形式,也可以是一個網絡鏈接。在平常的網絡瀏覽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經常名著閱讀網都比較好,如“主題閱讀網”( http://www.eywedu.org/)等,里面內容不僅全,而且分類很細,能迎合各類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讀,還應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網摘名言名句
名著流傳千古,經過了時間的檢驗,它們確實是人類文化的精華。當然,每部名著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長于主題,有些長于語言,有些長于人物形象。不管是哪個方面的長處,我們都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把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方面,摘抄在網絡班級當中供學生進行欣賞。這樣學生就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名言名句。
2.寫網絡讀書筆記
閱讀時,學生總會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教師要求學生把獨特的感受及時地記入網絡記事本當中。教師也可根據作品情況出一些啟發(fā)性的思考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寫成讀書筆記。如讀《水滸傳》后,我們設計如下問題:(1)試概述作品中你印象最深的兩個故事情節(jié)。(2)作品中的哪個或哪些人物是你所喜歡的,請說明理由。
3.進行多種形式的網絡讀書交流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蕭伯納也曾說:“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流之后,我們就各有了兩種思想?!苯涣魇欠浅V匾膶W習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種碰撞和融合。由于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尋味,使得交流在閱讀中成為一種必需。閱讀時的討論交流是拓展讀書視野、彌補認識不足、加深對名著理解的良好方式。教師可采用多種交流形式放手讓學生在活動中交流,如把學生寫的網絡讀書筆記拿來討論;撰寫形式較長的讀書報告博客;以微博的形式記錄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點滴思考,其余學生再以微博的形式進行跟帖;或在論壇中參與互動式讀書交流會。將一些學生的讀書心得發(fā)布在網絡班級中,讓其他學生來評論。在這些交流活動中,能使所有學生的思維都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之中,必將極大地拓展其思維空間,進一步提高閱讀質量,并將極大地推動其閱讀熱情,使名著閱讀成為一種時尚,甚至成為一種生活需要。
4.依據網絡嘗試對名著做一些小課題研究
中學生求知欲強,他們對問題往往有著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閱讀名著時,可引導學生在熟讀一兩部名著的基礎上,用研究的眼光從名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以小課題的形式來完成某一小問題的研究。具體步驟是先引導學生確立研究題目,然后查找資料,進行獨立的思考和研究,并得出研究結論。教師可幫助選擇研究主題,并進行適當指導,鼓勵他們把研究成果寫成研究報告。在讀完《水滸傳》后,我們引導學生做一些人物的分析與研究,如《宋江為何一心想被招安》等,學生一方面通過自己的閱讀體會,另一方面通過在網絡當中查找資料,做出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報告,然后再選擇一些較好的報告掛在網絡班級當中供同學們學習。
通過上面這些做法,教師能很好地刺激學生的閱讀的積極性,使大部分學生把閱讀當成生活的最大樂趣,最終使我們的班級中充滿濃郁的書香氣息。當然,用網絡創(chuàng)建書香文化班級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一是如何解決學生上網與學習之間的矛盾,二是如何保證學生上網只是進行對學習有用的事情。這些都需要班主任的智慧來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引導。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第2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北京:2011(7).
[2]王應華.建立書香班級,深化文化育人[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10(02).
[3]劉玉強.與經典為友. 與大師對話[J].科學大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