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具有藝術功能和實用功能,藝術功能是指對人類心靈的一種人文關照,是對人類內心深處的一種慰藉;實用功能是指音樂可以被用于教化、宣傳、教育、科學利用等。在音樂教育領域,不應該過分夸大任何一方的功能,而忽略另外一方,應該把兩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進行課堂教學,只有雙方兼顧,才能使音樂的教育變得有意義。
【關鍵詞】音樂 藝術功能 實用功能 本質
在音樂教育界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即大肆宣揚音樂的一些實用功能,比如開發(fā)和提高兒童智力、對孩子在道德上與品格上的教育等等,所以導致音樂教育成為以開發(fā)兒童智力、道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課程,而忽略了音樂藝術的真正審美功能。對于這種現(xiàn)象,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雷默做了生動的比喻:“如果把音樂比作一條狗的話,那么音樂的那些實用功能就像是狗的尾巴,應該是狗搖尾巴,而不是尾巴搖狗,音樂的本質應該在于給人一種審美的滿足。而音樂教育也應該是一種審美經(jīng)驗教育?!?/p>
雷默的觀點批評了當下音樂教育界大肆宣揚音樂實用功能的做法,提出了音樂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審美經(jīng)驗教育,音樂的功能在于讓人體會到美的存在,而不是對人進行一種道德的宣傳、倫理的教化。那么音樂到底有什么樣的功能呢?是不是應該在音樂的課堂上摒棄音樂道德教育等內容,而以音樂的審美能力教育為主呢?我認為,音樂所具有的功能既有獲得審美滿足的藝術功能,也有教化、宣傳等實用功能,兩者是并列存在的,不能撇下任何一方而抬高另一方的功能,所以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音樂的兩種功能都應該得到重視,下面我們可以分別從音樂的藝術功能和實用功能來進行分析。
一、音樂的藝術功能
音樂具有藝術功能,所謂藝術功能是指對人類心靈的一種人文關照,是對人類內心深處的一種慰藉。音樂不能直接給你帶來任何物質性的、立竿見影的幫助與影響,因為音樂的目的不在于物質性,而在于精神性。如果缺少了這種心靈的關照,那世界將是一個冷漠、黯然的世界。藝術便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這種心靈關照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行為方式,而音樂藝術又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
音樂不能像視覺藝術那樣給人以直觀的藝術形象,也不能像文學藝術那樣給人以語義內容的具體描述。音樂是一種非語義性的符號,它只能靠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等方法來傳達信息。當我們接受到音樂的聲音信息時,我們只能在腦海里想象出音樂的形象是什么,這就給了欣賞者一種想象的自由空間。當你聽到舒曼的鋼琴曲《童年情景之夢幻曲》時,你已身回童年夢境,樂曲的旋律平緩,節(jié)奏舒展,用音簡潔,在單純與平靜的音樂氛圍中,你仿佛已穿越了時空的限制,回到了夢幻、溫馨的童話王國,曾經(jīng)的歡笑、哭啼、追逐、嬉戲,高山、草地、池塘、綠林,在這短短幾分鐘的樂曲里,連續(xù)在腦海播映。這種想象是一種欣賞者內心的感性想象,而這種感性想象可以超越一切時空的阻礙,使人在精神性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讓人發(fā)現(xiàn)最原本的自我,而在這種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心靈再次得以凈化,得以升華。而這也恰恰就是音樂的藝術功能所在,使人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生命的存在,而成為一個有靈魂的人的存在。從這一方面講,在音樂教育中,當然不能忽視音樂的藝術功能。
二、音樂的實用功能
音樂也具有實用功能,所謂實用功能是指音樂被用于教化、宣傳、教育、科學利用等。中國自古以來就強調了音樂的社會功能和教化作用,儒家的音樂思想認為“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為什么儒家思想認為音樂最擅長改變風尚習俗和道德教化呢?因為音樂對人的內心具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在西方音樂史上,從古希臘時期就提出了音樂的道德與教育作用。柏拉圖提出了音樂美育的觀念,認為音樂的美與心靈的善是不可分割的,音樂可以凈化人的心靈。所以音樂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道德上的教育,從而使音樂發(fā)揮其社會作用。
音樂的實用功能在社會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對文化的傳承,還是對道德的宣揚,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民間音樂中,以民族的歷史和生活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民歌,在傳唱的過程中,同時也是對本民族內部的一種知識教育,通過這種音樂的形式,使本民族的文化得以傳承下去。而且,音樂具有強大的精神教化作用,例如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在“黃河船夫曲”這一樂章,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拼搏奮斗精神;“黃河頌”這一樂章,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積淀著悠久的文化歷史;“保衛(wèi)黃河”這一樂章,能夠給人一種堅決抵抗入侵,堅持斗爭到底的堅強反抗精神。整部音樂作品大氣恢弘,不僅表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也表現(xiàn)出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英勇斗爭的偉大革命精神。人們從而受到了一種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這也正是體現(xiàn)了音樂的實用功能,它可以給人在精神上的一種情感性教育,這種情感教育可以包括在道德上、民族自豪感上等方面。當然,音樂的實用功能除了這些外,還有比如音樂治療一些心理性疾病,或者在公共環(huán)境、服務行業(yè)等場合作為優(yōu)化環(huán)境的背景音樂,這些都體現(xiàn)了音樂實用功能的重要性。而從這一方面講的話,在音樂教育中,也不能忽視音樂的實用功能。
從音樂的藝術功能和實用功能分析完,我們可以看出,音樂的藝術功能和實用功能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因為它們是并列存在的,并且各自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音樂教育的領域,不應該過分夸大任何一方的功能,而忽略另外一方,應該把兩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進行課堂教學,只有雙方兼顧,才能使音樂的教育變得有意義,才能讓學生真正領略音樂藝術的價值所在。我認為,也許這就是音樂教育的本質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