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第二節(jié)課下課,寧波外事學校的學生們井然有序地列隊來到學校的中心廣場,伴隨著《十二月份的勝利》的美妙旋律,身著白色校服的學生們猶如一只只蝴蝶翩然起舞,將華爾茲的高貴典雅、清麗脫俗展現得淋漓盡致。
將廣播操換成高雅的華爾茲,提升學生對美的感悟,只是寧波外事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藍圖的一隅。
多元評價,學生重拾自信
2011年9月,寧波外事學校從只有兩個籃球場的老校區(qū),搬進了占地268畝的新校區(qū)。實現校區(qū)擴容的同時,學校以“心向善、志高遠”的校訓為核心,創(chuàng)建潤澤人心的校園文化。學校設計了一整套校園文化標識,從校旗、校徽、校服到文化圍巾、文化杯子、文化筆,無一不傳遞出學校的精神——先成人,后成才。
“我們更注重人的能動作用,注重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庇嵋?,這位親自為校歌作詞的校長親昵地稱呼學生們?yōu)椤昂⒆觽儭?,在他看來,職校生是曾經受到傷害的孩子,他們更應該獲得關愛與尊重。
為了幫助學生們重拾自信,學校制定了“千分制”的動態(tài)評價體系?!扒Х种啤睂W生的整體素質評估分為品德操行、課業(yè)和實習三大板塊,總分為一千分,在班級中名列前三者即可獲得獎學金。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競賽獲獎等都可以加分,但是違規(guī)違紀就得扣除相應的分數。
10外貿英語班的牛小龍成績一般,但非?;钴S,參加武術表演、參加志愿者活動,這些都成為他加分的“資本”。成績處于班級中上水平的他千分制排名卻闖進全班前三,順利獲得獎學金。
“千分制”的引領作用,讓更多外事學子變得自信,開始懂得做人的真諦,一封封家長感謝信寄到了俞毅校長的手中,他說:“高中三年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更應該是健康與快樂、良知與道德、自信與希望、審美與教養(yǎng)。學生畢業(yè)后哪怕只能拿幾千塊的工資,只要他們能遵紀守法,心存感恩,有責任意識,我們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
外事活動,才能展露無遺
2011年11月,寧波外事學校的校園嘉年華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校園嘉年華包括田徑運動會、趣味游園、教工卡拉OK、校園達人秀預賽、藝術專業(yè)專場演出等項目,發(fā)出100張請?zhí)?,卻來了200多位家長。5天時間里,40多個嘉年華項目將全校師生的各方面才能展露無遺。
暫停一禮拜的課,將為期三天的校園運動會升級為一周的校園嘉年華,學校的初衷是營造快樂、傳遞快樂,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鍛煉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提升自身素養(yǎng)。
寧波外事學校還以嶄新的理念設計了系列外事活動,將德育內涵注入各項有趣味的活動中。
通過“外事出訪”活動,開拓了學生視野,形成國際化視角。寧波外事學校藝術團在悉尼歌劇院演出時,主辦方專門為其設置了最高級的觀景商務型化妝間,學生們通過此懂得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包容。通過“外事志愿者”活動,學生們懂得了付出和奉獻的意義。通過“外事賽事”,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09英語班徐帆同學剛進校時膽子很小,英語水平一般,英語發(fā)音不準。進入學校后,班主任邱盛老師給了他諸多關愛,為他提供了很多實踐機會,讓他擔任班級英語課代表,參加英語社團活動。參加各種活動讓徐帆變得越來越開朗,成績進步尤為顯著,最終他在全國首屆中職生英語能力競賽總決賽上獲得特等獎。
人文關懷,營造“幸福之家”
2012年5月27日,寧波外事學校舉辦了“外事花朵,陽光寶貝”——六一親子活動,邀請學校教工子女一起歡慶六一。孩子們在劇場里與父母同臺展示自己的多才多藝,在體育館里一家人其樂融融進行角逐,游戲在帶給教職員工一家人歡樂的同時也拉近了教師與學校的距離。
學校校辦副主任張軍輝老師的兒子在拍皮球比賽中得了第一名,抱著獎品的兒子興奮地問他:“爸爸,我們什么時候再來過節(jié)?”作為比賽的籌劃者和參與者,張軍輝感觸頗深:“學校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學校里不僅有我們的工作,更有我們的生活?!?/p>
“要求教師關愛學生,學校首先要關愛教師;希望學生熱愛學校,首先要讓教師熱愛學校;讓學生在學校有家的感覺,首先要讓教師在學校有家的感覺。”秉持著這樣的教育理念,俞毅校長率領學校領導班子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制度,包括每月半日的疲勞假制度、教師健身休閑制度、老年教師午休制度、榮譽休閑制度等。
學校在圖書館四樓設立了教工休閑閱覽區(qū),全天候提供多種咖啡和茶點、西式自助早餐、校園洗車服務,每周末的教職工釣魚活動、FAS嘉年華活動等繽彩紛呈。學校為教師營造了一個“幸福之家”,教師也就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幸福之家”。在“家”的溫馨中,在老師的示范下,學生們以校為家,會彎腰撿起地上的紙屑,就餐后會主動擦凈餐桌,離開教室時會隨手關燈。
寧波外事學校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2011年招生時,一名中考分數為570分的考生放棄了就讀重點高中的機會,選擇了寧波外事學校;2012年5月19日,寧波象山570名考生爭搶該校30個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yè)招生名額。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鮑學軍參觀了寧波外事學校后感慨地說:“這不是一流的教育,是什么?”
用“外事特色”為學子打下“外事烙印”,“外事”的校園文化花香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