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訓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本文通過自編問卷測試,分別在“年級、性別、學科、是否參加隊列訓練”四個維度上,就行為規(guī)范、組織紀律、人際交往、學習影響、愛國主義、意志品質六個方面的影響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關鍵詞】大學軍訓 相關影響 統(tǒng)計分析
軍訓是每位大學生的必修課,對其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本研究就軍訓對大學生行為規(guī)范、組織紀律、人際交往、學習影響、愛國主義、意志品質等方面的影響編制問卷進行調(diào)研。2011年3月,對浙江理工大學在校學生進行調(diào)查分析,發(fā)放問卷170份,回收153份,有效問卷149份。
一、問卷編制
組織80位各年級學生進行開放式問卷調(diào)查,就軍訓對大學生行為規(guī)范、組織紀律、人際交往、學習影響、愛國主義、意志品質等六方面記錄對自己的影響,經(jīng)過對有共性的提干進行統(tǒng)計整理,最后形成由29個題目組成的問卷。其中,涉及行為規(guī)范有7題、組織紀律4題、人際交往4題、學習影響6題、愛國主義4題、意志品質4題,選項分為影響很大、有影響、稍有影響、無影響四個程度,分別對應分值“4、3、2、1”。
二、調(diào)查結果
對149份問卷統(tǒng)計后,其中大學一年級38人、二年級43人、三年級37人、四年級31人:男生66人、女生83人;文科44人、理科71人、藝術類34人;參加隊列訓練學生117人、未參加隊列訓練學生32人。分六個影響因子從四個維度進行分析,具體統(tǒng)計結果見下表(橫坐標是6個因子、縱坐標為平均數(shù))。
三、結論分析
1.結論
從各影響因子的平均分來看,都在2~3分之間,有些接近3分。說明軍訓對大學生相關方面存在一定的影響。對有些方面影響較大。從“年級”維度上看,對1~3年級影響沒多大區(qū)別,但是對4年級影響明顯大于前三年,特別在行為規(guī)范、組織紀律、人際交往、意志品質4個因子上反應更加明顯。在“是否參加隊列訓練”這一維度上,對參加隊列訓練的學生影響程度均比不參加隊列訓練的學生高,且在組織紀律、愛國主義、意志品質等3個因子上表現(xiàn)尤為明顯。另外,軍訓影響程度在性別和學科上均沒有明顯的差異。
2.分析
(1)行為規(guī)范、組織紀律的缺乏和意志品質的薄弱,成為明顯的大四現(xiàn)象
大四學生一般課業(yè)較少,擺脫了以往繁重的學習任務而帶來的高度緊張狀態(tài),上課遲到、不到現(xiàn)象十分明顯。他們不用花太多的精力用于學習,整個人閑置下來,精神松懈,擁有較多的自由安排時間。甚至于接觸一些前三年都不敢嘗試的活動,需要尋找一些新鮮刺激,如打架、賭博、抽煙、喝酒、違反規(guī)范制度等。他們認為馬上要離開學校踏入社會,成為一名自食其力的“成年”人,往往會以過激的方式、嘗試錯誤的心態(tài)來宣泄自己的不滿,一些違紀現(xiàn)象涌現(xiàn)出來了,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利影響。
正因為目前大四松散的狀態(tài),當大四學生在完成問卷時都覺得軍訓對他們的行為規(guī)范、組織紀律、意志品質影響非常大,很多人覺得當他們踏入社會之前也應該再進行一次軍訓,為人生轉型打好基礎。
(2)大四學生對同窗友誼更為珍惜,更能體會到軍訓期間的“戰(zhàn)友情”
大四這個時間,面臨的是同學分離、各奔東西的狀態(tài)。臨近畢業(yè),總免不了吃散伙飯、拍集體、寫留言送上離別的祝福,而在這離別的過程中,也讓大家對彼此的友誼更為珍惜。大學期間積存的友誼,是當前激烈競爭的社會上所十分稀缺和難得的,會成為今后事業(yè)上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加油站和發(fā)動機。很多同學覺得,軍訓期間的“戰(zhàn)友情”令他們十分懷念,他們認為大學期間深厚友誼的建立和軍訓過程是分不開的。
(3)隊列訓練對各方面品質養(yǎng)成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隊列訓練是軍訓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甚至有人覺得“沒有參加隊列訓練等于沒參加過軍訓”。隊列訓練對學生各方面行為意志的鍛煉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否參加隊列訓練對以上方面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
在隊列訓練中紀律要求非常嚴明,要掌握好隊列動作,必須反復練習,訓練強度大,也比較單調(diào)枯燥。為了達到訓練目標,需要頂烈日、冒酷暑(一般軍訓都安排在夏天),身體部位定型、定位,長時間的站立,容易使人極度疲勞困乏。需要有毅力、自信心、決心,勇于克服疲勞、疼痛、恐懼、膽怯、厭倦等消極心理情緒,在不斷克服困難中鍛煉優(yōu)秀品質。同時,只有參加隊列訓練,更能深刻體會到人民解放軍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擔負起保家衛(wèi)國的重任,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參考文獻:
[1]曾海明,張亮,談普通高等院校軍事課程隊列訓練武警學院學報,2009,(7).
[2]黃威,李小兵,孫晨,談隊列訓練中軍人氣質培養(yǎng),職業(yè)規(guī)劃,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