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動賓關系在文言文詞類活用中非常重要,涉及到文言文詞類活用的大多典型情況。新課程下,語文教師教學文言文詞類活用時,不能只是教學生記住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結構意識,特別留意動賓關系,引導學生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實現知識的積累與整合。
【關鍵詞】文言文 詞類活用 動賓關系
詞類活用是古代漢語中一個很突出的現象,也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新課程下,語文教師教學文言文詞類活用時,不能只是教學生記住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結構意識特別是動賓關系,引導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實現知識的積累與整合。
一、從動賓關系看名詞、形容詞、動詞的活用
(一)在現代漢語中,能帶賓語的是動詞和介詞,形成動賓短語和介賓短語。而介詞是虛詞,沒有活用情況,據此可推斷出:
1.“名詞+名詞(代詞)”,加點名詞活用為動詞
既然名詞不具備支配功能,如果兩個名詞連用或一個名詞后帶代詞,而又不存在并列、同位、修飾等關系,需要一方支配另一方時,第一個名詞要活用為動詞,因為能帶賓語的是動詞。例如:“籍吏民,封府庫”(《鴻門宴》)中“籍”本來是名詞“戶籍”的意思,但由于后面帶賓語“吏民”且與動詞“封”相對應,所以活用為動詞“登記”?!耙允虑刂亩Y天下之奇才”(《六國論》)中的“禮”是個名詞,但由于后面帶賓語“奇才”,所以活用為動詞“禮遇”。再如:
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裝”,《伶官傳序》)
舍相如廣成傳舍。(“安置住處”,《廉頗藺相如列傳》)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用甕作、用繩子系”《過秦論》)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把寶鼎當做、把寶玉當做、把金子當做、把珍珠當做”《阿房宮賦》)
然后從而刑之。(“懲罰”《齊桓晉文之事》)
2.“形容詞+名詞(代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按現代漢語的一般語法,形容詞不能帶賓語,動詞才帶賓語,所以,如果形容詞出現在代詞前面,就可以判斷它活用成了動詞;同理,如形容詞出現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間又不是偏正關系,那么這個形容詞就活用成了動詞。如:“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齊桓晉文之事》)中的“遠”和“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中的“善”本來是形容詞,但由于后面帶賓語“庖廚”、”留侯張良”,所以活用為動詞。再如: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詆毀”《屈原列傳》)
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遠離”《馮婉貞》)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重視”《寡人之于國也》)
(二)在現代漢語中,作賓語的一般是名詞和代詞,而代詞在古代漢語中屬于虛詞,沒有活用情況,據此也可推斷出:
1.“動詞+動詞”,后一動詞活用為名詞
從語法關系看,動詞在句中常出現在主語、狀語之后作謂語,所以,如果在謂語動詞后出現了動詞,且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并受前一個動詞支配作賓語時,即可判斷這個動詞活用成了名詞。如:“追亡逐北”(《過秦論》)中的“亡”和“北”本是動詞“逃亡”和“敗北”,但由于受動詞“追”和“逐”的支配而作賓語,所以活用為名詞“逃亡的軍隊”。再如: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動詞“死”作“生”的賓語活用為名詞“死了的人”?!蹲髠鳌は骞辍罚?/p>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生”和“死”分別作“養(yǎng)”和“喪”的賓語,活用為名詞“活著的人”和“死了的人”?!豆讶酥趪病罚?/p>
2.“動詞+形容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如果一個動詞后帶一個形容詞,并且是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那么形容詞在句中作賓語,現代漢語中作賓語的一般是名詞,所以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翻譯時應該補出中心詞,而以形容詞為定語。如:“擇善而從之”中的“善”本是形容詞,因受動詞“擇”的支配作賓語,活用為名詞“善良的人”。“尊賢而重士”中的“賢”本是形容詞,因受動詞“尊”的支配作賓語,活用為名詞“賢才”。再如以下句子中的加點詞都是形容詞,因作前一動詞的賓語而都活用為名詞: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長遠的打算”《觸龍說趙太后》)
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直”“密”“正”分別作動詞“斫”“刪”“鋤”的賓語,都活用為名詞?!恫∶佛^記》)
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固塞淺陋的見解”《報任安書》)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堅”、“銳”: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堅硬的鎧甲,銳利的武器?!妒酚洝り惿媸兰摇罚?/p>
二、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都是特殊的動賓關系,即使動和意動是賓語施事,且受主語的影響而成立,使動用法要按“主語使賓語怎么樣”來理解,而意動用法要按“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或“主語以賓語為什么(主語把賓語當做什么)”來理解。在現代漢語中,名詞和形容詞都不帶賓語,在文言文中,如果一個名詞或形容詞后面還帶名詞或代詞作賓語,除了活用為動詞外,還需考慮是否是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然后用前三句理解套用一下,就可判斷。反之,如果不是動賓關系,就談不上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使動用法是一種客觀的結果,意動用法是一種主觀的看法。
(一)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1.名詞的使動用法
名詞用作使動的例子不普遍。名詞本來是不能帶賓語的,名詞用作動詞帶賓語,表示使動,含有主語“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意思。例如:
先破秦入成陽者王之。──先攻破秦軍打進成陽的,就讓他做王。(“王之”的“王”本是名詞,在這里是活用為動詞,后面還帶有代詞賓語“之”,意思是“使之成為王”。《史記·項羽本記》)
齊威王欲將孫臏。──齊威王打算讓孫臏當主將。(“將孫臏”是“使孫臏成為主將”的意思?!妒酚洝O臏》)
再如: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王我”即“使我當王(君王)”《史記·項羽本紀》)
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白骨上生肉”《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宦士三百人于吳。(“宦士”即“使士作奴仆”《勾踐滅吳》)
用為使動的名詞后面的賓語可以省略。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劉向《新序·節(jié)士》)
“臣”即“臣之”,“使之成為臣”的意思。“友”即“友之”,“使之成為朋友”的意思。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后,使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tài)。例如:“今媼尊長安君之位?!毙稳菰~“尊”的后面帶有賓語“長安君之位”,意思是“使長安君的地位尊貴”。形容詞活用為使動的現象很多,再如: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固國”是“使國家強固”?!兜玫蓝嘀?,失道寡助》)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苦其心志”是“使他的心志苦”,“勞其筋骨”是“使他的筋骨勞”,“空乏其身”是“使他的身體空乏”《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遠我”是“使我距離遠”?!恶T婉貞》)
春風又綠江南岸(“又綠江南岸”是“使江南岸綠”?!恫创现荨?
(二)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看作這個活用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也是一種主觀認為。例如:“孟嘗君客我。”(《戰(zhàn)國策·齊策》)“客我”是“以我為客”;“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賓客其父”是“以其父為賓客”。再如:
侶魚蝦而友麋鹿。(“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薄冻啾谫x》)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以——為師”《師說》)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封鄭”是“把鄭國作為它的邊境’?!稜T之武退秦師》)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具備這個活用的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如:“漁人甚異之?!保ㄌ諠摗短一ㄔ从洝罚爱愔奔础罢J為之(桃花源的景象)奇異”?!笆枪拭骶F五谷而賤金玉。”(晁錯《論貴粟疏》)“貴五谷”即“認為五谷重要”?!百v金玉”即“認為金玉不重要”。再如以下句子中加點詞都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大鐵錐傳》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秋水》)
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有時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是一致的,有時卻是不一致的。例如“時充國年七十余,上老之?!薄稘h書·趙充國傳》上:指漢宣帝。“上老之”:漢宣帝認為趙充國年紀老了。——這種看法,主觀與客觀是一致的。再如“農夫漁父過而陋之。”(《鈷潭西小丘記》)“陋之”是“認為小丘不美”,陋:丑。這種看法與客觀實際是不相符合的,“小丘”實際上是非常美麗的。
由此可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重點不在于賓語的實際情況是否與主觀看法相一致,而是重在表明主語的主觀看法如何。
(三)動詞的使動用法
我們知道,同是動詞,有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分別,及物動詞是能帶賓語的動詞,不及物動詞是不能帶賓語的動詞。不及物動詞如果帶了賓語,則要活用為使動用法。例如:“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中,不及物動詞“活”就要譯為“使……活”。在古代漢語中,動詞的使動用法多是不及物動詞,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比較少。例如: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止之”是叫他不要這樣做?!队薰粕健?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已”是使止,“去”是使去?!恫渡哒哒f》)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殫”“竭”都是使盡的意思。)
又數刀,斃之。(“斃”是使斃,即殺死。《狼》)
這些都是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流血漂櫓。(“使櫓漂起來”《過秦論》)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使同列朝拜”《過秦論》)
沛公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使百余騎跟隨”《鴻門宴》)
故久立車騎市中。(“使車騎立于市中”《信陵君竊符救趙》)
綜上分析,動賓關系在文言文詞類活用中非常重要,涉及到文言文詞類活用的大多典型情況。清晰了文言文詞類活用中的動賓關系,許多讓學生困惑甚至頭疼的詞類活用問題也就迎刃而解。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文言文詞類活用的教學過程中,有必要讓學生熟悉、積累、總結、歸納課本上的文言詞句,清晰語法結構,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才是提高效率,系統(tǒng)掌握文言文詞類活用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云南大理州賓川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