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總喜歡嘗試很多力不能及的事,而且常常以失敗告終。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大多父母會一笑了之,認為孩子還小,這個階段的孩子的能力還不足以完成這個任務,等他再大一些,就能夠完全勝任了。于是,幫他把問題處理掉,或者干脆讓孩子放棄。
但英國人麥克夫婦不這樣認為。他們常常會讓孩子去做些力不能及的事情。麥克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經歷過失敗的艱辛,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也只有一步步成功,孩子才能真正地長大。”
麥克的兒子查理就是這樣長到10歲的。如今這個小男孩不但會自理起居、修理家里的水管、電器,就連修汽車的理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在中國,這些理論可能連一些二十幾歲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兩歲的時候。他看到麥克正在洗碗池里洗碗,感到很好奇,拉著麥克的褲腿,不愿和媽媽回到客廳去。見此情景,麥克干脆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來吧,查理,你來洗碗好了,看看你干得怎么樣?”查理挺聽話,馬上跳進洗碗池里干了起來。呵呵,他洗碗,也等于是洗澡,上衣、褲子都濕透,碗不但沒有洗干凈,而且還摔碎了一個。換成是我們,大概早已把他抱走了,可麥克沒有制止他,也沒有指點他該怎么做,而是一直站在旁邊,笑著看查理的一舉一動。
開始時,查理還在笑,覺得坐在洗碗池里玩是件有意思的事??墒?,慢慢地,他覺得這一點也不好玩,油污涂了滿身,衣服濕漉漉地貼在身上很不舒服。他求助地看了看麥克,麥克把頭轉到了一邊。查理無聊地把水潑到水池外面,把碗推到洗碗池一角,把水籠頭打開……終于,他忍不住哭了起來。這時,麥克才把他抱出來,送他去洗澡,給他換了干凈衣服后,把他放到洗碗池旁邊,自己則戴好圍裙,把洗碗液擠到水里,然后,在查理的注視下,把碗一個個地洗干凈,抹干。收拾停當,麥克又把查理的玩具碗筷也放到了水池里,示意查理再試一次。查理在父親的鼓勵下,再次彎下腰來……
這一次,洗完自己的玩具碗筷,他的衣服只濕了一半。第三次時,查理只有袖子濕了一點點。麥克又教他怎樣把碗洗干凈的方法,查理做得越來越好了。
這不過是小兒科,比較危險的是燒水。
水壺放在煤氣灶上,壺里的水被燒得滋滋響,麥克用一塊毛巾墊在手上,把壺取了下來。
查理也要做。那時他4歲,對于他來說,這是件非常危險的事,不但可能燙到手,還可能會把整壺水倒到身上,造成大面積燙傷,甚至危及生命。麥克知道,查理對已燒開的水壺很感興趣,他原本同意像妻子說的那樣,不讓查理接近水壺就行了??墒?,他又想,自己能保證查理在自己視線之內不動開水壺,但是能保證查理在大人們的視線之外,也不去動那個開水壺嗎?因此,麥克決定,教查理正確的拿水壺的方法,讓他知道,會發(fā)生什么危險,并具備躲開這種危險的能力。
他把水壺里的水換成溫水,然后告訴查理,水燒開時,水蒸汽會把水壺把兒蒸熱,所以要墊上毛巾才能拿,水很熱,要注意,不能讓水壺傾斜,以防開水傾瀉下來。
查理第一次嘗試時,半壺水都倒在了身上,由于是溫水,所以只不過燙紅了胸膛和手臂。
“這是因為你的力氣不夠,”麥克說,“你需要用兩只手?!?/p>
說完,麥克又為他換了壺溫水。
“不,爸爸,我再也不拿水壺了。”查理膽怯地后退著,“我知道,這很危險,我再也不碰了。”
“你一定要再試一試,你有這個能力?!丙溈斯膭钏?,“用我教你的方法,你一定行的?!?/p>
在麥克的指點下,查理又試了一次。這次,他安全地把水壺取了下來。半天,他還沉浸在戰(zhàn)勝自己的喜悅中。
麥克的做法很成功,想法也非常簡單:“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嘗試做力不能及但非常想做的事。教他面對失敗一次次改正錯誤,直到成功。這不只是教孩子學習并掌握某種能力,同時也是教給他一種人生態(tài)度?!?/p>
【編輯:王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