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被誘騙,持刀誤入白虎節(jié)堂,高俅想借開封府的刀砍林沖的頭。這時,林沖的丈人張教頭買上告下,使用財帛,要救林沖性命。林沖剌配滄州牢城,董超薛霸押送林沖出開封府,林沖的丈人和眾鄰舍在府前接著,到州橋下酒店里坐定,翁婿之間此時有一段對話,明萬歷袁無涯刻本眉批曰:“此一番往返語,情事凄然,使人酸涕?!苯鹗@的眉批曰:“一路翁婿往復,凄凄惻惻,《祭十二郎文》與《琵琶行》兼有之?!彼麄兌伎闯隽诉@段對話中傷情傷別的內(nèi)容,但卻沒有看出,這段翁婿對話,不經(jīng)意之間,寫出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當林沖對泰山丈人說要休妻之時,張教頭,林沖的丈人,說:賢婿,甚么言語!你是天年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今日權(quán)且去滄州躲災避難,早晚天可憐見,放你回來時,依舊夫妻完聚。老漢家中也頗有些過活,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錦兒,不揀怎的,三年五載,養(yǎng)贍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內(nèi)便要見也不能彀。休要憂心,都在老漢身上。你在滄州牢城,我自頻頻寄書并衣服與你。休得要胡思亂想。只顧放心去。
張教頭的這番話,說了三個意思,分別針對三個人:
一,對林沖,是理解,并不責怪,這場大禍,乃是天年不齊,而非自作自受,去滄州后,休要胡思亂想,
“我自頻頻寄書并衣服與你。”只顧放心去,早晚天可憐見,回來后,依舊夫妻完聚?!@是丈人做得好。
二,對女兒。女婿刺配滄州牢城,他就接女兒回家過活,并且連錦兒也接去,三年五載,養(yǎng)贍得她?!@是父親做得好。
三,對高衙內(nèi)。張教頭為什么要接女兒回家過活?就是為了防止高衙內(nèi)騷擾,接回家去后,不叫女兒出入,讓高衙內(nèi)連面也見不著?!@是做人有骨氣。
他明確告訴林沖說:“休要憂心,都在老漢身上。”什么東西“都在老漢身上”?
兩個:一,林沖老婆,二,高衙內(nèi)。
——老婆我替你養(yǎng)著,危險我替你擔著。
這個“老漢”,年歲一大把的人,垂暮之年,競能大包大攬,天塌下來了,他沖上去頂著。把他和正當壯年的林沖一比,還真把林沖比下去了!
不客氣的講,林沖自始至終,他都只擔心自己:
先是擔心自己的名譽受損,后是擔心自己的前程被毀,現(xiàn)在是擔心自己的性命被害。
而張教頭淳樸,他從一般人情之常上考慮,以為林沖此時最擔心的是兩樣:妻子在自己離開之后的生活,高衙內(nèi)威逼這頭親事。
所以張教頭一邊保證接女兒回家養(yǎng)著,解決女兒的生活問題;一邊又擔當起保護女兒不受高衙內(nèi)騷擾的重擔。這恰是林沖此時急于卸下的重擔。
林沖接著對丈人說道:感謝泰山厚意。只是林沖放心不下。枉自兩相耽誤。泰山可憐見林沖,依允小人,便死也暝目!
甚至在遭到張教頭拒絕,眾鄰舍也都紛紛說不行時,他發(fā)了一個毒誓:若不依允小人之時,便掙扎得回來,誓不與娘子相聚!
金圣嘆在此下批曰:“截鐵語”。
林沖截鐵,張教頭無奈。但他仍然堅持,他說:既然恁地時,權(quán)且由你寫下,我只不把女兒嫁人便了。
金圣嘆在此下又批曰:“截鐵語?!?/p>
林沖截鐵,是截幾載夫妻之情;張教頭截鐵,是決不屈服!
他不是不向林,中屈服,恰恰相反,他是在為林沖著想,是在維護林沖的生活,維護林沖的家庭,維護林沖的世界。他是不向這個邪惡的世道屈服,不向高太尉高衙內(nèi)屈服!
我們來這樣想想,假如張教頭有一絲夤緣攀升趨炎附勢的念頭,高衙內(nèi)看中了他的女兒,林沖又自愿退出,他不正好可以將女兒嫁入高家,從此和頂頭上司高太尉成了兒女親家,他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但是,他就是決不屈服!寧愿讓女兒守寡,絕不向衙內(nèi)屈服!
有此等父親,才有此等女兒:林沖走后,林沖娘子誓死不從高衙內(nèi),自縊而死,這位垂暮老人,也隨之而去!
林沖丈人張教頭,這是一位隱藏在《水滸》之中,數(shù)百年無人識破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