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是抗日戰(zhàn)爭和全國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原長江局)在國統(tǒng)區(qū)公開出版的機關報。它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漢創(chuàng)刊,同年10月25日遷重慶出版,1947年2月28日因國民黨勒令???,歷時9年多,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出版時間最長和為抗日戰(zhàn)爭乃至全國革命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一張黨報。
張申府,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曾與李大釗一起籌建北京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后為中共旅法支部負責人,周恩來的入黨介紹人。1925年在黨的四大上因一場爭論而執(zhí)意退黨。雖經李大釗、趙世炎等人力勸,但他仍堅持在黨外與黨配合工作,“一定永遠同黨保持友誼關系”。由此張申府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名黨外朋友??箲?zhàn)時期,張申府先后在武漢、重慶等地從事抗日民主運動,是一位著名民主人士、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和民盟中央常委。作為著名民主人士、中國共產黨此時的親密朋友和曾經的共產黨人,張申府對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辦的《新華日報》有著深厚感情和密切聯系。
早在1938年1月《新華日報》創(chuàng)刊時他就題詞“祝新華日報創(chuàng)刊”:“體念著國家的需要,立腳在民族的立場,向著光華的前途,遵循著中正的大道,邁進到新的世界”?!缎氯A日報》創(chuàng)刊時試報一張,張申府將這張試報珍藏,至創(chuàng)刊四周年時還保留著?!缎氯A日報》創(chuàng)刊三周年時,他發(fā)表紀念文章《祝新華三周年——講兩點感想》。該報創(chuàng)刊五周年時,又發(fā)表《祝新華更進一步地張大》一文以表紀念。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后,國民黨對《新華日報》施以高壓政策實行迫害,在此之際的1947年1月11日,《新華日報》迎來創(chuàng)刊九周年紀念,張申府不畏高壓,依然題詞紀念,盛贊《新華日報》是“人民的號角”、“新中國革命的急先鋒”等。縱觀《新華日報》創(chuàng)辦與成長,張申府可算是在該報著文題詞或被報道最多的著名民主人士之一。
1942年1月11日《新華日報》創(chuàng)刊四周年,張申府在該報的紀念特刊發(fā)表富有深情的祝賀文章:《新華,新華,我看著你生長,長大——《(新華日報)創(chuàng)刊四周年紀念祝辭》。文章盛贊《新華日報》是“抗戰(zhàn)的一個有力精神武器”,“是今日全國最好的報紙之一,那是有口皆碑,有目共見”?!懊恳惶崞稹氯A’,我總聯想到新中國。實在,‘新華’就是新中國的象征?!辟澝乐?,溢于言表??滟澲?,他也對《新華日報》提出三點希望,其中一點是希望黨報成為“天下一切反法西斯的人的報”。
周恩來和南方局高度重視張申府這一意見。周恩來指示《新華日報》開辟專門發(fā)表黨外朋友文章的專欄,并命名為“友聲”。1942年2月20日“友聲”專欄首次刊出。周恩來以編者的名義寫了前言,說明開辟“友聲”的目的、意義。前言說,為了探討抗戰(zhàn)中的問題的不同意見,“本報特辟友聲一欄,歡迎各方面朋友,對于各個問題,提出真知灼見,賜予本報發(fā)表,以便公開討論。這就是本報嚶嚶之鳴”?!坝崖暋睂]d黨外各界朋友的文章。只要在團結抗戰(zhàn)的總方向上與我黨一致,對具體問題的觀點并不強求一致。
與此同時,張申府的文章也受到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高度重視。1942年3月9日延安的《解放日報》轉載了張申府的《新華,新華,我看著你生長,長大——(新華日報)創(chuàng)刊四周年紀念祝辭》這篇文章。毛澤東看后非常贊賞。3月14日致電周恩來:“張申府紀念《新華日報》的文章表示對我黨滿腔熱忱,已在解放轉載。他希望把黨報變?yōu)槿菰S一切反法西斯的人說話的地方,這一點是很對的,新華、解放都應實行。關于改進《解放日報》已有討論,使之增強黨性與反映群眾?!缎氯A日報》亦宜有所改進?!蓖?,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于共產黨員與黨外人士的關系的決定(草案)》中,進一步強調:“《新華日報》、《解放日報》及各抗日根據地的報紙刊物,應吸收廣大黨外人員發(fā)表言論,使一切反法西斯反日本帝國主義的人都有機會在我黨黨報上說話?!?/p>
收到毛澤東來電后,周恩來領導《新華日報》進行整風改版工作。隨后他致電毛澤東,報告《新華日報》改進的情況,說有幾種副刊已注意吸收外稿,第三版設了“友聲”(有時也發(fā)表在第二版——作者注),專門發(fā)表黨外人士的意見。目前正使這份報紙不僅成為反法西斯的論壇,并要成為民主的論壇。
為了落實毛澤東的來電精神,《新華日報》大大加重了“友聲”分量。原只零星刊出四五期。但從1942年9月起,《新華日報》每月都要不定期刊出幾期“友聲”,最多的一月刊出了十期(如1945年5月),一般每月四五期或五六期不等。每期多為一篇文章,有時也有兩篇。內容涉及十分廣泛,舉凡抗戰(zhàn)中的各方面問題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社會、教育、衛(wèi)生、科技等領域,均有涉及。張申府也在“友聲”專欄發(fā)了文章。如1942年9月27日他在“友聲”發(fā)表《友聲與民主》一文,認為“新華這次改版,加重友聲一欄,是在向民主方面更進一步”。1944年9月12日他又配合當時中國共產黨在國共談判中民主自由的政治要求,發(fā)表《我們?yōu)槭裁匆裰髋c自由》一文,體現出對中共領導的大后方民主運動的大力支持。他還發(fā)表了如《“七七”八周年》等文章?!坝崖暋睆拈_辟一直到《新華日報》被迫??傲斓?947年2月22日,前后歷時五年,出刊約240余期?!坝崖暋泵芮辛酥袊伯a黨與進步朋友之間的聯系,擴大了黨在中間階層的影響,吸引了不少黨外朋友為抗戰(zhàn)獻計獻策。這種廣泛反映和吸收各界朋友的意見和要求、把黨報變?yōu)椤叭嗣竦膱蠹垺钡淖龇?,不僅在國統(tǒng)區(qū)新聞界是獨樹一幟,而且在中國共產黨的新聞事業(yè)史上也是首創(chuàng)。
由于中國共產黨廣開言路,使得大量的像張申府這樣的黨外進步人士積極支持和參與中共黨報的工作,更由于《新華日報》以宣傳抗日為中心這一代表民族和人民最高利益的堅定不移的辦報宗旨,《新華日報》受到大后方乃至全國人民的廣泛青睞和熱烈歡迎。40多年后,當年的重慶報人還深沉地感嘆“當時在國統(tǒng)區(qū),《新華日報》是一張‘北斗報’,大家都寄希望于它,望著它,跟著它走”。“跟著延安走,沒有錯;事事看《新華日報》的號召,照著辦”。
(責任編輯 劉榮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