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莉
【摘要】角色游戲是幼兒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游戲。教師對幼兒角色游戲的指導,首先是對主題內容進行指導。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往往是幼兒所處的實際生活的反映,是幼兒感知生活以及游戲內容的直接來源。處于不同生活環(huán)境的幼兒會產生不同的內容。因此,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是幼兒生活經驗的再現(xiàn),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既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又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生活,愛護同伴、積極參加游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
【關鍵詞】角色游戲;年齡差異;主題內容;創(chuàng)造性
一、主題活動要注意內容的豐富性
每個幼兒所處的環(huán)境、生活經驗不同,所以幼兒角色游戲也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常見的生活主題有:“娃娃家”、“幼兒園”、“開汽車”等,這類游戲都是由幼兒平日經常遭遇到的經驗所形成的。
二、主題內容要注意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游戲主題內容持續(xù)時間長短和幼兒興趣關系密切。游戲時間持續(xù)最長的主題內容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幼兒的興趣會隨著身心發(fā)展而發(fā)生變化,和小年齡幼兒相比,較大年齡的幼兒不在注重日常生活的主題,而且更多地選擇社會關系主題游戲,像“世界杯足球賽”這樣的主題更容易吸引大班幼兒。教師不能輕易地肯定和否定,而應當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盡情表達出他的構思和想法;當固執(zhí)的孩子堅持要玩某種不太適合的游戲時,教師也不妨讓他進行嘗試。在主題內容的指導方法上,依據(jù)與開展角色游戲的密切程度,幼兒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具有人所共有的特性。一旦個體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會產生自由的需要。他會努力去尋找一種由自己來控制事物發(fā)展的感覺,會去做平時想做而一直沒有機會去做的事情,以達到自由王國的境界。對于幼兒來講,他們不需要為生存而去工作,也尚未進入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系統(tǒng)中去,因此擁有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滿足追求自由的愿望與需求,幼兒自身不斷增長的愿望與能力同這一現(xiàn)狀是矛盾著、沖突著的。為了緩和、調節(jié)這種矛盾并盡力消除由此產生的緊張與不安,幼兒迫切需要投入到游戲中去,以找到一種自主控制的感覺,達到消除緊張和自我保護的目的。因此,在角色游戲中,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興趣、需要、進行思考來開展游戲,教師則在幼兒游戲的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根據(jù)幼兒活動時的具體反映及時予以調整和啟發(fā),常以一種積極鼓勵的態(tài)度對待幼兒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造性舉動。
三、主題內容要注意指導方法的靈活性
1.談話討論
談話討論可以在游戲前進行或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游戲前的談話可以引起幼兒的回憶,再現(xiàn)他們生活經驗的表現(xiàn),有利于直接組織開展游戲。日常生活中的談話主要就一些主題進行討論,使教師比較了解幼兒的心理,同時也提出一些主題,引導幼兒在有主題的情況下討論,積累相關的知識經驗。如:為了豐富娃娃家的游戲內容,教師用廢舊紙盒制作了煤氣灶,家具等家庭物品,還準備了一些半成品。并開展了“快樂雙休日”、“寶寶的家”、“愉快的節(jié)日”等類似的主題談話活動,充實“娃娃家”的家庭活動內容。
2.引導觀察
這種方法主要為了豐富幼兒對生活周圍的事物、人際關系的認識和感受。生活經驗積累的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幼兒在觀察環(huán)境變化,觀察人物以及他們的工作勞動、使得幼兒能從中選擇主題,產生表現(xiàn)主題的游戲。活動中教師以主導的身份改變?yōu)榉e極參與幼兒的活動,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幼兒,引導幼兒自己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幼兒在游戲中體驗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同伴之間互相合作的樂趣;以及成功的愉悅。
3.鼓勵想象
想象不僅可以給幼兒帶來身心最大的愉悅,同時也使得游戲主題內容染上想象、虛擬的色彩。讓幼兒在自身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教師應當鼓勵這種想象,激發(fā)這種想象和創(chuàng)造,并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幼兒的愿望,如幼兒提出“遨游太空”要對這個主題進行講評,肯定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總之,我們要改變以往的陳舊觀念,盡量避免干預過多,抑制孩子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作為教師要有效指導幼兒進行角色游戲,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幼兒主體性的發(fā)揮。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愛護同伴、積極參加游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使角色游戲在幼兒園開展的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