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玉兵
從新課程實施特別是江蘇省“五嚴”規(guī)定出臺之后,本人感覺自己從事的數(shù)學教學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zhàn),我越來越感覺到教學是一門深奧的藝術. 教師決不能再用老思維、老方法去授課,教師的教學不僅僅是書本知識的簡單傳授,而是要讓學生在探索中實踐中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最終實現(xiàn)“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shù)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一 、現(xiàn)階段農村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評價方面較多地傾向課本知識、分數(shù)
(1)評價標準單一:評價的內容過分注重學生成績,而忽視綜合素質的評價和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這種單一標準,不僅忽視學生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等,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習慣等尤其缺乏重視.
(2)評價方法單一:過分注重量化和傳統(tǒng)的紙筆測試法,而缺少體現(xiàn)新的評價觀念的方法和手段.
(3)在課堂教育評價上出現(xiàn)主體“錯位”:評價主體多為單一源,而忽視了評價多源、多向的價值,等等,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很好的發(fā)揮.
2. 教師的課堂教學重結論,而忽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
因為有中考的存在,各個學校的成績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特別是農村初中為了“提高效率”拼命地趕進度,完全不顧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學習之中. 教師上課也是“壓縮”,新知識的探索一帶而過,忽視學生在其中的參與. 試想在這種模式下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索精神,學生又怎能不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
3. 枯燥的業(yè)余生活,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
農村初中因為條件的限制,學生在校的活動比較單一. 有好多學生在寫作文時常常說學習枯燥,比如寫日記好多學生從星期一就是想回家吃玩. 有學生形容學校生活就是“三點一線式”,也就是除了學習就是吃飯,除了吃飯就是睡覺. 學生如果整天就是這種生活規(guī)律,又怎能不對學習失去興趣呢?
4. 片面的家庭教育觀,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目標,失去學習的動力
筆者與班級的家長交流,大部分家長還是希望學生將來在學業(yè)上有所成就,但也有一部分家長對學生放松要求,認為學生在校只要混個畢業(yè),將來也能混出個名堂(賺到錢). 所以這部分學生就像斷了線的風箏缺乏學習的目標,失去學習的動力. 因此,筆者認為農村初中教學要學校,家庭,教師各自完善自己,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學.
二、學校需要給有效教學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制訂恰當?shù)脑u價機制
1. 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教學,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
學校應充分認識到寄宿制學校特別是封閉管理的同時,學生每天24小時埋頭課桌旁將是多么的枯燥乏味,我們必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廣闊的平臺和舞臺,讓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 形式可以是:
(1)充分利用校園局域網(wǎng)、圖書閱覽室和多媒體計算機.
(2)組建各種課外活動小組:學??筛鶕?jù)學生的特長組建各種小組,選派固定輔導教師,利用下午時間開展小組活動.
(3)充分發(fā)揮學生團體的作用:學??砂l(fā)揮學生會、少先大隊、團支部的作用,由他們牽頭組織活動,學校領導負責指導協(xié)調,比如:“內務整理練兵比武”“各班生活委員座談會”等. 這些由學生組織學生參與,民主氣氛濃、團隊意識強,樹立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 變單一考試評定教學效果為多形式考查學生實際運用能力
結合新課程課堂教學理念的分析,學校要確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評價辦法,即: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教”. 改變以前課堂教學評價以教師為中心,以教論教,評定一堂課的效果也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何為教學效果好含糊不清的問題,在課堂上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的質量,改變傳統(tǒng)教學評價中以教師為中心,以教論教的狀況. 為此,在課堂教學的評價中,要努力做到 :
(1)面向全體學生. 一要把握教學目標,正確處理基礎和發(fā)展的關系,使所有學生的能力普遍提高;二要實施因材施教,讓每一名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都能有所提高;三要保證學生參與學習的時空,使每一名學生都有必需的學習機會和學習時間.
(2)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課堂上,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幾方面都獲得發(fā)展.
(3)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 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使學生學習是一個連續(xù)不斷地同化新知識、構建新意義的過程. 二要讓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學習自行獲取知識的方法,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本領,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動參與的做法去學習. 三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三、教師要做學生有效教學的引導者、合作者
要能真正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教學關鍵在教師,要有高效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而付之于行動. 教師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我認為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要加強內部交流與學習. 積極參與集體備課活動,積極參與聽課、說課、評課,與其他教師共同探討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法,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從而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2)在課堂教學中,切實轉變自己的行為,正確把握教學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開放的活動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3)積極參加校本教研,按時參加學校和中心組組織的教研學習、聽課、評課、交流、討論、座談等活動,集思廣益,博采眾長.
(4)認真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每周作好總結和課后反思. 結合課堂實踐撰寫自己的心得體會、論文.
四、家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而農村家庭恰恰這一點做得比較差,許多家長把學生往學校一送,自己一身輕松,外出打工. 怎樣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我想就農村家庭來說由于家長自身素質的限制,不可能向城市家長那樣教育孩子. 但至少應做到下面幾點:
(1)孩子的雙親中至少有一人在家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 (2)要跟孩子多交流,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
(3)要給孩子明確學習的要求,鼓勵孩子樹立遠大目標.
總之,影響有效教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有效教學也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學校、家庭、教師只要在新課程的教學中,多交流、多合作、多作探索,找出問題解決策略,實踐新的教學理念,打造有效課堂. 我們的學生就會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