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雅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中也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 對于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最深刻的體驗莫過于自己雙手實踐過的東西. 因此,要讓學生動手做數(shù)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shù)學,讓學生在課堂上親手做一做,勝過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講解. 實踐證明,手腦并用,才能讓智慧開花.
一、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操作氛圍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智慧自動作發(fā)端,活動是連接主題的橋梁. ”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應用能力的提高往往借助于動手實踐. 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也應該是數(shù)學教材的創(chuàng)作者,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使學生構建新的知識,以生活化方式呈現(xiàn)數(shù)學內容.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動機大都取決于對學習內容是否感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動手操作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動手欲望,讓他們通過動手,動腦,動口,在寓教于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 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中,我設計模擬“小小超市”的情景,分別讓學生扮演顧客和營業(yè)員,拿著自備的零錢購買物品,將人民幣的知識有機融入生活情景,使學生在游戲中親身體驗,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數(shù)學課堂也因此煥發(fā)出勃勃的生機.
二、挖掘教材因素,引導動手實踐
低年級的幾何形體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懂,學生理解和掌握幾何圖形的概念性質,形成空間概念,必須有大量具體形象的感性材料作積累. 教學這些內容時,要安排很多的實踐性練習,通過擺、剪、折、量、畫、拼合等操作活動,才能使學生獲得鮮明、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生必然能自行抽象概括出幾何圖形的概念性質等,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整個教學也顯得更加自然流暢、水到渠成.
計算教學中對算理的掌握,又是一個難點,在教學中也要通過實踐引導學生自己去感知理解. 如在教學“8 + 3”時,先要求學生根據(jù)算式擺出兩種不同顏色的11個小圓片,然后啟發(fā)“怎樣移動小圓片就能很快算出一共有多少個?”、“能想出幾種算法?”、“哪種方法更快?”,引導學生鑒別最佳方法,進而又可推出8 + 4、8 + 5、8 + 6、8 + 7、8 + 8、8 + 9的簡易的“湊十”計算方法. 事實證明,學生手腦并用,很容易就明白了算理,突破了難點.
三、把握操作時機,拓展學生思維
教學中能夠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的內容很多,只要教者事先設計好方案,把握好時機,讓學生在認知的生長處、智慧的發(fā)展處、思維的發(fā)散處實施動手操作,教學中的疑難點將變得具體形象,操作也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源泉.
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我設疑讓學生猜測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并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放手讓學生合作探究,通過選擇實驗來完成學習. 學生根據(jù)事先準備好的一個活動角,兩個大小相等、邊的長短不等的角以及兩塊三角板,讓學生自己選擇工具,小組合作實驗來探討一個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同學們經過合作探究,學得很主動,在交流信息時,出現(xiàn)不同的見解,能從不同的側面,用不同的學具來解決問題. 有的學生會得到“兩條邊叉開越大,角越大;兩條邊叉開越小,角越小”;有的學生會得到“兩個角的大小相等,所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有的學生會通過動手實踐得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的不同方法等,這樣的課堂教學開放有效,學生學得生動有趣. 課后再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以直觀與動手操作為基本手段,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對圖形等的感受與有關知識建立聯(lián)系,用所學的知識(三角形、線段等)設計圖案,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增強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有效拓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四、加強合作交流與語言表達的有機結合
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多給學生提供機會展示自己的數(shù)學才干,同時認真傾聽別人的想法,學會進行數(shù)學交流與思辨,以增強整體交往的合作意識. 日常教學活動中,我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通過同桌合作、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各種操作體驗活動,利用集體的力量與智慧來探究并解決問題.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時,正好教學《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瞧,我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片拼成的一幅畫,是什么?漂亮嗎?這個圖形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各有多少個?你也想成為小小設計師嗎?請你也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片若干,拼成一幅美麗的圖片作為明天的禮物送給你的媽媽,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嗎?對,三八婦女節(jié),相信你媽媽收到你的禮物一定會感到很幸福的.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把學生作品進行展示交流. 請一部分同學上講臺前,舉起自己小組拼成的圖畫,說說你們拼的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圖形?
小組合作拼貼圖形這一個開放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圖形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作為三八婦女節(jié)的禮物送給你的媽媽,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究性學習,不但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更提高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同時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小組學習中,他們學會了與人相處,學會了交往合作,學會了互助互幫、取長補短. 他們思維碰撞,互相激勵,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感受集體智慧的能力,品嘗合作學習的樂趣,也使課堂教學不再出現(xiàn)被冷落和遺忘的角落.
總之,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實踐活動. 動手操作既可以促進左右腦的協(xié)調發(fā)展,又能讓學生智力的內部認識活動從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認識的內化,促進認知結構的形成和學習技能的提高,從而達到智慧的生長和創(chuàng)造力的凸現(xiàn). 讓我們在教學中有效掌握“動手操作”這把金鑰匙,去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