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珠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對學生的寫作常提出這樣一條要求: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這一要求與《語文課程標準》中“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在教學中,我認為不能狹隘地來理解這種真實,把寫作內容與現實生活完全等同,“認為理想的藝術是一種與現實完全等同的藝術,這是對真實性的誤解,是受直觀反映論影響的結果”,否則,寫作教學就會受束縛,學生的寫作也會帶上沉重的枷鎖。機械地復制現實,就沒有了藝術創(chuàng)作可言,絕非《語文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作文寫作的真實本意,且恰恰與《課標》倡導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性和情感性等基本理念相悖。
想象是指“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人腦在外界刺激物的影響下,對過去存儲的若干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成”。(辭海)想象能力影響并制約著學生的健康成長。語文學科理應努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并應用學生的想象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與寫作。《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表達內容?!狈▏断胂笮睦韺W》的作者薩特認為:“藝術品是一種非現實的想象的創(chuàng)造物,只有意識進入想象的境界時,這一審美課題才會出現,才成為與想象聯(lián)系的審美對象?!庇纱丝梢?,想象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意義。同理,中學生作文,作為一種稚嫩的文學創(chuàng)作在真實地表達自己情感的同時,也離不開想象。由此可以看出,想象與學生寫作之間是密不可分的關系。
綜上所述,教師在學生寫作指導中,引導學生處理好真實與想象的關系,充分重視想象在寫作中的重要地位,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如果從一篇學生習作的角度作微觀探究,我認為有以下幾點現實意義,下面結合實例加以闡述。
一、想象能增強作文語言的形象性與情感性
“情感是語言的內在標志”,表情達意是作文的真正目的,“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是作文評價的重要方面,“言能達意,語能傳情”是文學語言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難達到的要求。
想象往往是伴隨著強烈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喜、怒、哀、樂都會刺激大腦皮層,引起表象的運動,從而產生想象和聯(lián)想。情感是想象和聯(lián)想中的活躍因素,是啟發(fā)想象的強烈動力。陸機在《文賦》中說,當作者進入想象的時候,“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思維活躍、想象豐富,才能創(chuàng)作出形象性與情感性強的作文。
【語段點評】
是你嗎?打著補丁的黑板。那長長的傷疤是你與空中飛來的足球親吻的結果。老師曾無數次在你身上留下知識的印跡,那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名?;蛟S老師對我們的愛是輕柔的粉筆灰,紛紛揚揚而又無孔不入,如輕風般縈繞你身邊,當你回頭去找尋時,才發(fā)現它早已在那里積了厚厚的一層。
是你嗎?已是千瘡百孔的課桌椅。我輕輕撫摸著你們,那兒仿佛還殘留著同學們鮮活的氣息和幾十種不同痕跡。幾千個日子里,你與我們相拌??嘧x時,我們在這里筆耕不輟;困倦時,我們又把香甜的夢留在這里。
[呼喚2004江蘇南京《你喚我回頭》]
點評:選段語言極具形象性與情感性。小作者抓住了教室中常見的黑板、課桌椅,展開想象,通過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回憶了初中三年難忘的學習生活,表達出自己細膩而豐富的情感,回憶真實感人,對母校依戀之情溢于言表,借助想象使語言的形象性與情感性達到完美統(tǒng)一。
二、想象能豐富作文的表達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在寫作中明確提出:“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彼越處熞プW生的年齡特點——豐富的想象力,適時加以指導。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的思維盡情馳騁,想象出更豐富的內容,寫出更感人的文章。
【語段點評】
人生旅途漫漫,我把生活詮釋成一段孤獨的流浪,通向夢想的大道旁驛站不斷,我卻不愿停步,期待一份轟轟烈烈,一份舉世無雙,直至筋疲力盡,驀然回首,驚覺原來道旁有的不僅僅是殘香……
也許是在題海里浸泡得太久,有些水腫,我披星戴月而歸,臉上總是揮不去“疲倦”二字。
打開燈,書桌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奶茶把小小的房間點綴著,格外溫馨。母親知道我需要的一切。輕輕的,我聽見門被開啟,一回頭,媽媽抱著一床被子走了進來。棉被滿是陽光的味道,似乎在這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間內,又升起了一輪小小的太陽。
[來自網絡《好暖,那杯濃濃的奶茶》]
點評:選段作文真實的生活內容很簡單,敘述了生活中媽媽對自己生活關心的幾個細節(jié):泡一杯奶茶,曬一床被子。無疑是真實的生活再現。可貴的是,在文章的開頭,小作者就展開聯(lián)想,就把人生的旅途與現實的旅途結合起來寫。小作者通過想象做了細微的刻畫,豐富了作文的表達內容,使作文情感飽滿。
三、想象使作文的主題凝練而深刻
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想象是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先導。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想象力甚至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語)作文創(chuàng)新的關鍵是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創(chuàng)造力的開發(fā),簡而言之就是使學生具有新穎獨創(chuàng)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通過想象、轉換、聯(lián)想等,能對作文的主題起到更為生刻和凝練的表達效果。如:魯迅在《故鄉(xiāng)》一文結尾時,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寫出“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議論式結尾來,這以篇末點睛之筆,包含深刻的思想哲理,啟發(fā)人們深刻地領悟作品主題的豐富內涵。
【語段點評】
買之時尚,唱之時尚,頭之時尚,博之時尚,咱們也品出了那么一點味出來了,剩下的,就是咱們自己去消化了。記住,品味時尚,所謂的時尚,可以咀嚼,可以回味,但萬萬不可以下咽,就像嚼口香糖!
[來自網絡2009江蘇高考滿分作文《品味時尚》]
點評:選段摘自2009江蘇高考滿分作文《品味時尚》的結尾,考生為了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對時尚的認識,通過想象,運用了咀嚼、回味、下咽等詞匯,又生動的把品味時尚比作嚼口香糖,深刻而凝練地表達出對待時尚的態(tài)度,寥寥數語,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