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印
摘 要 閱讀教學目標是閱讀教學的根本出發(fā)點,也是語文教師確定與安排閱讀教學內容,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jù)。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首先就要確立明確的閱讀教學目標。進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時,首先應堅持從語文課程性質出發(fā),根據(jù)閱讀教學自身的特點,以語文閱讀教學為根基,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為根本目的,設立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目標。
關鍵詞 中學 語文 閱讀教學 目標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Exploration on Reading Instruction Target Design
HE Shiyin
(He'nan Runan Senior High School, Runan, He'nan 463300)
Abstract Reading instruction target is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of reading instruc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reading, teaching methods, selection and use. Therefore, language teachers during language teaching of reading time, we must first establish the clear teaching of reading goals. Target language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secondary school design, the first should stick to proceeding from the nature of language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o language as the foundation of reading i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literacy and language skills a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to establish a targeted teaching of reading goals.
Key words senior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arget design
閱讀在廣義上是指與同時代人和古人之間的對話。“從狹義角度來講,閱讀是指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在于養(yǎng)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雹僬Z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和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由此可見,閱讀教學對于推動學生的整體、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罢Z文閱讀教學目標既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也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和關鍵,并直接影響著教學實效”。②確立并設計恰當?shù)摹⒂行У恼Z文閱讀教學目標是整個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順利開始和實施的重要保證,在整個語文閱讀教學設計體系中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語文課程的任務,要求正確把握語文教育教學的特點,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雹垡堰@些語文教育教學理念落實在具體地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就需要不斷思考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問題,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閱讀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設計問題。因此,教師必須真正從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出發(fā),樹立起全新的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理念。
1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困擾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其價值取向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演變過程:以前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更多的被定位于課文的字、詞、句、段本身,重在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知識。后來,又格外強調和重視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直接導致程序化、科學化的閱讀訓練一度盛行。直至2001年,教育部頒布了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才將發(fā)展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作為新時期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應是以語文課程目標為根本依據(jù),以語文教學目標為借鑒,從閱讀教學自身的性質和特點出發(fā),按照不同的課文類型和課時要求來設置的教學目標。其核心目標可概括為:使學生通過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雹苤攸c在于形成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掌握基本語文閱讀技能,促進語文閱讀素養(yǎng)養(yǎng)成,使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2 閱讀教學目標的設計
2.1 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要凸顯學科性特點
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語文學科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復雜的、最多樣化的一門科學?!雹菡Z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應遵循語文學科課程性質和特點。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其他學科的教學目標側重于內容,而語文學科側重形式上學習語言、理解和運用語言。因此,只有準確地解析文中的有關形式,才能準確地把握內容的含義,進而深刻地領悟主題。教學目標是閱讀教學中教師“教什么”和學生“學什么”的至關重要的問題,決定和制約著閱讀教學的效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便于掌握并能直接運用于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師僅憑拿課文本身來進行閱讀教學,很容易回到過份重視課文內容和知識教學的老路上,既背離了課文的既定教學目的,又偏離了閱讀教學的宗旨,導致無意義閱讀教學。
2.2 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要注重準確性特點
課文并非為學生進行閱讀訓練而寫作的,而是編者根據(jù)文章的形式特點選編的,因此要抓住課文的主要形式特點,以此為客觀依據(jù)確立教學的角度。教師編寫的教案及教學參考資料所提供的教案,可以作為教師確立教學目標的參考,而非定論,如果直接照搬使用,往往使教學目標顯得繁雜、空洞,缺乏操作性。在確定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從課文的主要特點出發(fā)來考慮。如人教版九年級《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之一。文章通過塑造生動典型的人物形象,尖銳地指出了金錢左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結合該小說單元的總體教學要求和該小說的具體特點,可設計這樣的閱讀教學目標:(1)分析人物描寫的語言和方法,揣摩人物性格;(2)體會文章的表達主題,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3)通過小組交流和討論,鍛煉口述能力;(4)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金錢觀。
2.3 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要體現(xiàn)層次性
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是一個多層次、多側面的實施過程。大到語文閱讀教學整體目標、語文閱讀教學單元目標和語文閱讀教學課時目標之問的整體關聯(lián),小到語文閱讀教學課時目標的具體設計,不同層次、不同側面的閱讀活動都要有所考慮,有所兼顧。教師在進行閱讀目標設計時應體現(xiàn)閱讀活動形式的這種層次性,使閱讀教學目標不斷提高、擴大,強度、難度逐漸加大,時空不斷擴展,從而保證學生的語文素質逐漸提高、完善。因此,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目標時,不僅要關注課文語言和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更要體會文章的內容編排設計以及用史料為證表達自己態(tài)度的方法,認識到歷史的重要性。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查閱歷史資料、誦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之外,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類似的小規(guī)模報告文學個性練習,讓學生的搜集具體寫作材料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著名作家吳伯簫曾經這樣評價閱讀教學:“把課文都講‘腫了。我們的閱讀教學還不能激起每個學生的興趣;還不能給每個學生比較充足的時間,靜下心來‘潛心會文;還不能抓住課文重點語句和可學可用的寫法,引導學生感悟、理解和內化積累。如此這般,勢必削弱了語文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語文的魅力,導致語文應用能力不強,同時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⑥所以,我們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要避免陷入對課文內容的繁瑣分析和機械、重復的單項訓練中,擺脫既有的閱讀教學模式;不脫離課文的語言,做天馬行空的發(fā)揮或在人文內涵上“深挖洞”;不忽視學生基礎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為更好的開展閱讀教學設立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堅持從語文課程性質出發(fā),根據(jù)閱讀教學自身的特點,設立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以語文閱讀教學為根基,凸顯語文閱讀教學特色,使語文閱讀教學更有語文味兒。
注釋
①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8.
② 李保強.教學目標體現(xiàn)建構的理論反思.教育研究,2007(11):55.
③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
④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8.
⑤ 馬卡連柯.論共產主義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238.
⑥ 崔巒.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