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東
2003-2010年國有銀行改革采用了三步走的改革模式:財務重組、公司治理改革和資本市場上
市。三步走改革模式的第一步是財務重組。就國有銀行此輪改革而言,財務重組大體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核銷,也就是把損失類貸款核銷掉。第二個步驟是對可疑類貸款的處理,更多的是通過
市場化的方法進行剝離和拍賣。第二個步驟是由匯金公司注入外匯資金,補充資本金。第四個步驟是
發(fā)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這幾個步驟幾乎是同時進行的。財務重組本身并不能
改善國有銀行的公司治理,也不能提高國有銀行的經(jīng)營管理能力,但經(jīng)過財務重組后,可以使國有銀
行的財務報表更“好看”,從而為國有銀行改革的后兩步(即公司治理改革和資本市場上市)做好準
備,也就是“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本文首先分析了四大國有銀行財務重組的具體過程以及國家為
此付出的成本,然后圍繞政府是否應該用外匯儲備給國有銀行注資展開論述,最后對國有銀行財務重
組的效果加以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