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頗受歷代作家的青睞,他們不吝自己對女性的種種贊美: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里,開篇便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來真實地再現(xiàn)世間男子對美麗女性的追求;屈原的《離騷》,更是以“美人”來作為高尚、純潔、正直的象征;曹植的《美女篇》中的“美女妖且閑”、司馬相如《美人賦》中“云發(fā)豐艷,蛾眉皓齒”,都描繪出了女性的嬌柔和美貌。不僅如此,女性的另一個身份——妻子,在男性文人的心目中更是占據(jù)了相當崇高的地位:杜甫的《月夜》,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繁阌涗浟怂麄儗Υ拮拥哪欠蓐P愛和真情,其中的愛意更是令人羨慕和感動??梢?,女性的形象在古代歷史中大放光彩。
然而,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對女性的描寫、刻畫和評價可謂是少之又少?!端疂G傳》中的人物有名有姓的有五百七十七個,有姓無名的有九十九個,無名無姓的有九個,書中提到但未出場的人物有一百零二個,也就是說,文中共有787個人物。而《水滸傳》中只寫了76個婦女,當中提及但未具體描寫的就有47人。這些婦女形象的人數(shù)還不到全書總人數(shù)的十分之一!她們沒有性格、沒有語言、沒有面目,沒有姓名,甚至,只因故事情節(jié)的需要,而單單憑借一個卑微的身份,作為一種道具或者符號出現(xiàn)在小說中??梢?,《水滸傳》是作者有意構筑的集合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世界,是一個象征女性悲哀的世界。
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李贄在分析《水滸傳》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時,肯定了《水滸傳》是“發(fā)憤之所作”,即承認真正的好作品是作家郁結的不平之氣的傾吐。所以,在作者構建的梁山這個大生活圈,那些打家劫舍、殺人放火、殺富濟貧的男性英雄們,不親近女色、蔑視女性、憎恨女性、殘殺女性的表現(xiàn)和舉動,也可以看作是作者自身,甚至是整個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和憤恨,并且把女性看作為工具和禍根,也是那個歷史封建時代普遍存在并為人接受的思想觀念。
自古“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可在《水滸傳》中并非如此。書中塑造的這七十余位女性人物,大多頗有姿色,有的甚至十分靚麗。閻婆惜生得“花容裊娜,玉質娉婷”,猶如“金屋美人離御苑,蕊珠仙子下塵寰”(第21回);張都監(jiān)的養(yǎng)娘玉蘭“生得臉如蓮萼,唇似殷桃。兩彎畫眉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第30回);潘巧云“紅乳乳腮兒,粉瑩瑩臉兒,輕裊裊身兒,玉纖纖手兒”(第44回);白秀英“殷桃口杏桃腮,楊柳腰蘭心慧性”,是“色藝雙絕”(第50回)。文中諸如此類的艷詞麗句用了一大堆,可這能證明,梁山上的英雄為之心動了嗎?相反,他們不僅不感興趣,反而對這些女性進行否定和蔑視,把女性當做工具和玩物,從以下方面便可看出。
首先,《水滸傳》中的男性多為“光棍”“單身貴族”。在中國標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社會,“人之行莫大于孝”,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使娶妻生子成為孝道中最重要的一點。但是,宋代程朱理學的興起,要求英雄們要“存天理、滅人欲”,所以文中的這些單身英雄們,寧愿承受“不孝”的壓力,也不愿娶妻生子。他們認為有了妻子,便會損傷元氣,麻煩不斷,有失英雄本分。此時的女性,不僅被剝奪了做妻子的權利,而且,連做母親的角色似乎也不配女性擁有(文中女性皆無子嗣便可看出),這些對于一個女人來說,簡直就是侮辱,蔑視。女性的悲哀,與生俱來。
關于婚姻,恩格斯曾深刻闡述:“古代所僅有的那一點夫婦之愛,并不是主觀的愛好,而是客觀的義務;不是婚姻的基礎,而是婚姻的附加物。”所以即便是有了家庭的英雄們也是把其看作是附屬品:王婆硬把“花容裊娜,玉質娉婷”的閻婆惜送給宋江時,他還不大情愿,猶豫不決。娶妻后,宋江“只愛學槍使棒,于女色上不十分打緊”。盧俊義、楊雄,“平昔只顧打熬力氣,不親女色”,對家事不管不顧。秦明、花榮更甚,秦明在自己的妻子尸骨未寒時,另覓新歡;花榮稱妻子只是“囊家糊口”。那個時代男性掌握話語權,是絕對的男權社會,本應和男性平等的女性,始終處于被束縛、被奴役的無權狀態(tài)。在男性的心中,女人只是他們的情人、外宅、附屬物,是可換可扔的衣服,女人的感情、思想和人格,根本就不存在,充其量就是男人泄欲的工具。
然而,更能直接表現(xiàn)對女性的蔑視是在對其的稱呼上。在作品中,不論是好女人還是壞女人,他們通常只有這幾個稱呼,如:“雌兒”、“賤人”、“潑煙花”、“腌臟潑婦”、“淫婦”、“花豬狗”、“賤母狗”等等。就連三位女英雄的別號,除了“一丈青”外,其余兩個也帶有侮辱性:孫二娘——母夜叉,顧大嫂——母大蟲?!耙共妗?,是一種惡鬼;“大蟲”即老虎,把女英雄稱之為“女鬼”“母老虎”,實在讓人感到吃驚和難以接受。但是更為悲哀的是,這些女性也普遍接受了這樣的稱謂,如扈三娘在戰(zhàn)場上罵瓊英“賊潑賤小淫婦”??梢?,鄙視蔑視女性的心理在古代可謂是不足為奇啊。
如果說《水滸傳》里的英雄是巍峨聳立的高山,那么這些卑微的、低賤的女性,便是潺潺溪流。她們的生命流動如水,傷感如水,輕輕柔柔,百轉千回,生生不息?!端疂G傳》中的女性,無論是淫婦、弱女還是英雄,她們的命運無疑都是悲劇的。在那個男性統(tǒng)治的世界里,她們被蔑視、被仇恨,甚至是被扼殺,都沒有引起人絲毫的同情,似乎女性天生就是弱者,就是為男性的需要而存在。她們背負著封建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的包袱,忍受著沒有人格、沒有尊嚴的屈辱。她們是那樣的柔弱無助,哀憐憂傷。從這個角度來說,《水滸傳》中的女性是一個悲劇的群體。
(作者簡介:郭藝丁(1983.3-),女,河南新鄉(xiāng)人,河南省新鄉(xiāng)學院文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