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領 石普賓
武術基本功是以武術運動中具有共性的基礎訓練為運動內(nèi)容,以獲得和運用武術技法必備的根本能力為鍛煉目的的一類武術運動形式,總稱為“武術基本功”。武術諺語有“未練拳,先練功”,旨在強調(diào)練拳應重視基本功,因為基本功是拳藝提高的基礎。那么,在武術選項教學中,如何正確對待基本功教學呢?
一、充分利用課堂的準備部分,基本功“課課練”
要合理安排好武術課的準備部分,改單一的徒手操為武術操,同時做一些武術基本功的練習,如:彈腿沖拳、弓步?jīng)_拳與馬步?jīng)_拳的轉換、雙臂繞環(huán)、仆步掄拍、正側壓腿、踢腿等,這樣會使準備活動和基本練習銜接的緊密而充分,使學生建立初步的動作概念,具備良好的武術基本功,便于今后進一步學好套路。每堂課中基本功練習時間可長可短,關鍵要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要求不能太嚴,不必太關注學生的動作,只要能調(diào)動課堂氣氛就行,否則學生會承受不了而打退堂鼓。但是一個單元的教學計劃要突出重點,如高一模塊各種手型、步型、仆步掄拍、正踢腿、騰空飛腳等是必須要掌握的,而掃腿、旋風腳等可作為選擇性學習。在每節(jié)課的開始,柔韌性練習是必不可少的,課結束前要適當安排3~5min的力量素質(zhì)練習,如俯臥撐、抱頭深蹲跳等,盡量使學生的技能與體能都有提高。
二、融于套路教學,化整為零各個擊破
青年拳套路是水平五必選的教學內(nèi)容,青年拳包含了馬步、弓步、仆步等各種步型,有拳、掌、勾等各種手型,還有跳躍、平衡等各種動作。不用單獨向學生講授弓步、馬步的動作規(guī)格,而是在學習青年拳套路時穿插介紹,化整為零,各個擊破。一堂課可能會接觸到多種步型、手法,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重點講解一兩個即可,這樣既可以避免一堂課的新授內(nèi)容太多,學生接受不了的現(xiàn)象,又可以保證每堂課有新的東西給學生,持續(xù)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和練習武術的興趣。
三、“課前五分鐘”,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
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學生武術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表演,只要學生表演過一次,就會記憶深刻,甚至終生難忘。開展“課前5分鐘”武術基本功展示活動,利用上課前5分鐘的時間,進行武術基本功表演,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展示武術基本功技能。展示內(nèi)容可以是學過的單個基本功動作,也可以是自己創(chuàng)編的基本功組合練習,學生可以單獨展示,也可以小組集體表演。讓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并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基本功展示活動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四、結合技擊特點,了解攻防含義
武術運動之所以有別于其他體育項目,其最主要的一點即在于它的攻防技擊特點。了解攻防含義有助于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技術動作,把握動作的實質(zhì)。在基本功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其技擊特點進行教學,運用技擊原理示范、講解動作可以表現(xiàn)出發(fā)力點、著力點。邊教基本功邊教技擊方法,讓學生兩人或多人做搭檔,進行攻防演練,體會技擊含義,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動作或練習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五、增加武術設施,利用教具教學
在平時教學中一般都是用空氣作為練習對象的,拳打空氣、腳踢空氣,這很難激起學生的積極性。如果使用手靶、腳靶、沙袋等武術教具,對著教具“啪啦啪啦”踢的時候,學生就會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效果自然就不一樣。各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制武術教具,如用廢舊足籃排球罐上鋸末、沙子,拴上繩子就是拳靶,羽毛球拍袋里放上硬紙板就是腳靶,破褲子兩頭扎上,就成了沙袋。
六、創(chuàng)造練習情景,提高練習興趣
如果單純練習馬步,學生不一定感興趣,但如果把平地練習轉移到梅花樁上或者用磚頭,甚至在地上畫幾個圈,那么學生練習起來就非常有勁、非常有趣,感受也會非常深刻。或者給學生不同的高度,讓他去挑戰(zhàn),比如騰空飛腳踢樹葉,看誰踢樹葉踢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