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菁 上官盈盈 崔勤敏 陳婷 禇建波
當今生命科學迅猛發(fā)展,藥學作為其中最具生命力的領域之一,急需大量適應時代需要的專業(yè)技術型人才。高等專科教育是我國目前高等教育的一個獨立層次,以培養(yǎng)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為宗旨,以行業(yè)科技和社會發(fā)展的先進水平為標準,以實現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為指導思想,強調“專業(y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特別是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目前我校藥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主要面向基層醫(yī)藥企事業(yè)單位,擔當技術工人的角色。因此,使其能快速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較好地掌握各種藥學技術工種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并成為優(yōu)秀的操作者,是我們??茖嶒灲虒W的主要目標。藥學專業(yè)的大多專業(yè)核心課程都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實驗課在整個課程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關鍵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實驗教學中一直在探討如何通過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嚴謹的科學作風,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能力。
1傳統實驗教學的現狀和開展自主性實驗的必要性
藥學專業(yè)的傳統實驗教學課程往往是建立在課本知識基礎上的驗證性實驗,從實驗原理、操作到注意事項,都會在實驗講義中詳盡列出;實驗所需的儀器設備、試劑等材料,老師也已經事先準備齊全;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只是按部就班地重復實驗講義和老師要求的操作。這種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簡單機械、學生被動接受,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依賴性很強,學習積極性不高,個別學生甚至袖手旁觀,只看不做,老師僅憑學生完成的實驗報告,也很難客觀地對學生的實驗情況作出正確評價。
自主性實驗則是一種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實驗教學方式。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自主設計方案、自行準備實驗器材、自主配制試劑及試藥、自行安排實驗進程和時間,整個過程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融會貫通于實驗中,并能對實驗內容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把握,對實驗中的每個細節(jié)都有所關注,其實驗的獨立性得到了鍛煉。因此,在自主性實驗過程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以“教”為主變成了現在的以“導”為主,使實驗教學與學生今后的工作崗位很好地結合;同時自主性實驗不是單槍匹馬、一個人的活動,而是以組為單位進行的,要求多人共同參與完成某一項工作任務,學生除了發(fā)揮自己的技術水平外,還需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和互相幫助、共同協商、互相體諒的團隊精神。正是自主性實驗的上述特點和要求,讓我們嘗試采用“工作坊教學模式”來完成自主性實驗的教學任務。
2工作坊教學模式的引入
2.1工作坊的簡介
工作坊,又稱專題研習工作坊,最早起源于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包豪斯學院,是以培養(yǎng)工程設計與建筑設計為宗旨的一套教學、研究、實踐三位一體的現代教育模式。作為一種提升自我的學習方式,工作坊教學模式普遍存在于各個行業(yè),它能使參與者將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并獲得豐富的成長體驗。
2.2工作坊的特點
工作坊教學模式是一種強調即時體驗的教學互動式模式,它與現在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它不是以理論為核心,按照理論學習的要求來輔助實踐;而是以實踐為核心,按照實踐的要求來學習理論。在藥學專業(yè)實踐教學中,“工作坊”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而不僅是對理論學習的一種補充。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特點如下:
(1)以任務為引領,以項目為導向。工作坊項目是引領學生學習與實踐的基本方向。這些項目可以是教師實際承擔的科研項目,也可以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所設定的模擬項目。通過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我們選取最具針對性、實用性的模塊,并把藥學專業(yè)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巧融合到模塊中去,讓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
(2)強調以實踐為主。學生的動手能力是藥學實驗課程所要培養(yǎng)的主要能力。在工作坊教學模式中,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老師針對某個具體實踐項目過程的指導。在此過程中,學生完成的任務全面而實際,學習具體而深入,能很好地與實際工作崗位接軌;指導教師則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理論,并在參與過程中,努力尋求與探討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在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中,不再采用傳統的理論考核方式,而是通過項目完成情況或項目成果的考核,以整體或分解項目為手段,綜合評價學生完成項目實踐的效果。
(4)強調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工作坊的實踐過程是綜合的學習、實踐及研究的過程,是由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在工作坊中,學生以合作的方式來完成任務,有更多的機會一起交流、互相幫助、互相提高,促進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這一過程中,可形成理論課程中難以構建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這種素質和能力,也是今后從事各行各業(yè)工作所必需的。
3工作坊教學模式在藥學自主性實驗中的實踐
3.1工作坊實踐目標的設定
工作坊是以具體的、多階段、多層次目標為基本出發(fā)點的實踐模式。如何在藥學專業(yè)領域設定實踐性目標,是工作坊教學模式的關鍵。根據我校藥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確定工作坊的實踐目標必須是典型而全面的,學生通過完成該項工作任務,可比較全面地學習與掌握藥學專業(yè)領域內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如我們采取“多課聯動”的方式,將藥物化學、藥物制劑及藥物分析課程內容很好地融合,將工作坊的實踐目標設定為“合成原料藥、制備成制劑并進行質量控制”。
3.2工作坊項目的確定
通過調研以及借鑒各大專院校有關自主性實驗的經驗,依據國家藥學相關工種的職業(yè)技能鑒定的標準,最后以自主性實驗來探索??茖W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礎。在遴選自主性實驗工作坊項目時,我們要牢牢把握與學生今后的實際藥學工作崗位相結合,讓他們能夠從自主性實驗中得到對將來藥學工作全過程的感性認識。根據以上要求,我們選取了某個具體的藥物制劑的質量控制任務如“片劑的制備與質量評價”作為我們的工作坊項目,以便能讓學生通過學習藥品質量標準和有關制劑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來完成該項目。
3.3工作坊教學模式的師資配備
責任教師必須在理論與實踐上對學生的學習與操作進行指導,并引導學生將兩者能融會貫通。除責任教師外,還需配備多名指導老師(包括了系里的專業(yè)教師和校外的醫(yī)藥行業(yè)專家)。這些指導老師既對學生所學的專業(yè)有著全面而透徹的理解,還能對學生的實踐內容給予合理、及時的建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師們需要相互分工配合,共同參與完成工作坊的教學任務,并組成導師負責制下的教研群體。
3.4工作坊教學模式的實踐場地配置
實踐場地是工作坊實施的前提,工作坊教學模式就是以場地冠名的。這種場地不是普通的教室,更類似于一個學生的主要學習工作空間。工作坊的實踐場地要能滿足諸如報告、小型討論及演示的需要;還應具備信息交流、資料檢索等現代功能;能存放與展示學生的實踐成果及作品。同時該場地還能實現自由組合與拆分,便于分組活動的實施,又可進行大規(guī)模的討論。我們選擇在“理實一體化”的藥學實訓中心,該中心配備有虛擬實訓設備和真實的實驗所需儀器設備,而且格局較為自由,同學座位可以自由組合。
3.5工作坊教學模式的組織形式
在工作坊里讓學生組合形成若干固定的工作組,一般以4~6人最為合適。在項目教學中,以工作組為單位,完成教學任務或實際項目任務,最后工作組對所完成的任務進行評價總結,并接受老師的考核。
3.6工作坊教學模式的過程監(jiān)控
教師在工作坊單元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應起到過程的監(jiān)控和指導作用,同時要做好課題的設計規(guī)劃、組織控制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巡視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應及時給予提示并提出解決辦法,以保證每組學生都能基本順利完成預期任務。在一個項目任務結束時,學生應及時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并提出改進方法,教師則要對每個工作坊的任務完成過程和最終作品質量進行公開講評。譬如在“片劑的制備與質量評價”中,同學們拿出了自己的成果——制備完成的片劑,并給出相應的檢驗結果——合格與否。
4工作坊教學模式的評價
從工作坊在藥學自主性實驗中的實踐結果來看,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任務引領、項目驅動的模式,其能更加自然地、系統地將工學結合的思想運用于藥學實踐課程中,與實際的藥學工作崗位相結合,在開課之初就讓學生進入精心布置設計的工作坊環(huán)境中,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作坊教學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在藥學課程實踐教學中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于會見.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yè)工作室制探索[J].中州大學學報,2004.21(3).
[2]劉禹,王來福.基于工作坊的高等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9.30(3).
[3]盧凌舍,吳通.應用工作坊模式的包裝設計教學初探[J].科技信息,2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