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紅
近日讀的一篇小文章:有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從家里走路去上學。 一天早上天氣不太好,云層漸漸變厚,到了下午時風吹得更急, 不久開始有閃電、打雷、下大雨。 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她擔心小女孩會被打雷嚇著, 甚至被雷打到。 雷雨下得愈來愈大,閃電像一把銳利的劍刺破天空, 小女孩的媽媽趕緊開著她的車, 沿著上學的路線找小女孩, 看到自己的小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 卻發(fā)現(xiàn)每次閃電時,她都停下腳步, 抬頭往上看,并露出微笑。看了許久, 媽媽終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 問她:“你在做什么?。俊彼f:“上帝剛才幫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有同行說:可惜這不是中國小孩,因為中國小孩不說“上帝”。又有人說:忘記了那篇《水很活潑》嗎?有仁兄說:我認為低齡教學應以發(fā)掘孩子天性為目標,而不是教他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這個現(xiàn)象沒有,即今日文學之文學非昔日之文學??v觀之,“去中心化”可以概括也。種種現(xiàn)象讓人不寒而栗,那么,教師應如何上好作文課?
一、教師應該做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熏陶。
借助多媒體,利用圖像、音響、實物,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眼視、耳聽、鼻聞、舌舔、膚觸、心應等六覺功能。如教學寫一處景物時,學生年紀小,沒去過什么地方游玩,有些記憶也淡忘了。我利用多媒體,把學生帶到離大家較近的各個景區(qū)。在大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環(huán)境育人越來越顯示出它重要的功能,作文教學更是如此。因此,班級環(huán)境的設置要特別注意對學生文學的熏陶。優(yōu)美的句子,精彩的語言,深刻的哲理可使學生耳濡目染,寫作興趣定能得到培養(yǎng)。
(二)鼓勵學生多觀察,勤做筆記多交流。
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接觸事物,仔細地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才會真實生動。
(三)多說、多讀。
培養(yǎng)學生多說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雙雕的效果。我發(fā)現(xiàn),平時不善說的學生,他們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敘的事、要說的理,有條理、有中心地訴諸文字。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痹谧魑慕虒W中提倡學生多讀,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讓他們獲得各種知識,加深生活體驗,并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
二、教師和家長不應該做的
(一)教師及家長不要揠苗助長。
我們常常是從大人的愿望出發(fā)為孩子設計未來的,都是“站著說話”,很少考慮孩子本人的特點?!巴映升?,望女成鳳?!笔侵袊说钠毡樾膽B(tài)。孩子一出生,我們就為孩子設計了各種未來,期望他們將來干什么什么,成為什么樣的人。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睘楹⒆哟蛩悖@本來是一件好事。但不可心太切,期望一餐就吃成個胖子。有些事情得慢慢來,得遵循必然的規(guī)律。尤其是人的成長,必須遵循人自身的規(guī)律,“揠苗助長”必然適得其反。過度教育是對人的一種摧殘。
眼下,不少“神童”在忙著出書,忙著出名,就連他們的父母親也跟著出了名。有的人,今天忙著這里作報告,明天忙著那里傳經(jīng)驗,后天忙著出書,告訴所有的父母親們:他們是怎樣培養(yǎng)“神童”的。使得一些家長在誘惑之下,心里癢癢的。于是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在一夜之間趕上乃至超過“神童”們,對孩子的智力進行過早的開發(fā)。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恰恰違背了教育的規(guī)律,違背了人的成長規(guī)律,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三年級孩子作文剛起步,能說完整的話,能表達清楚意思就是非常棒的,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對作文存在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覺地練筆,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不要妄圖一口吃個胖子。對學生過分要求,讓學生剛剛起步就對作文失去了興趣。只要堅持多說、多讀、多寫、多改、多鼓勵,就能使小學三年級學生順利跨進“作文大門”,就能使學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任意馳騁、高奏歡歌。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
(二)不要斥責孩子模仿。
模仿是作文教學的起點。現(xiàn)在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通過模仿榜樣,使信息加工的方法、規(guī)律內(nèi)化為某種模式或圖式,可大大減少嘗試錯誤的成分,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模仿是作文之母,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屬于基礎教育,而創(chuàng)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知識之上,沒有基礎知識的儲備,創(chuàng)新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提倡模仿和積累別人現(xiàn)成的具有示范性的知識和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才會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模仿可謂是成功作文的捷徑,模仿可以由有意的漸變?yōu)闊o意的,習慣成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