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寧
摘要: 當今時代教育界將素質教育教學理念推到了風口浪尖,課改必談素質,評優(yōu)課必關乎素質,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情況不容樂觀。信息技術課常被很多人誤認為是電腦課、計算機課,與美術課、音樂課等副科相提并論,學生不能切實地把信息技術課放到重要的位置上,這不能不引起一線信息技術教師的重視。將素質教育這一新理念切實落實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上,作者進行一番嘗試,可以給同行些許借鑒。
關鍵詞: 信息技術課素質教育理念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課雖然已經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但由于信息技術自身的特點:知識更新速度快,新概念、方法、思維不斷涌現(xiàn),新軟件和新硬件層出不窮;實踐性、實用性、操作性強;沒有嚴格的考核標準,以及受到升學的壓力,不少學生把它當成娛樂課,一些老師教授完教學內容后任憑學生自娛自樂。這樣的課堂絕不是素質教育課堂。當前應該怎樣上好信息技術課,增強教學效果?我認為教師應該著眼于學生信息技術素質的切實提高,從根本上視素質教育為己任,認真研究信息技術素質教育教學,從而成為與時代同步的合格信息技術教師。
我認為要實現(xiàn)素質教育課堂教學,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我嘗試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以期改變教授信息技術知識及操作技能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老師一味灌輸的傳統(tǒng)模式。
一、情境導入法
一堂課最關鍵之處就在于上課伊始的幾分鐘,有創(chuàng)意的導入語往往能很直接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注意,調動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以及對課堂即將開始的教學活動的參與意識。
如我在教授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節(jié)課《信息及其特征》這節(jié)課時,特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大家看過《龍門飛甲》嗎?3D效果實在精彩,還有運用特技鏡頭的《黑客帝國》、《指環(huán)王》、《星球大戰(zhàn)》、《哈利·波特》等,也是通過計算機創(chuàng)作出來的,并且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fā)展,不僅僅體現(xiàn)在電影中,也影響到了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因特網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環(huán)境,不論是誰都可以通過因特網傳送和獲取信息。這種開放的特征當然面臨著病毒、黑客、網絡陷阱等問題。同學們,我們要好好學習信息技術,為自己的學習生活練得保衛(wèi)的堅甲利器!”話音剛落,學生紛紛報以掌聲,這堂課進行起來就很流暢了。由此可見,導入語的設置為一堂課的展開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二、啟發(fā)式教學法
啟發(fā)式教學法是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原則的充分體現(xiàn),是素質教育教學模式最重要、最常見的方法。課堂教學中這一方法的運用有兩點要注意:首先要抓住時機進行啟發(fā),就是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即學生處于“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說出來卻不能”的狀態(tài)。此時,啟發(fā)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使他們成為知識形成的“參加者”和“發(fā)現(xiàn)者”。其次要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啟發(fā)。啟導的關鍵是點撥,就是教師針對教材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思維和心理障礙,運用畫龍點睛和排除障礙的方法,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達到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的目的。比如,我?guī)ьI學生學習瀏覽網頁技巧時,學生遇到“IE無法打開新窗口”的問題,在瀏覽網頁過程中,單擊超級鏈接無任何反應,苦思不得其解。我就適時加以點撥:檢查一下IE新建窗口模塊看看會怎樣?學生檢查到IE新建窗口模塊被破壞了。我示范操作:單擊“開始→運行”,依次運行“regsvr32 actxprxy.dll”和“regsvr32 shdocvw.dll”,將這兩個DLL文件注冊,然后重啟系統(tǒng)。如果還不行,則將mshtml.dll、urlmon.dll、msjava.dll、browseui.dll、oleaut32.dll、shell32.dll也注冊一下。學生們頓時茅塞頓開,恍然大悟,接下來的實際操作過程就易如反掌了。
三、交流互動法
針對信息技術課實踐性非常強的特點,在課堂中讓學生親自實踐,互動交流,教師對講解的知識和演示的操作流程進行有效的交流互動演示,從而把機械知識內化成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在實踐操作的具體課堂教學流程中更好地實現(xiàn)素質教育要素的生成。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推理、思辨、應變、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整合思維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準確表達思維結果的能力和相互協(xié)作的優(yōu)秀品質。素質教育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自己的核心內容,運用交流互動法便可讓學生形成求新、求異、求奇、綜合、發(fā)散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為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找到突破口。當然,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要更好地發(fā)揮主導作用,適時地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討論適時地進行鼓勵性評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使討論更深入、更透徹。例如:我在第五章“多媒體信息加工”中介紹“Photoshop軟件”時,找到一些標志圖展示給學生看,同學們看到這些有獨特設計標志圖后,紛紛在電腦上實際繪制起來。趁此機會,我對幾個簡單的設計圖進行了概括性的講解,接著讓他們單獨實踐,進行獨立思考和設計,并展開交流討論。學生在積極的互動交流中漸漸打開思路,十分熱烈地投入到討論中來。這種濃厚的學習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素質教育時代,信息技術教學絕不能僅僅囿于傳統(tǒng),僅僅強調操作實踐動手就行,而應努力適應時代要求,緊緊跟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大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素質教育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變,實現(xiàn)多重互動,親和課堂,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素質教育理念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