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威 侯尚武
該文針對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的更換,通過研究和探索提出采用舊繩帶新繩“上提”的施工工藝,改變了傳統(tǒng)的舊繩帶新繩“下放”的施工工藝,通過在城郊煤礦西風井實施和應用,安全高效的完成了提升鋼絲繩的更換,并節(jié)省了大量勞動力,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多繩摩擦式提升機;提升鋼絲繩;舊繩帶新繩上提;換繩新工藝;安全高效
1.概況
河南煤化集團永煤公司城郊煤礦西風井井徑5m,井深512.5m,井架高度34.3m。井筒內運行雙層二車1.5t罐籠各一個,型號為GDG1.5/6/2/2,罐籠重量為10.17t。兩罐籠采用四根30ZAB6?1WS+ FC(30??1)鋼絲繩提升,四根鋼絲繩左右捻各兩根,單根繩長560m,單位重量3.42Kg/m。
2.施工方案
采用在用提升首繩帶新提升首繩“上提”的新?lián)Q繩方法,即把B罐停在井口位置,4根新繩繩頭在井口通過A罐側的導向滑輪,使用繩夾與A罐側舊繩連接,以0.4m/s的速度開動提升機下放B罐,將新繩依次帶過下天輪、滾筒、上天輪至B罐側井口處。將新繩在井口、上、下天輪處分別使用復合板夾固定后提起,然后拆除新、舊繩連接用的鋼絲繩夾,提升機房利用行車拉開新繩,使上、下天輪及提升機滾筒上的新鋼絲繩與其脫離開,反向以1.5m/s的速度開車,將B罐提至井口。把新繩頭與B罐楔形繩環(huán)連接。以0.4m/s的速度下放B罐,上提A罐頂部至井口處,在此過程中,每隔25m停車一次,分別在井口和井口上方12.5m工作平臺處將新繩和舊繩使用復合板夾卡緊固定一次。B罐下放至井底,此時A罐到達井口工作位置,在井口將新繩截斷,新舊鋼絲繩交換繩槽。在井下先更換B罐頂部鋼絲繩頭,使新繩與B罐楔形繩環(huán)聯(lián)接;然后在井口處更換A罐側鋼絲繩頭,在下天輪平臺處拉緊3t葫蘆,使新繩繃緊,將對應的新繩與楔形繩環(huán)固定,并對B罐側平衡油缸進行打壓。在提升機滾筒下方將舊鋼絲繩截斷(用麻繩事先拴好),拆除A罐側舊繩,以0.5m/s的速度下放A罐,拆B(yǎng)罐側復合板夾,同時回收舊繩。B罐上提到井口后,舊繩回收完畢。對B罐側平衡油缸進行打壓,試運行。
3.施工步驟及方法
將B罐提升至井口處,在井口A罐側將工作平臺搭接好,用1付30U型卡分別將四根新繩與對應舊繩可靠連接,開動提升機上提A罐,使新繩依次通過下天輪、滾筒、上天輪至B罐側井口處。天輪和絞車房必須各安排2人看護,有問題及時聯(lián)系停車。(鋼絲繩夾過滾筒和天輪時必須注意螺栓方向,適時調整,以“U”型面擠壓襯墊為準)。
在上、下天輪及滾筒處使用兩副復合板夾夾緊新繩,分別在+34.3m平臺十字交叉中間鋼梁上和井架斜支撐腿+25.4m中間大板梁上懸掛1根21.5鋼絲繩套,并掛2臺3T葫蘆,分別利用此處和絞車房天車懸掛的3T葫蘆起吊上、下天輪及滾筒上的新繩,使上、下天輪及提升機上的新鋼絲繩與其脫離開;拆除新舊繩連接用的30U型卡(在上、下天輪和提升機房各設2人看護,防止摩擦力過大,箕斗無法上提),在井口卡鎖4根新繩。
上提B罐至井口處,采用2付復合通卡將新繩頭與舊繩卡鎖在一起,并將新繩頭固定好。
在B罐側井口+0.00水平位置套架橫梁上和+12.5m水平套架橫梁上分別搭建卡通卡的兩層工作平臺。
在井架+19.7m平臺上,對4根新繩安裝捋繩卡,捋繩卡緊固程度根據(jù)新繩下放松緊度和快慢進行適當調整。
以0.5m/s的速度將B罐下放,過5m時在12.5m工作平臺處先打第一付復合板夾;然后每25m停車一次,在12.5m工作平臺處固定一付復合板卡,將8根繩牢靠固定,并始終保持繩的順序一致(新繩要繃直才能打卡子,并保證各繩均能被可靠卡住)。反復操作上述步驟,當B罐底部下放到距軌道上平面約2m位置,停止下放,用兩根25#工字鋼對稱地擺放在井下首層套架梁上,然后將B罐擔坐到工字鋼上,開始更換B罐側新舊繩頭。
將A罐停至到合適的位置,利用井口套架上懸掛的2臺20t手拉葫蘆懸掛,并搭建工作平臺,同時根據(jù)現(xiàn)場位置,確定適當長度后把新繩從繩盤架上截斷,在下天輪下側使用復合板夾固定舊鋼絲繩。解除捋繩卡,將A罐側懸掛油缸打壓,使最低的懸掛裝置到底,然后逐根泄壓,逐根拆除舊繩,在天輪和提升機滾筒上將新舊繩交換繩槽,在下天輪平臺處拉緊3噸葫蘆,使新繩繃緊,將對應的新繩與楔形繩環(huán)固定。(完畢后給張力平衡油缸打壓,新繩開始受力)。
解除下天輪的復合板夾,在提升機滾筒下方割斷舊繩,將上天輪上的鋼絲繩從提升機房外用長竹桿勾出。下天輪上的舊繩在井口A罐側用麻繩固定并經過下天輪放至井架外的地面上?;厥章槔K。
拆除A罐側井口工作平臺,將B罐上提,采用電動扳手在兩層工作平臺處逐步拆除復合板卡,同時將舊繩進行回收,完畢后給B罐側平衡油缸打壓。
拆除(移出)臨時設施,試運行。
4.應用效果
城郊煤礦主副井更換鋼絲繩一直采用舊繩帶新繩“下放”的換繩方案,此施工方案需提前將4盤新繩頭穿過天輪上方,將繩頭拉到井口房內地面固定,切施工時需人工牽引逐根將四根新繩頭從絞車房下出繩孔,繞過滾筒,通過絞車房上出繩孔,拉到絞車房室外地面。需投資大量的人力,整個換繩過程至少需要18小時,施工過程較長。采用舊繩帶新繩“上提”方案后,簡化了施工工藝,節(jié)省了大量的勞動力,整個施工過程共用13小時,安全高效的完成了換繩工作,確保了礦井提前投入生產。
5.結束語
舊繩帶新繩“上提”換繩方案的提出和應用,近一步優(yōu)化了換繩工藝,縮短了換繩時間,節(jié)省了大量勞動力,提高換繩效率,安全高效的完成了換繩任務,為礦井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