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把握學生心理的動態(tài),不斷增強自身的履職能力,積極開展教育探究與嘗試,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整合教學內容,加強教材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將傳授思想品德知識與引導思想、指導行為、形成習慣有機結合起來,在銜接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與實踐能力,使思想品德知識通過情感、能力媒介被學生接納和內化,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成效,推進素質教育教學進程。
一、注重把握思想脈搏,用思想品德知識引領學生成長
初中思想品德兼思想性、人文性、綜合性、實踐性于一體。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情感愛好,教師要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溝通對話、對接聯(lián)系,掌握學生的內心動態(tài)、情感愛好,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手段,讓思想品德教學活動助推學生成長進步,為學生創(chuàng)設利于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體驗中檢驗所學習的知識,通過經驗升華為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在堅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的基礎上,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養(yǎng)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道德觀和可扶持發(fā)展觀結合起來,發(fā)掘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把思想道德教育貫穿于學生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之中,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注重用思想品德的知識引領學生成長,促進學生的踐行道德修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思想道德內力,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社會,成長在社會,克服困難挫折,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克服艱難困苦的辦法,做到笑對人生,適應并服務于社會。在社會的大課堂、大環(huán)境學習思想品德知識,提高學生認知能力,讓學生在思想上、行動上產生震動,促進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發(fā)展提高。如筆者在教學《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時,我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走進社區(qū),開展公益宣傳、便民服務,讓學生嘗試與社會的接觸。在活動中,學生的為民服務、便民活動、言行舉止得到了群眾的贊揚、褒獎。學生付出了自己的辛勞,收獲了參與實踐活動的喜悅,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注重做到與時俱進,讓思想品德教學緊跟時代步伐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一方面要著眼于教育教學的目標任務,另一方面要放眼社會發(fā)展,關心、關注、關切學生的成長進步,從現(xiàn)代傳媒上學習前沿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經驗,及時汲取教育教學的精華,使教育教學工作與時代同步。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愿望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促進學習方式方法的不斷優(yōu)化,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教學質效。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掌握家事、國事、天下事,指導學生把握時代與社會發(fā)展的脈搏,認真研讀《時事與政治》《中學生時事政治報》《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內容,進一步擴充學生的知識,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進行市場、社會調查過程中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增強學生的時代觀念,使思想品德知識內化于行。筆者在教學《放飛理想 立志成才》內容時,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成長階段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愉悅、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學科知識,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成效。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整合教學資源,運用各種現(xiàn)代教學手段,催生學生學習情感,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讓教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更能切合教學實際,讓思想品德教學成為引領學生思想、指導學生行為的良師益友。
三、注重整合資源優(yōu)勢,使思想品德教學放大功能效用
生活是思想的源頭活水,生活中蘊涵著哲理、蘊藏著豐富的教育素材。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鏈接現(xiàn)實生活,活學活用思想品德,并在生活實踐中加以檢驗,實現(xiàn)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無縫對接。讓思想品德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讓學生在生活中檢驗所學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現(xiàn)實,放大思想品德教學的功能效用。如筆者在教學《保持樂觀心態(tài)》時,我利用多媒體把雷鋒、張海迪等青少年學生心中的楷模,把他們的先進事跡制作成了課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體會生命的可貴,感悟人生的意義,感受青春的活力,讓學生笑對生活、笑對人生,幫助學生走好人生關鍵的青春期,使思想品德教學成為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進步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及時關注時事政治、關心熱點內容、關注身邊變化,搜集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時事政治,讓生活中鮮活的事例滲透在思想品德教學之中,為課堂教學提供鮮活的素材。如筆者在教學《學會合理消費》時,組織學生通過正反辯論、集體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消費觀念進行辨析,在激情引思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思辨能力和思想素質,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全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成效,推進素質教育教學的進程。
(邳州市八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