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紅亮
【摘要】一個學生的健康、健全成長,需要學校和家庭兩者之間的合力,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形成互補關系,能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職高更是如此。因此,職高班主任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十分重要。本文作者從職高家長與班主任溝通的現(xiàn)狀和必要性入手,闡述了職高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方式與技巧以及溝通的成效。
【關鍵詞】職高;班主任;家長;溝通
一、引言
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一個學生的健康、健全成長,僅靠學校或僅靠家庭都是不夠的,需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合力,教育才會有針對性和連貫性。父母的言傳身教對于人的品德形成所起的那種潛移默化的作用遠不是學校所能替代的,學校在育才方面同樣有著父母不能比擬的優(yōu)勢。學生的健康成長除了學校(特別是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家長的熏陶與潛移默化的影響更為重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形成互補關系,就會使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學校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職高家長與班主任溝通的現(xiàn)狀和必要性
就目前現(xiàn)狀來看,職高家長與班主任的溝通存在以下幾種問題:1. 職高家長由于孩子在初中成績或表現(xiàn)不理想,因而家長在初中學校也不受重視,與初中老師,甚至班主任溝通較少,因此,到了職高,心理上也或多或少有一些陰影,甚至怕與老師溝通;2. 職高家長與班主任不善于溝通、交流、合作;3.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考上職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夢想破滅了,他們對子女可能有些恨鐵不成鋼或無所謂的心態(tài),或放棄的念頭,也就沒有了和學校老師溝通的想法或積極性了;4. 職高學生家庭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單親家庭”、“疑似單親家庭”或“重組家庭”的比例逐漸上升?!笆弧斌w現(xiàn)在有的父母逐漸放棄了教育子女的責任,孩子與父母接觸較少,或者家長很少有時間來教育孩子。
溝通,是一種信息的雙向甚至多向的交流,將信息傳送給對方,并期望得到對方作出相應反應效果的過程。溝通能消除隔膜,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增進相互間的合作。教師與家長溝通,可使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其子女的關心,幫助他們了解其子女在校的表現(xiàn),而家長也會把學生的一些信息反饋給老師,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鞏固和提高了教育成果。教育學生,家庭與學校本有著自然和諧的分工,家庭厚德,學校育才。但在職高,這種自然和諧的分工已被打破,家庭教育“失位”和“錯位”的現(xiàn)象逐漸增多。面對這些,學校教育在恪守職責的同時,必須騰出時間和精力去補位。因此,職高班主任有必要與家長加強溝通,取得學校、家庭的配合,使學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好學生,使職高教育做到更好,更有效。
三、職高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方式
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方式可以分為集體和個體兩種方式。
1.集體方式
集體方式是指班主任對家長群體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方式。集中召集家長,一便于統(tǒng)一傳達、通報,二便于統(tǒng)一思想,三便于集思廣益。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集體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 家長會。通過家長會這種集體方式的家校溝通,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概況,師資,介紹學校教育的目標、任務、活動的設置、時間的安排、教學特色等;通過班主任的介紹,了解孩子所在班級班主任的培養(yǎng)管理目標和要求與學期工作重點等。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學校的全面發(fā)展情況和方向,了解孩子在學校生活的大概情況,另一方面,讓家長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職高,打消孩子上職高沒出息的想法,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配合班主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為班主任要巧妙地開好家長會,把家長會變成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討論會和交流會,變成學生的成果展示會,特別是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展示會。
(2) 家長學校。定期開展家庭教育講座等,還可以通過介紹優(yōu)秀職高生家長的經驗以及反映職高學生心聲等方式,利用家長學校講講當前的職高教育特點,以及就業(yè)和升學等情況,幫助家長提高認識。
(3)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到學校來參觀,看看學生在校學習的情況,展示學生的學習,特別是專業(yè)技能學習的成果,讓家長直觀地看到孩子在校學習情況,親身體驗到孩子的進步和成長,從而增添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和希望。
(4)學?;虬嗉壓唸蟆Mㄟ^校報和班級簡報,讓家長更好地、更及時地了解學校和孩子所在班級的情況,并且了解孩子在文化學習、專業(yè)技能和校內外各項文體活動等各方面的情況,展示職高學生各方面風采。
2.個體方式
個體方式是指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之間一對一地溝通與進行工作的方式。此方式適合每個學生與家庭,具有全面性特點。職高學生產生的問題相對比較多,班主任需要經常性的與家長溝通,這是班主任最機動靈活、便于操作的一種與家長溝通交流的形式。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個別方式有很多種:①請家長到學校。② 實地家訪。③電話家訪。④家校聯(lián)系本。⑤書信或便條。⑥ 現(xiàn)代網絡方式,如QQ,e—mail郵件,微信,MSN等。
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同的學生對象,不同的情況,班主任要選擇好不同的溝通方式,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要以有效為原則。
四、溝通的技巧或藝術
班主任積極、主動地與家長溝通,但同時,在溝通的時候要注意技巧與藝術,從而達到溝通的真正目的。
(1)“尊重”是與家長溝通的前提。尊重學生家長是班主任與家長取得有效溝通的首要條件。在教師與家長的互動中,往往教師是主動方,決定了互動的激起、進行和結束,而家長屬于被動方,因此尊重家長,讓家長在心理上取得與教師地位的平等,就為溝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職高的學生家長在初中學校不受重視,因為孩子表現(xiàn)或成績等原因,而怕與老師溝通。因此,作為職高班主任首先要熱情、禮貌待人,尊重家長的人格,不論在任何情況下請家長到校,應主動給家長讓座、倒水,要有為人師表的風度和人格魅力。
另外,班主任通常比家長更熟悉教育知識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規(guī)律,決不能以教訓式口吻與家長談話,特別是當其子女在學?!瓣J了禍”的時候,班主任仍要在談話時給對方以尊重。當與家長的看法有分歧時,也應平心靜氣地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系,既要以禮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給家長信心和鼓勵。職高的孩子因為一些行為習慣不好,往往容易在學校惹一些麻煩,或犯錯誤,因此職高學生家長聽到的關于孩子的批評聲比表揚聲多,這也讓許多家長感到頭疼。班主任和家長之間就不能建立起協(xié)同合作的同盟關系。班主任應該在學生作出成績或取得進步時與家長聯(lián)系,此時的效果更好,更能讓家長獲得信心和鼓勵。在和家長交談的時候,不管學生的表現(xiàn)如何,應首先講出學生的三條優(yōu)點,任何一個學生家長都會喜歡別人說自己孩子的好,幾句夸獎的話會拉近與家長的距離,增添家長的信心。
(3)“傾聽”是與家長溝通的藝術。班主任要放下“教育權威”的架子,要注意善于傾聽,多觀察、多記錄,耐心聽家長講孩子的思想狀況、性格特點,有時候多說不如少說,可以造成平等的談話氣氛,以便我們從中獲得有價值的對學生的認識。虛心聽取家長對老師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并經常向家長征求意見,以改進自己的工作,也促進和家長之間的關系。
(4)正確地評價學生。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往往離不開評價學生。職高學生往往沒有重高的學生那么優(yōu)異,他們身上會有一些更明顯的缺點和不良習慣,但他們也在各自的長處和優(yōu)點;他們學習成績雖然不理想,但也要看到他們的進步。
因此,職高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以多元化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客觀地、全面、公正地評價每個學生,肯定主流,肯定進步,肯定成績。使學生家長聽后,覺得這是教師的肺腑之言,感到學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與學生家長的愿望相一致。再次要講究方式,在共同語言上多交流,更要注意語言技巧,切忌挫傷家長的自尊心。
(5)要善于與不同類型的家長溝通。職高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修養(yǎng)不同;而且,職高問題學生較多,他們的家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這就要求職高班主任在與這些不同類型的家長接觸時必須講究語言藝術,要堅持多元化原則,因人而異的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總之,不論運用何種技巧與家長溝通,最為關鍵的是要以誠待人,以心換心,同時注意細節(jié),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和理論水平,與家長處理好關系,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五、有效溝通的成效
在家長開放日請家長來校觀看專業(yè)技能大賽,不但是學校向家長匯報一段時間以來的教育教學成果,而且,既能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更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能在父母面前展示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和特長,增進他們的自信心。
在開家長會之前,讓每一位同學都給家長寫一封信,說說自己的心理話,要求學生學會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長大了,我懂事了,我會努力的….”。家長會上好多家長看了孩子的信后都很感動,部分家長濕潤的眼眶說明家長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職業(yè)高中,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能使家長更好地配合學校,配合班主任共同教育我們的學生。家長更多地關注孩子,了解孩子,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可以讓班主任通過家長更多地了解學生,加粗三角形教育工作中學生、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回路通道,從而更好地教育學生,家長和班主任共同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六、結束語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各有優(yōu)勢,只有家、校密切合作,班主任與家長相互交流思想,溝通信息,培養(yǎng)感情,消除矛盾和分歧,才能達成共識,達到教育手段,目的的一致或互補,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