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濤,王維革,李遠峰
(1.哈爾濱市消防支隊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省體工隊衛(wèi)生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3.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骨傷三科,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腰椎間盤退變、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jīng)根、馬尾神經(jīng)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癥狀,是腰痛、腿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1]。多發(fā)生于20~50歲的青壯年。其中大部分患者經(jīng)保守治療后癥狀可緩解,僅15%左右的患者采取手術治療[2]。常規(guī)腰椎間盤摘除術的優(yōu)良率在70%~85%[3]。筆者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應用自擬祛瘀利水方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腰腿麻痛癥狀效果良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54例患者均來自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骨傷科2009-2011年術后住院患者。表現(xiàn)為術后主要有腰腿脹痛、小腿后外側或足背足趾部皮膚麻木、酸軟乏力等殘留癥狀,但無再次手術指征,無腰椎滑脫、椎間隙感染等相關疾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2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7例,見表1。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并結合CT、MRI有明顯突出者且均有手術的適應證,術式均為半椎板切除、神經(jīng)根減壓加髓核摘除術,在術后應用常規(guī)抗生素藥物。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手術治療采用《外科學》手術治療標準[1]。
表1 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
2組患者均按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治療組術后6 h給予祛瘀利水、消腫止痛湯劑(黃芪35 g,赤芍15 g,當歸25 g,五靈脂15 g,三棱10 g,莪術10 g,延胡索25 g,白芍25 g,牛膝15 g,杜仲25 g,蜈蚣10 g,雞血藤35 g,澤瀉15 g,車前子15 g,地龍25 g,甘草15 g)治療,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統(tǒng)一煎制。每日1劑,分2次早晚口服,連續(xù)7 d為1療程,共服2個療程。對照組術后6 h給予口服甲鈷胺片(批號:080605A,規(guī)格:500 μg/片,江蘇蘇州衛(wèi)材制藥廠),每次500 μg,每日3次,7 d為1療程,連續(xù)服用2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或接近消失,直腿抬高試驗≥85 °,恢復原工作;顯效:臨床癥狀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試驗>70 °,恢復原工作;有效:臨床癥狀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試驗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可從事較輕工作;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
采用國際上通用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測量術后第2個療程疼痛視覺模擬(VAS)評分及采用日本骨科學會制訂的1994年由國際權威骨科雜Spine[5]推薦的“下腰痛評分標準”(JOA評分)作為評定的標準。
采用英國醫(yī)學研究會(BMRC,1954)制定的肢體神經(jīng)感覺功能綜合評價方法[6]進行評價。痊愈:肢體神經(jīng)感覺完全恢復,功能達到S4級;有效:肢體神經(jīng)感覺升高1個或多個等級;無效:肢體神經(jīng)感覺治療前后無變化。
3.2 結果 見表2~表5。
表2 2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例
表3 2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s) 分
表4 2組治療前后JOA評分比較(±s) 分
表5 2組術后下肢神經(jīng)感覺異常療效比較 例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屬于中醫(yī)學“痹證”“腰腿痛”范疇。腰椎手術后,血溢脈外,離經(jīng)之血瘀阻于腰部,腰部血行受阻;水液運行亦出現(xiàn)障礙,唐容川認為“血能積之,亦能化為痰水”,謂中醫(yī)學“瘀水互患”理論,瘀血、水液積于腰部,“不通則痛”,則發(fā)為疼痛。故中藥治療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為原則。治療組中取黃芪、赤芍、當歸、五靈脂以益氣活血化瘀;配三棱、莪術可增強其破血散瘀功效,延胡索、白芍有緩急行氣止痛之功;牛膝、杜仲配合蜈蚣、雞血藤,能直達下部氣血,舒筋活絡治療下肢麻木;澤瀉、車前子、地龍滲水利濕、利尿消腫;甘草調(diào)和諸藥。眾藥合之,共奏活血止痛、化瘀利水、強筋健骨之功效。本方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療效顯著,并且長期服用無明顯不良反應。
現(xiàn)代藥理研究[7]表明,活血利水藥物有減輕炎性反應程度,縮短炎癥期和減輕結締組織形成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某些單味中藥,如黃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澤瀉可使尿中鈉、氯、鉀及尿素的排泄量增加。延胡索的主要藥理成分是10余種生物堿,有明顯的止痛作用,止痛效價約為阿片的1/100,為嗎啡的鎮(zhèn)痛效力的40%[9]。車前子(煎)能使尿素、氯化物及尿酸排出增多而有利尿作用[9]。這些藥理研究為祛瘀利水方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的治療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實驗基礎。本研究結果提示,運用祛瘀利水方對于出現(xiàn)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并發(fā)癥的患者,能消除神經(jīng)水腫及肌肉痙攣,改善微循環(huán),增強人體抵抗力,緩解患者疼痛,促進神經(jīng)恢復,提高臨床療效。
[1]吳在德.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956,961.
[2]張玉奇,施鵬.實用臨床外科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492.
[3]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203.
[5]CHEN Q,BABA H,KAMITANTI I,et al.Postoperative bone regrowth in lumbar pinal stenosis-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48 patients[Z],1994:2144.
[6]劉志雄.骨科常用診斷分類方法和功能結果評定標準[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25.
[7]孫忠,萬新先,劉淑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8例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5,18(4):567.
[8]梅全喜.現(xiàn)代中藥藥理手冊[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229-578.
[9]王浴生.中藥藥理與應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17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