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萌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實驗中心,山東 濟南 250355
黃楊 Buxus sinica(Rehd.et.Wils)Cheng為黃楊科黃楊屬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黃楊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主要有祛濕通絡、解毒消腫等功效[1]。黃楊主要的化學成分為三萜類、如無羈萜 (friedelin),表無羈萜醇 (epifriedelanol)和無羈萜醇 (friedelanol);黃酮類,如槲皮素-3-β-D-葡萄糖-7-α-L-鼠李糖甙、山柰酚-3-β-D-葡萄糖-7-β-L-鼠李糖甙等;生物堿類等[2-4]。
取干燥的黃楊的葉片,加5倍量蒸餾水于100℃30min后用紗布過濾,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合并兩次濾液,加熱蒸發(fā)濃縮至每ml含生藥1g,高壓滅菌后于冰箱內備用。
實驗所采用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分離)、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等由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微生物學實驗室提供。
用紙片擴散法進行試驗,培養(yǎng)基和藥敏紙片的制備按照參考文獻[8]的方法進行。將黃楊水提取物配成 50 mg.ml-1的供試液,取制備好的紙片 (直徑為6 mm)放入供試液中浸泡2 h,然后取出紙片置于40℃烘箱中烘干;將菌液濃度為106 ml-1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分離)、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分別均勻涂抹在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上。最后,再將制備好的藥敏片均勻貼于培養(yǎng)基的3個位點,然后置于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18 h,分別測定各自的抑菌圈直徑。取3個重復的平均值為最終結果。依同樣方法測定水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采用試管比濁法[5-6]配制系列肉湯培養(yǎng)基,分別加入50 μL細菌懸液,最后一管補加50 μL肉湯。對各管進行比濁。將未見細菌生長的管內肉湯轉接到普通瓊脂培養(yǎng)皿上,再于37℃條件下培養(yǎng)18~24 h。將瓊脂平皿上未見細菌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最為最低殺菌濃度 (MIC)。
黃楊水提物的抑菌活性如表1顯示。
黃楊水提物對除綠膿桿菌、痢疾桿菌之外的四種細菌均具有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徑: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分離)。
最低抑菌濃度時抑菌圈直徑: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分離)。半抑菌濃度時只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分離)有抑菌作用。
表1 黃楊水提物的抑菌活性
黃楊作為藥用植物早已記載于《本草綱目》:“葉苦平無毒”,主要有行氣活血、祛濕通絡、清熱解毒、祛風、止血等功能。民間用以治療瘧疾、梅毒、風濕、皮炎和狂犬病,而黃楊木粉還是民間流傳治療“心病“的有效藥物[7]。實驗顯示,黃楊水提取物的MIC為50μg.ml-1,顯示了該類植物水提物的較好的抑菌效果。由于黃楊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如黃酮類、β-谷甾醇類、生物堿等,據此推測黃酮類和生物堿類是黃楊水提物的重要活性成分。和其他抗菌中藥[15]相比,黃楊的最低抑菌濃度要低很多,所以黃楊在臨床抗菌消炎方面具有極大優(yōu)勢。不過實驗還顯示,黃楊水提物抑菌的選擇性較強,如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等活性的作用較小。除此之外,黃楊還有其他重要的藥用功效以及良好的觀賞價值。因此,黃楊的綜合開發(fā)價值較高。
[1]吳征鎰.新華本草綱要 (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316.
[2]林云良,邱明華,李忠榮,等.黃楊中的非生物堿化學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2006,28(4):429-432.
[3]梁軍,蘇小建,徐慶,等.小葉黃楊石油醚部位化學成分[J].中藥材,2009,32(7):1062-1064.
[4]邱明華,聶瑞麟.黃楊生物堿及其植物資源[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1992,4(4):41-57.
[5]吳國娟,張中文,李煥榮,等.中草藥對奶牛乳房炎6種致病菌的抑茵效果觀察[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3,18(3):195-198.
[6]李健強,李六金.獸醫(yī)微生物學實驗實習指導[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7]李進喜等.黃楊寧雙盲法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中成藥研究,1984,(5):15.
[8]邱明華.黃楊科植物生理活性生物堿成分[D].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論文,199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