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平
農村二輪土地承包以來,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國家出臺免征農業(yè)稅和對種糧農民進行補貼的政策以后,農民種地效益凸顯,農民從事農業(yè)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隨之也暴露了諸多人地或與人地相關的各種矛盾。如何妥善解決和處理好農村人地矛盾,是我們農業(yè)和農村工作中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從各地農民上訪反映的實際問題看,二輪土地承包以來,農村人地矛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期內放棄承包地,二輪承包時還繼續(xù)自愿放棄承包地的戶在人也在農戶,現在要求要承包地。主要是由于二輪承包時農民感到各種負擔較重,雖然沒有外出務工經商,但在本地從事二、三產業(yè),其收入高于種地。因此,放棄了土地承包權。二是二輪土地承包時未分到承包地,暫按機動地管理的戶在人不在農戶或二輪土地承包時,因外出多年沒有與村聯系,沒有統(tǒng)計登記在分地人口內,村集體沒有為其預留承包地的農戶,現在回來要地。三是二輪土地承包時,因欠村集體款只要口糧田的農戶,現在要求補給承包地。還有農戶因欠款等原因,村集體將承包地收回,農戶要求分承包地。四是二輪土地承包以來,由于農民負擔過重,農戶自愿將承包地交回村集體,然后在按機動地價格買回耕種,由于當時機動地價格低,農戶又不用出“兩工”,這部分農戶現在也要地。五是二輪土地承包時,一些村組沒有按審批方案標準分給農戶承包地,農戶要求按承包地標準補足面積。還有鄉(xiāng)(鎮(zhèn))辦企業(yè)職工(包括糧食、供銷、工業(yè)等)現在已下崗,當時按政策只分得口糧田,這部分人要求按承包地標準補足面積。六是二輪土地承包以來,村組新增人口包括婚入人口、新出生人口和遷入人口等要求要承包地。有的村機動地超標,農民要求分這部分土地。七是部分農戶為其親屬代要承包地。原承包戶已外出多年,本人沒有回來要地,就委托其親屬代為要地。這部分地要出后,由其親屬代種或享受承包地的糧補等各種待遇。
綜合分析農村的人地矛盾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二輪土地承包期間,由于當時的農村稅費較多,農民負擔較重,土地產出效益低,許多農民包括長期在當地居住的農民自愿放棄了土地承包權,預留給這部分農戶的承包地,經村民組研究同意已全部分給其他農戶。二是村級集體為解決債務問題,將土地化解給存款農戶并已簽訂了合同,現如廢止原合同將引發(fā)新的矛盾,從而導致現在回來要地的農戶無地可分。三是二輪土地承包時,沒有給未登記人口留預留地。一輪土地承包時一些農戶因舉家搬遷外地與村失去聯系,二輪土地承包界定分地人口時,這部分農戶沒有納入留預留承包地范圍。四是二輪土地承包后,部分村組在征得村民的同意后,用預留地和收回農戶的承包地,給新出生、婚入和遷入等新增人口補地,致使預留地被分無法滿足現在回來要地農民的要求。五是造林及建設占地。二輪土地承包時應預留造林、小流域治理及建設用地等,但由于當時沒有預留足夠的面積,導致造林及建設用地只能占用機動地或農戶的預留地。
解決當前農村的人地矛盾,必須認真解決好與人地矛盾密切相關的如人口界定、農民欠款和村級債務等問題。為了確保農村和諧穩(wěn)定和農村經濟的發(fā)展,現就解決農村人地矛盾提出以下對策。
1.制定統(tǒng)一配套的政策 目前看,部分農村人地矛盾完全可以按照二輪土地承包時的政策妥善加以解決。但由于各地執(zhí)行的政策如欠款、戶口和人口界定等問題不統(tǒng)一,造成了農村的人地矛盾。為此,有關部門應抓緊研究制定出統(tǒng)一配套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以便于基層準確執(zhí)行,化解農村的人地矛盾。
2.認真清理農村戶口 二輪土地承包時,一部分農戶因種種原因舉家搬遷外地,但戶口仍在本地,后經幾次人口普查,特別是戶口進入微機管理后,戶口問題相對減少。但由于撤鄉(xiāng)并村等一些原因,導致農村又恢復了很多戶口,這些戶口是形成農村人地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地要抓緊對農村戶口進行一次清查,以減少農村人地矛盾和上訪案件的發(fā)生。
3.積極化解村級債務 農村債權債務與土地承包問題密切相關,由村級債權債務問題引發(fā)了土地矛盾,農村債權債務問題妥善解決和處理可以減少和解決農村的人地矛盾。各地要認真研究農村債權債務問題,切實搞好清理,研究制定欠款回收和化解村級債務的有效辦法。
4.提高鄉(xiāng)村干部素質 鄉(xiāng)村干部的工作始終面對廣大農民,是農村政策的宣傳者和執(zhí)行者,對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wěn)定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當前一些農村矛盾是由于鄉(xiāng)村干部政策解釋和政策執(zhí)行偏差造成的。所以,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鄉(xiāng)村干部的素質,特別是抓好鄉(xiāng)村干部的有關農村政策、法規(guī)知識的培訓,提高鄉(xiāng)村干部處理和解決農村人地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減少農村人地矛盾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