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飛
(江蘇省泰興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泰興,225411)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護理
丁亞飛
(江蘇省泰興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泰興,225411)
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方法 回顧16例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臨床資料。結果 16例手術均成功完成,無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安全可行,值得推廣應用。
腹腔鏡;微創(chuàng);子宮切除;護理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見于育齡婦女[1]。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手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能與開腹手術相媲美。近年來,以腹腔鏡技術代替剖腹手術已廣泛應用于婦科手術中[2],常用于宮外孕、附件囊腫、子宮肌瘤等疾病的治療。腹腔鏡具有損傷小、痛苦小、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腹部切口美容等優(yōu)點[3],越來越多地被廣大患者所接受。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是利用電視屏幕,通過腹腔鏡觀察子宮及其附件情況,利用腹腔鏡器械將子宮切除,再用子宮切割器將其切割成條索狀逐條拉出體外[4]。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共進行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16例,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16例,年齡36~54歲,平均45歲,均已婚。所有患者經(jīng)婦科檢查和B超檢查均確診為子宮肌瘤。術前常規(guī)細胞學檢查,排除宮頸癌。有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者行分段診刮術,排除子宮內(nèi)膜癌。所有患者均無手術禁忌證。16例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均取得滿意效果,無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
心理護理:術前1 d下午,護士應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由于腹腔鏡是一門新開展的技術,大多數(shù)患者對此還不甚了解,持有懷疑和恐懼的心理。護士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述腹腔鏡手術的特點,醫(yī)生的水平及成功患者的病例,打消患者疑慮,取得信任,以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手術的進行。
患者的準備:①常規(guī)檢查。血尿常規(guī)、血生化全項、心電圖、胸片、艾滋病梅毒抗體等。②飲食準備。術前1d晚餐進流質(zhì)飲食,晚8時后禁水禁食。③腹部準備。術前1 d備皮,臍部必須保持清潔,可用碘附棉球浸泡5 min后將臍部清洗干凈,有硬痂者用松節(jié)油棉簽清洗。清洗時動作要輕,不要損傷臍周皮膚組織,避免造成感染[5]。④陰道準備。術前3 d用碘附?jīng)_洗陰道,連續(xù)3 d。⑤腸道準備。術前1 d晚用2%肥皂水清潔灌腸,手術日晨再灌腸1次,以達到清潔腸道的效果。⑥導尿。術前30 min置導尿管,排空膀胱,以免手術時膀胱充盈誤傷膀胱。
器械儀器的準備:①備好腹腔鏡攝像系統(tǒng)、電視監(jiān)視系統(tǒng)、冷光源、氣腹機、高頻電刀。②腹腔鏡器械:0°目鏡1把、10 mm撮卡2個、5 mm撮卡2個、電鉤1個、分離彎鉗2把、腔鏡剪刀及持針器各1把、沖洗頭1個、氣腹針1個、雙極電凝1把,舉宮器1個、宮頸鉗2把、子宮切割器1個,導光纖1根、氣腹管1根、電刀線1根、雙極電凝線1根。③術前1 d將耐高溫的器械高壓消毒滅菌,不耐高溫的管道系統(tǒng)及目鏡等用等離子機器滅菌,檢查各器械儀器處于完好備用狀態(tài)。
巡回護士的配合:備好滅菌器械及腔鏡系統(tǒng)推至手術室。與麻醉師和手術醫(yī)生共同核對患者姓名、手術部位、手術方法。用靜脈留置針為患者建立兩條靜脈通道,配合麻醉師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協(xié)助醫(yī)生擺好手術體位,一般采用截石位,保證患者肢體放置功能位,避免過度外展,損傷神經(jīng)和肌腱[6]。妥善固定患者四肢,防止患者下滑。放好負極板,防止術中灼傷患者皮膚。安裝好成像系統(tǒng),正確連接各種管路,調(diào)節(jié)好二氧化碳流量及電凝大小。術中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及時做好記錄。
器械護士的配合:器械護士提前30 min洗手上臺,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手術物品,檢查各種器械功能是否正常。協(xié)助手術醫(yī)生消毒鋪單,和巡回護士共同連接好各種管道。要注意光纖不能折疊,目鏡要輕拿輕放,防止損壞。器械護士要有嚴格的無菌觀念,熟練的操作技術,根據(jù)手術特點,熟悉手術解剖位置,掌握手術步驟及各種器械的用途,熟練配合手術以縮短手術時間[7]。術畢和巡回護士一起清點手術物品,清潔整理好手術器械,打包消毒備用。
臥位與飲食:患者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cè),防止嘔吐物誤吸。8 h后取半臥位,可翻身活動,進半流質(zhì)飲食。少量多餐,逐漸向普食過渡。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患者回病房后3h內(nèi)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6 h內(nèi)每小時測量生命體征1次,以期早期發(fā)現(xiàn)并發(fā)癥。
保持各種管道通暢:置腹腔引流管者,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質(zhì),并做好記錄。引流不暢時認真檢查引流管有無扭曲、堵塞。引流管妥善固定在床邊,防止翻身時牽拉、移位。術后24 h拔除導尿管,患者可起床活動。
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和護理:①出血。術后出血是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常見并發(fā)癥,主要是穿刺孔出血及子宮殘端出血。術后患者回房時,護士要查看臍孔和恥上三點穿刺處,防止切口滲血,不能因切口小而忽略對傷口的觀察。術后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一旦發(fā)現(xiàn)出血為鮮紅色或伴有凝血塊,應及時報告醫(yī)生,查找出血原因并對癥處理。②氣腹后不適。術后患者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腹脹及皮下氣腫。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肩背酸痛及不適感,以右肩痛最為多見。也有患者表現(xiàn)為胸悶、呼吸困難等。另外,術后二氧化碳可能在膈下積聚,導致患者膈下疼痛[8]。護士應告知患者一般無需特殊處理,術后1~3 d會自行緩解。解除患者的疑慮,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應鼓勵患者早期活動,多翻身,促進氣體的吸收。對癥狀嚴重者可給予臀部墊高,讓氣體向盆腔聚集,必要時可給予吸氧。腹脹明顯者可肌注新斯的明2 mL。
休息4個月,禁盆浴和性生活2個月,保持外陰清潔,注意避免提重物或做增加腹部負擔的活動。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出院2個月后門診復診,出院后如發(fā)生陰道大出血、腹痛、發(fā)熱等情況應隨時就診。
[1] 鄭修霞.婦產(chǎn)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0:234.
[2] 樂 杰.婦產(chǎn)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6:445.
[3] 李光儀,馮 虹.腹腔鏡全子宮切除357例分析[J].中國內(nèi)鏡雜志,1999,5:28.
[4] 張能維,陸少美.普外科腹腔鏡手術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4.
[5] 楊雪英.腹腔鏡下輸卵管妊娠手術患者的護理[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3,32(2):180.
[6] 孫艷琴,孫艷秋,馬艷華,等.宮腔鏡下子宮內(nèi)膜電切術的手術配合[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70):437.
[7] 饒靜云,林妙鈴,殷艷冰.腹腔鏡全子宮切除圍術期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3,18(12):905.
[8] 顧靜華.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觀察和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藥結合雜志,2004,13(2):248.
Nursing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DINGYa-fei
(Taixing No.2People′s Hospital,Taixing,Jiangsu,22541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2 lyzed.Results All 16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 with no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is safe and feasible and is worthy of wider application.
laparoscope;minimally invasive;hysterectomy;nursing
book=64,ebook=9
R 47316
A
1672-2353(2012)14-0064-02
201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