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狈浅V匾曎|疑對啟發(fā)思想、推進學習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問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結合六年級語文教學實踐,對課堂提問技巧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六年級語文;課堂提問;技巧;研究
清代學者陳憲章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彼軌騿l(fā)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互相交流討論。但由于各種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提問在范圍以及輕重、深淺上把握得不夠好,有些問題不夠明確,阻礙了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高?,F(xiàn)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提問技巧,談一談自己的幾點見解。
一、提問要針對教學重點,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課堂上的提問要講究科學和藝術。由于課堂環(huán)境的多變性,設計提問時要注意問題的靈活性和獨特性。怎樣才能設計出精煉的提問呢?教師要努力更新觀念和提高教學藝術水平,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結構,為課堂教學設計靈活、巧妙的問題,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的教學中,學生對于課文中描寫作者明白了魯迅的鼻子是被黑洞洞的四周碰扁了的一處非常不理解。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恍然大悟”的意思是什么?作者是不是真的明白了?魯迅先生是因為碰到墻壁所以把鼻子碰扁了嗎?文中要用“四周黑洞洞”與“碰壁”表達什么樣的含義?以上的問題引導學生在仔細閱讀課文之后進行了由淺到深的思考,從而明白了“四周黑洞洞”是暗示當時的黑暗社會,剝奪了人身自由,使人民看不到一絲光明?!芭霰凇眲t指在與黑暗勢力抗爭中所遭受的失敗和迫害。針對課文難點設計提問,可以促進學生對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提問要層層推進,為中心問題做好鋪墊
對于一些比較有難度的問題,教師需要設計一些問題作為鋪墊,幫忙學生“接通”思維。如在《窮人》的教學中,有教師會直接問:“你們認為作者為什么用‘窮人’作為文章的題目?”有的學生說是因為桑娜很窮,又有的說是因為西蒙很窮……說明學生對課文理解不夠透徹,需要教師的引導。于是教師提出了幾個問題來輔助學生思考:“這篇文章主要是寫桑娜,但為什么是用‘窮人’作題,而不是用‘桑娜’呢?大家聯(lián)系一下課文中的人物和事件,認真思考一下原因。”經(jīng)過思考之后,學生會發(fā)現(xiàn):文章中介紹的三個人物都是窮人,發(fā)生的事情也都是關于窮人的。教師進一步提示:“作者為什么以窮人及他們之間的事情為題材呢?”學生認識到是為了表現(xiàn)窮人的寶貴品質,當學生的認識逐漸接近目標時,教師再次要求學生思考文章為什么用“窮人”作為題目,學生自然會說出答案來了。當學生的思考陷入困境時,教師要善于“穿針引線”,為學生鋪設跨過障礙的橋梁,拓展思維的角度,開闊思維的空間。設計這類輔助性的問題要注意把握力度,做到引而不發(fā),既能起到鋪墊的作用,又能讓學生實現(xiàn)自主的思考。
三、提問要清晰、明確,有啟發(fā)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提問是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設計的問題清晰、明確,能夠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思維。設計有啟發(fā)性的提問,能夠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的興趣,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從而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課文《凡卡》的教學中,針對爺爺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爺爺能收到凡卡的信嗎?原因是什么?想想爺爺?shù)奶幘?,即使爺爺看到了凡卡寫的信,他能幫助凡卡擺脫困境么?為什么?這一切說明什么問題?很明顯,以上的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并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再如《草船借箭》一文,主要表現(xiàn)了諸葛亮這個故事主人公的神機妙算,如果教師不是直接問:“從哪些地方能夠表現(xiàn)他的神機妙算?”而是逆向提問:“如果諸葛亮借不到箭,情況會怎么樣呢?而諸葛亮成功借到了箭又能說明什么呢?”學生對上面的提問從正反方面進行思考,能夠加深對主人公神機妙算的理解。逆向式提問能夠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而且能使學生養(yǎng)成全面看問題的正確態(tài)度。
四、引導學生學會并善于提問,加深學生的理解
由于問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所以提出問題的方法和形式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只有問得恰到好處,才能引出問題的實質。但如果提的問題不合適,不僅不能切中要點,反而會引起人的反感和厭惡情緒。所以,教師要指點學生—些提問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善于并樂于提問,在提高提問能力的同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六年級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要注重問題的啟發(fā)性,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經(jīng)過一定時期的鍛煉之后,會逐漸養(yǎng)成邊讀邊問的習慣,提出更多有價值、深度、創(chuàng)意的問題,逐漸掌握一套啟發(fā)思維的提問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何瓊.關于如何提高學生提問能力問題的幾點漫談[J].時代教育,2007(Z1).
[2]吳宓.淺談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達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Z2).
(作者單位 海南省儋州市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院試驗場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