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文壇巨擘,蘇軾除了有他人難以比肩的才情和傳誦不衰的詩篇外,更是一個品盡辛酸苦辣、參透人生況味的智者,給予了后世一份“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恬淡瀟灑,冷眼看世事、熱心著文章的幽默曠達。他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寫詩作文,都一直用笑來顯示生活的勇氣。
在談及蘇軾的蘇式幽默之前,首先需要理清一個概念,何謂幽默?幽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這是一個外來詞,由林語堂先生翻譯引入:在西文用法中,常包括一切使人發(fā)笑的文字,連鄙俗的笑話在內(nèi),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靈的光輝與智慧的豐富”,幽默最富于感情。“幽默”與滑稽、諷刺不同?;窃诔靶?、插科打諢中揭露事物的自相矛盾之處,以達到批評和諷刺的目的,體現(xiàn)的是批評或嘲笑。正因如此,所以有人把幽默看做是一個人成熟的一種表現(xiàn)。
相別而言,我對于“蘇式”幽默更偏于下面的解釋:“幽默是一種才華,是一種力量,或者說是人類面對共同的生活困境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文明。它以愉悅的方式表達人的真誠、大方和心靈的善良。它像一座橋梁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彌補了人與人之間的鴻溝,是奮發(fā)向上者和希望與他人建立良好關(guān)系者不可或缺的東西,也是每一個希望減輕自己人生重擔所必須依靠的‘拐杖’”。
東坡的幽默存于詩詞中無多,但是流傳于坊間的軼事卻不少。有關(guān)東坡的趣聞軼事,早在蘇軾生前就廣為流傳并被時人記錄下來。在他死后,這些故事或軼事依然膾炙人口。明代的袁中道記載的東坡軼事就達45則之多。這固然與他的創(chuàng)作成就有關(guān),但同時也與其人生幽默相關(guān)。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坡公的幽默可謂無所不包,無處不在。他把濃厚的幽默感和神奇的幽默力量運用于各種對象身上,其中有同門后進、詩朋酒侶,甚至有佛徒禪師、歌妓舞女,還有他自己,以致“東坡善嘲謔”“東坡滑稽”“東坡以文滑稽”,成為當時人眾口一詞、有口皆碑的共識。無論是在朝做官、仕途順達之時,還是在受誣陷、坐監(jiān)牢、遭貶低、流落天涯海角之時,他都能從生活中掘取幽默的素材??梢哉f,幽默已經(jīng)融入東坡的生命和血肉之中,成為他人生的一部分。正因為東坡喜歡幽默,不斷發(fā)展和培養(yǎng)自己的幽默,善于運用幽默,而贏得了當時及后代廣大文人和讀者的喜愛。
按照對象分,東坡的幽默主要可分為三類:對于正統(tǒng)調(diào)謔的政治幽默,社會生活中的幽默和自我解嘲、自我寬慰的個人幽默。
一、政治生活中的借才斗法
蘇軾和王安石一直是老冤家,嚴格意義上,這種過招兒不應該硬性地貼上政治的標簽,但是表面的調(diào)謔背后的確隱藏著政見的不合和蘇軾的鋒芒畢露,這也與他日后的屢屢被貶有著重要關(guān)系。
例如,荊公因作《字說》,一字解作一義。偶論東坡的坡字,從土從皮,謂坡乃土之皮。東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乃水之骨也?!币蝗眨G公又論及鯢字,從魚從兒,合是魚子;四馬為駟,天蟲為蠶,古人制字,定非無義。東坡拱手進言:“鳩字九鳥,可知有故?”荊公認以為真,欣然請教。東坡笑道:“《毛詩》云:鳴鳩在桑,其子七兮。連娘帶爺,共是九個?!鼻G公默然,惡其輕薄,左遷為湖州刺史。
這樣的例子還有“司馬?!薄镑M廝踢”等等。
二、社交生活中的幽默
蘇軾常在人際交往關(guān)系中及日常生活素材中發(fā)現(xiàn)幽默。這種幽默在于改善人際關(guān)系,增進互相了解,活躍氣氛,娛樂消遣,甚至競才斗智等等。
類似的還有:“七分讀”“吾從眾”“須當歸”“致仕”等。當然而后流傳的一些笑話段子,未必都是蘇東坡原創(chuàng)、原型,但是從蘇東坡本人的詩文著作,尤其是《東坡志林》來看,他的確是一個非常幽默的人,詼諧百出、妙語連珠,古往今來的文人之中,罕有其匹。
三、個人生活中的幽默
蘇軾個性的暢達使一部分幽默很輕松,如《跋退之送李愿序》中談到他對韓愈文章很欣賞,甚至想模仿寫作一篇,但“每執(zhí)筆輒罷,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獨步’?!币馑际钦f,算了,寫不出,姑且放他韓愈一馬,來日再戰(zhàn)。如此單純,讓人覺得很親切和平易近人。
還有一類幽默表現(xiàn)了東坡的樂觀曠達、飄逸瀟灑的精神風貌,不過讀罷,莞爾之余,內(nèi)心隱隱漾起一份心酸。魯迅先生說:“淚和笑只隔一層紙,恐怕只有嘗過淚的深味的人,才真正懂得人生的笑?!睎|坡一生都在用幽默來幫助他超越政治的險惡和人生的痛苦,《惠州一絕》詩云:“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蹦菢拥恼伟O之地,蘇公仍不忘笑著樂在其中,人人都看到了他的笑、他詩篇的高妙,但是不足與外人道的凄苦誰人知道!
還有這首《洗兒戲作》:“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币皇紫磧海嘈了崃髀队诓蛔灾?,這種笑背后該有多少無奈……
欣賞坡公有足夠的人格魅力,并非夸夸其談,更不是泛泛而論,不是故作瀟灑,也不是賣弄才華,需要的是才情自信,豁達的胸襟,這樣方能化解生活的痛苦和窘促,才能看到人生的樂趣,活出詩意。屢屢的貶謫生活,也是根植于幽默的灑脫,才使他把所有對現(xiàn)實、對政治的不滿、批判全部驅(qū)逐了,代之以寧靜致遠的心態(tài)。
參考文獻:
特魯·赫伯.幽默的藝術(shù):序言.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單位 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