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小學生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家庭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他們對身邊的事物沒有認真地觀察和思考,導致每次寫作時都沒什么可寫,寫出的文章內容虛假,語言干巴巴,缺乏想象力。如何使學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談真話,抒真情,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認識與體會。
一、激發(fā)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蕴岣邔W生作文能力的關鍵在于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
1.讓學生寫熟悉的內容
傳統(tǒng)的作文命題方式,很難使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很難使學生說真話、說實話。因此,作文命題應放開,出寬題,內容方面應該緊緊圍繞孩子們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事、景為內容。
2.用鼓勵性的評價給予學生自信心
由于學生自身素質、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學生起點不同,因此以同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學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我們要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鼓勵。
二、積累寫作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亦如此,“巧生難為無材之文”,因此我鼓勵學生多積累。
1.從生活中捕捉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頭,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的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起文章就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因此,我們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景。訓練學生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yǎng),不斷豐富知識,陶冶情操。
2.從學課文中積累素材
語文教材選出的文章,文質兼美,典范性強,是指導寫作的最好范文,要充分利用這些課文,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達思想的方法,要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廣泛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美文”熏陶,體味謀篇布局,達到善于借鑒并運用自如的目的,同時還要讓學生積累優(yōu)美詞句。
3.在課外閱讀中擴充素材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虼耍龑W生廣泛閱讀就十分必要,所以,我們要求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報紙、雜志,擴大知識面,充實寫作材料,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積累素材。
三、展開想象的翅膀,提高想象能力
要想寫出創(chuàng)新型作文,有了興趣和素材還遠遠不夠,在寫作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想、多想,寫想象中的事物,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想象力豐富的學生思路開闊,縱橫馳騁,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就能把話說活,描寫就能生動形象,繪聲繪色。如在觀察某一事物時,就可以隨意地想它的過去、未來或想一些跟它有聯(lián)系的事物。多讓他們寫想象作文,最大限度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力,可以有目的地出一些具有想象性的題目,如《未來的……》《假如……》等。
四、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及批閱的興趣
作文的修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精批細改、嘔心瀝血,勾畫指點鮮紅一片,學生只不過看看分數(shù)而已,幾乎沒有人根據(jù)教師的批閱思路去修改。所以我認為,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的能力和習慣,我們要教給學生修改方法及培養(yǎng)他們的修改興趣,學生寫好草稿后,首先要把自己的作文多讀幾遍,就會發(fā)現(xiàn)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恰如其分,文理是否通順,做好自評自改。二是同學之間互評,把自己修改好的作文與同學互評,進行交流,互相學習,互相提高。
總之,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不但要求作者有良好的文學功底,清晰的思路,而且還要有新穎的想法,認真的寫作態(tài)度。只要我們平時多注意積累,多觀察,多思考,勤于創(chuàng)新,善于立意,一定會寫出令人滿意的文章。
(作者單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礬山磷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