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長期從事職業(yè)學校學生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面對這樣一個受教育的群體,面對職業(yè)學校學生工作的現(xiàn)狀,本人常常在想,我們的教育到底需要培養(yǎng)一支什么樣的隊伍,這支隊伍應該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面對學生?大家都知道,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存在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甚至可以說,有個別學生處于犯罪邊緣等情況。常常有職業(yè)學校教師大訴苦水:現(xiàn)在的學生那么差,那么難管,真是頭疼等等此類話語。然而,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自覺規(guī)范行為,找到自信、體驗到“我能行”的感覺;讓教師快樂地進入課堂,積極地參與師生之間的活動,從內(nèi)心對學生不再排斥,對職業(yè)教育這個事業(yè)充滿熱情、充滿感情、充滿激情,則是擺在我們德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經(jīng)過長期思考和實踐證明,本人建議在職業(yè)學校開展“雙向賞識”教育,讓賞識成為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教育手段,增強課堂對師生的吸引力,增強學校對師生的吸引力,讓師生從內(nèi)心感受到學校是個給人以情感溫暖、給人以進步動力的值得留戀和回憶的港灣。
所謂“賞識教育”,即對學生的德、才予以重視和贊揚的一種人文管理方式。其特點是抓住學生的優(yōu)點不放,以小見大,讓學生在“我是好學生”的心態(tài)中覺醒,而不是揪住學生的缺點不放,小題大做,讓負面精神轉化成惡性循環(huán),使學生在“我是壞學生”的意念中沉淪。而“雙向賞識”教育則是“賞識教育”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讓學生和教師在活動中互相賞識,達到師生之間交流無障礙,增加師生之間的信任度,增強學校對師生的吸引力。下面就推行“雙向賞識”教育的一些想法與大家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積極展開研討,使“雙向賞識”教育切合實際,合理可行
為使“雙向賞識”活動開展有序,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必須要制定詳細、全面、可行的計劃。然而在制訂計劃之前,需要做的首先是采用問卷調(diào)查、教師座談、教師研討、學生座談、個別采訪等形式積極做好調(diào)研工作,了解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障礙、溝通困難的主要原因,了解教師在實施教育教學時的困惑,了解學生內(nèi)心最關注的問題和他們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和教師接觸時的困惑等。發(fā)現(xiàn)問題后,積極進行校內(nèi)各級各類研討工作,使“雙向賞識”教育緊緊貼近職業(yè)教育,做到合理可行。
二、制訂詳細計劃,使“雙向賞識”教育有的放矢,貫穿始終
通過研討、調(diào)研后,制訂貫穿整個學期、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活動計劃。將“雙向賞識”這個理念融入課堂、融入各項活動之中、融入為學生服務的各項事務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貫穿教學始終,為活動的順利、有效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開展豐富活動,使“雙向賞識”教育充滿情感,取得成效
為使“雙向賞識”這一想法落到實處,取得成效,將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作為重點,同時,職業(yè)學校也應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讓師生展示自己,讓師生之間能夠深入了解,使“雙向賞識”活動真實、充滿真情,并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融洽師生關系,疏通師生溝通途徑,拉近師生距離,增強學校對學生的吸引力。
四、“雙向賞識”活動中的注意事項
我們不否認恰到好處的賞識所起到的“燎原”之功,然而,對學生的優(yōu)點一味地“小題大做”“無限夸張”也是不可取的,這種做法會讓學生望而生畏,覺得目標太大,可望而不可即,削弱了他們的意志。那么,怎樣才能“賞識”得恰到好處呢?在“賞識”中應注意些什么呢?
1.在賞識目標的定位上,要讓學生感到有發(fā)展可言,可望而又可即。賞識的目標應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如果一味地“小題大做”“無限夸張”,就只能讓學生望而卻步,使其產(chǎn)生反作用。老師把目標定得不切實際,太高了,學生就會感到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難以實現(xiàn),可望而不可即,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
2.在賞識的程度上,要讓學生感到幸福、快樂。在具體的操作中,老師如何把握賞識的尺度,讓賞識真正成為推動學生個性發(fā)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營造和諧、幸??鞓返娜穗H關系的手段,這才是賞識教育的初衷。我認為老師在賞識學生時要恰到好處,適可而止。
3.在成功面前,賞識就是要真正成為觸動學生的催化劑。學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特別是行為自律較差的學生,他們在完成某項活動后“成功的喜悅”是一種自我認識,這個時候,如果學生能得到老師恰當?shù)谋頁P,學生就會為自己的成就感到滿足,從而增強做事的信心。
4.在錯誤發(fā)生時,賞識要與批評互存、互融、互促。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的工程,“賞識”和“批評”是教育的兩翅,我們不能將它們割裂開來,孤立地偏重某一方面。在日常對學生的教育中,我們應該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什么時候用賞識好,什么時候用批評好。讓賞識與批評互存、互融、互促,才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對我們的教育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5.賞識要結合具體環(huán)境,做到伺機而賞。賞識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的工程,把握得好,賞識就會成為促進學生奮發(fā)進取的催化劑,把握不好則會產(chǎn)生反作用。老師要結合不同的環(huán)境,采用不同的賞識方法,并做到伺機而賞。所謂伺機而賞就是要老師把握有利時機賞識孩子,這樣賞識才更有效,才更有實際意義。
6.賞識要因人而賞,且要有針對性。賞識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要有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賞。對于那些弱勢群體來說,給他們更多的賞識,也許他們就比那些處于強勢群體中的孩子要強得多,有效得多,因為他們更多地需要幫助,需要別人的關心。一旦得到了別人的幫助、關心和賞識,他們就會對學習、對工作更有信心,也會更加努力,也有利于他們的潛能的激發(fā)。
7.賞識要有一定的藝術性。語言上要有藝術性,在教育中我們教師要多用肯定性語言和鼓勵性語言;行動上要有藝術性,老師的親自參與會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和欣賞;在體態(tài)語言上要有藝術性,老師給學生投一個贊許的眼光,或一個滿意的微笑,能對學生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學生遇到不開心的事或感到痛苦時,老師用一些安撫的動作更勝過語言上的安慰,能使學生盡快走出困境。
所以,我認為賞識教育是肯定孩子成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教育,但在具體操作中,我們必須做到因人而賞,識才而賞,且不能將賞識與批評孤立起來,這樣教育才能卓有成效。
師愛是最偉大的愛,它高于母愛,深于情愛,大于友愛,是理智的愛,科學的愛,大公無私的愛。希望我們職業(yè)學校的老師除了加強自身的素質外,應該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更加關注、尊重、賞識學生。教師尊重學生、賞識學生的同時,也將得到學生的尊重和賞識,學生自信增強了,發(fā)展得會更好;學生的發(fā)展也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受到熱愛、更加自信的教師會把這份熱愛和自信反饋給學生;師生的觀念將在“雙向賞識”教育的互動中得到升華、提高。“大愛成就大教育”,希望我們職業(yè)學校教育為學生奉獻出真誠的愛,為職業(yè)教育事業(yè)高速發(fā)展貢獻出我們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賞識教育 切莫過度.三聯(lián)閱讀網(wǎng).
[2]孟慶香.淺議賞識教育.中考教師.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高級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