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朗讀是閱讀教學最根本的方法,必須十分重視
朗讀是閱讀教學最根本的方法。于永正老師認為,朗讀要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就必須領著學生多讀課文,一直讀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朗讀好了,閱讀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張?zhí)锶粝壬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币龑W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語言環(huán)境中去讀書,要做到知其意、得其趣,整體把握,明文達意。堅持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反復誦讀,讓學生零距離地與語言文字交往。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整體感悟,掌握語文知識,習得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品味、消化、積累、運用課文語言,都離不開朗讀。當然,朗讀不是機械重復地讀,而是要采用巧妙的方式。
二、變注重理性分析為感性體驗
在過去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理性的分析。教者把教材掰開、揉碎、嚼爛,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拋向學生,把好端端的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有教師比喻說,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就像一串閃耀著美麗光環(huán)的珍珠項鏈,它的美在于整體的和諧、完美的搭配。而“殺豬式”的閱讀分析,把整篇文章割得這一塊那一塊,猶如一串串美麗的珍珠散開來,讓一個個珍珠散落地上,蒙上灰塵。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學生所閱讀的文章大部分含有豐富的情感因素,學生閱讀的過程必然伴隨著豐富的情感體驗,這也是閱讀存在無窮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閱讀,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這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重視語文教學的熏陶感染作用,是語文課程固有的特點。
三、采用互動型的課堂教學方式
課堂中的互動是多種多樣的,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師生互動體現(xiàn)的是師生間的平等、民主,強調的是“以人為本”而非“知識的傳授為本”,要切實做到師生互動,教師要真正做到關心學生的尊嚴,關注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關注學生的需求、學習的自主。生生互動,即是學生在課堂上交流思想的過程,體現(xiàn)在相互討論、相互切磋、取長補短上,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始終處于身心放松狀態(tài),不用擔心自己說話的正確與否。
四、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轉變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基本職能是照本宣科,無視學習的主體,不利于因材施教,更談不上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教師作為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應積極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間,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五、立足課內指導,擴展到課外閱讀
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我們上好語文閱讀課,既要立足于課內指導,緊緊把握好教材,把教材用足用好,又要使學生在開闊的“大語文觀”視野下展開語文學習。做到課內以教好用好教材為本,潛心會文;課外要引導學生廣泛涉獵,豐厚底蘊。
(作者單位 河南省新野縣王集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