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是我們班這學期新來的一位小朋友,開學一段時間之后,他才姍姍而來,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膽小、內(nèi)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無論做什么事情,君君總是處于觀望狀態(tài),不管是唱歌、跳舞還是畫畫,就連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活動他也是袖手旁觀,總是在靜靜的注視著別人,我讓別的孩子去牽他的手,他就會躲開,我去牽他的手,他依然是不愿參與,他似乎游離于我們小二班這個世界之外。
時間長了,我真有點著急了。有一天放學了,君君的媽媽接孩子來時,我便主動問君君在家的表現(xiàn),幼兒園的活動能不能在家里反饋出來。沒想到,問題剛提出來,君君的媽媽就興奮的打開了話匣子,說君君在家里怎樣唱、怎樣跳,比起沒有上幼兒園之前,長了好多本領(lǐng)。我有些詫異,反差真是有點大了。——看來我需要好好關(guān)注一下這個孩子,引導他和小朋友多交流,我也要多親近孩子,讓他盡快消除陌生感。
有一天,孩子們都走得差不多了,我們在打掃教室,突然發(fā)現(xiàn)教室里的垃圾桶不見了,問了別的老師,都說沒有見到垃圾桶,正在納悶之時,卻發(fā)現(xiàn)君君手里捧著“不翼而飛”的垃圾桶走進教室——“咦!君君,你去干嘛了?哦!你是不是去倒垃圾了?”君君怯怯地點了一下頭,我很驚喜,正準備表揚他,猛然想起他剛才過來的方向有點不對。于是,我又問他了:“君君你真能干!那你剛才把垃圾倒在啥地方了?”。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一看有點傻眼了,原來,國旗臺下面的草莓園里靜靜地躺著一堆垃圾。門衛(wèi)張爺爺為了保護草莓,在園子周圍用竹棍圍成了柵欄,可是,君君卻誤以為那兒是倒垃圾的地方。“你怎么會把垃圾倒在那兒呀?”——看著君君紅撲撲的臉蛋,幾乎要脫口而出的這一句話又咽了回去——“哦!君君你太勤快了,真是老師的小幫手,老師要獎勵你一朵小紅花!”
“真的嗎?老師小紅花在哪兒呀?”一直沒有吭聲的君君意外的說話了。
“老師明天就給你獎勵?!?/p>
“老師,我現(xiàn)在就要小紅花”。
真沒想到平時一聲不吭的他居然說了這么多,我有點意外,轉(zhuǎn)而一想:“為什么不趁熱打鐵,非要等到明天再獎勵小紅花呢?”于是馬上就兌現(xiàn)了小紅花,貼在君君臉上的小紅花襯得他的臉更紅了。于是,我輕輕的將他摟在懷中,親親他的小臉蛋,
“君君,你可真懂事,會幫老師倒垃圾了,老師可喜歡你了,來,親一個。不過,你剛來還不知道垃圾應該倒在啥地方吧?”。我的話還沒說完,旁邊的小朋友就爭搶著帶君君去找垃圾桶了?!袄蠋?,我知道垃圾桶在哪兒了!”找到了垃圾桶的君君聲音挺響亮的。事后,我和孩子們一起將草莓園里的垃圾掃了出來,孩子們簇擁著君君一起將垃圾倒進大垃圾桶里面。
讓我意外的事還在繼續(xù),經(jīng)過這次“倒垃圾”風波之后,一直沉默寡言的他,慢慢地話多了起來,開始和小朋友一起唱唱跳跳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老師提問題的時候,他也能大膽的站起來回答了。我還發(fā)現(xiàn)自從這件事之后,別的小朋友每天都會爭著搶著去幫老師倒垃圾、擺放小椅子、收拾桌面等。
事后我想,如果那天“你怎么把垃圾倒在那兒呀?”這一句話口無遮攔的沖出來、如果當時沒有給他獎勵一朵小紅花,也許他就不會這樣快就融入到我們這個大集體之中。我很慶幸:沒想到一次垃圾事件卻意外的叩開了孩子緊閉的心扉,一次垃圾事件會讓更多的孩子都想爭做愛勞動的好寶寶。
教育感言:
幼兒教師的工作雖是一些婆婆媽媽的瑣碎小事,可是面對天真的孩子們,我們的言行卻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大意。同樣一句話,對性格開朗的孩子來說,也許影響不大,可是,對于膽小內(nèi)向的孩子來說,就會傷害他們稚嫩的心靈。所以,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讓他們自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