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歐的教育理念是主張兒童運用符號性的視覺表征進行自由的表達和相互交流。鼓勵兒童運用各種可作表達的、交流的和認知的語言去探索環(huán)境和自我表達。
我借鑒瑞吉歐幼兒教育理念在主題探究活動中進行大膽嘗試,為幼兒提供圖像語言進行表征(表征指信息或知識在心理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記載的方式)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在探究活動中,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在頭腦中會有許多刺激、動覺的經驗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還有一些處于半意識狀態(tài)的東西,需要通過思考和運用適當?shù)谋磉_方式形成想法,通過交流、梳理頭腦中的信息,明晰所發(fā)現(xiàn)的事物特征和關系,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在探究活動之后,他們又有一種想表達出來的潛力和傾向,而統(tǒng)計正是梳理、表達與交流頭腦中信息的重要工具。
一、活動實例分析
(一)教師設計統(tǒng)計表讓幼兒記錄表征
幼兒剛開始接觸觀察、調查等活動的統(tǒng)計記錄,對觀察的方法、調查的內容等還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先設計統(tǒng)計記錄表,告訴幼兒統(tǒng)計記錄的方法,讓幼兒按照要求統(tǒng)計記錄。
1 調查結果的記錄表征
調查活動能激發(fā)幼兒求知的興趣,幼兒的調查活動與成人的調查活動有一定的區(qū)別,后者重結論,而前者重過程,它是一種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的學習方式。幼兒在獲得知識和經驗的同時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在《男生女生》主題探究活動之前,向幼兒發(fā)放了主題活動調查表作為前期準備工作,通過對調查表的反饋統(tǒng)計,了解幼兒興趣所在,并進行主題活動網絡圖的設計。這使我們預設活動目的性更強,針對性更加明顯。
志健小朋友的表征:我家有兩個男的,我和爸爸,一個女的是媽媽。我1.13米、爸爸1.70米、媽媽1.64米;我39斤、爸爸116斤、媽媽122斤;爸爸愛好釣魚、我愛看電視、媽媽愛游泳;我愛吃是桃子、爸爸愛吃梨、媽媽愛吃香蕉;我最喜歡看電視、爸爸愛看書、媽媽就愛織毛衣;爸爸在家穿背心、我穿短褲、媽媽穿裙子;我的發(fā)型是前面留一小撮頭發(fā)有點像三毛、爸爸留寸頭、媽媽在家扎辮子,出門她就不敢扎了;我和爸爸都是站著小便,男廁的便池是圓形的,媽媽是蹲著小變,女廁的便池是長條形的;我媽媽愛穿高跟鞋,爸爸不能吃蘑菇,一吃就過敏,爸爸還經常給媽媽送花,從來沒有給我送過。
2 操作結果的記錄表征
皮亞杰說過:“兒童的認知結構是通過操作活動內外而建構的?!焙⒆觽冋窃趧邮衷熳鳎H自體驗、感知、對客觀現(xiàn)象進行反復試驗、統(tǒng)計的過程中,枯燥的知識就會變成了趣味游戲活動。
這是在科學《杯中取物》活動中,教師提供操作材料和被取物,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工具從杯中取出不同的物體,幼兒操作后記錄自己操作得出的結論。并將自己的記錄結果與同伴分享,比較、分析活動的結果。使他們從小樹立科學意識,并逐步形成、思考、辨別能力得到提高。這樣的活動,不僅促使孩子掌握了知識技能,同時也培養(yǎng)孩子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積極動手動腦,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實踐結果的記錄表征
幼兒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很多,但對他們來說,親自參與,通過實踐驗證過的知識才最容易被吸收?!毒V要》也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
我們在《網》的主題探究活動中,讓幼兒用不同的網篩沙子,他們得出結論:大眼的網,篩的沙子粒就大,有的小碎石子也能篩下來;網眼稍小一點的,篩的沙子就小;最密的網,篩的沙子粒就更小,不扎手,特別細滑。
記錄探索活動結果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能夠真實地記錄孩子們自己探索的結果,在相同的活動中,每個幼兒所獲得的經驗是不同的。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出幼兒探索的過程、和同伴的協(xié)商合作、與成人的交流,而這些品質和能力正是將來社會所需要的。
(三)幼兒自己設計統(tǒng)計記錄表進行的表征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記錄經驗的積累和表征能力的提高,我們讓幼兒自己學習設計紀錄表進行記錄,來表征探究活動結果,以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判斷、歸納、總結的邏輯思維。
1 觀察活動的表征
幼兒經驗的獲得是多途徑的,觀察是他們不斷地獲取信息和積累感性經驗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在《風的奧秘》探究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和體驗風,并且要求他們自己設計記錄表進行表征。幼兒已到大班,個別幼兒會寫字,這位佳雪小朋友寫了一個風字,在風字下面畫道道,用道道來表示風力的大小,旁邊的小樹、襪子、小朋友的頭發(fā)、紅旗、房屋、雨傘、窗簾、風箏等物體都是在相應的風力下所發(fā)生的變化,還對在什么風力的情況下人們的心情會怎樣也進行了表征。說明她對風有了感性的經驗和辯證的認識,知道風有益于人類同時又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但由于是幼兒自己設計的統(tǒng)計記錄表,對風力大小的排列就不是很規(guī)律,當她與其他幼兒分享成果時她會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也就學會了學習。像這種在直觀的感知中引導幼兒進行視覺形象統(tǒng)計的做法,既滿足了他們充分體驗事物、觀察事物的好奇心、又幫助他們在頭腦中積累了表象經驗,形成記憶,認知能力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
2 統(tǒng)計活動的表征
幼兒是知識經驗的自我建構者,他們在統(tǒng)計活動中體驗著學習的樂趣,嘗試著各種獲取知識的方法,從而掌握認識世界的工具。
我在《超市》主題探究活動中,讓幼兒統(tǒng)計超市物品,并自己設計表格來記錄統(tǒng)計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幼兒借助圖表將數(shù)據(jù)的分布特征進行直觀的表征,顯示出事物與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
3 行動記錄的表征
行動的主題是幼兒,他們最清楚整個行動的過程,對行動統(tǒng)計記錄的同時,也是他們對行動反思與總結的過程。他們經歷過的是感觸最深的,而記錄他們所經歷過的正是他們最感興趣的。
這是幼兒在《有趣的數(shù)字》主題探究活動中對自己的一天的活動情況的統(tǒng)計記錄。這位陳鴻兵小朋友已經會運用時間、鐘表,行動一一對應地進行統(tǒng)計、記錄,并對這些信息進行依次排序,用表格的形式結合圖像語言進行表征。
4 調查活動的表征
這是幼兒在《我的爸爸》主題活動中,調查自己的父親后自己設計的統(tǒng)計表,對父親的基本情況做的統(tǒng)計表征。這位邰星星小朋友說:“我爸爸今年35歲,屬雞,他有槍是警察,他的工作的抓壞人,他的愛好是釣魚,最喜歡愛吃餃子”。通過這樣的調查活動,加深了父子之間的溝通,培養(yǎng)了父子問的親情。還有個別幼兒也找出了父親愛吸煙、愛喝酒等一些壞習慣,進而使探究活動生成與發(fā)展。
㈢從“單一”到“多樣”的統(tǒng)計記錄,使幼兒的表征逐漸個性化、多元化
隨著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孩子表達和表現(xiàn)的方式逐漸趨于個性化和多元化。特別是在孩子對活動過程的記錄,如在主題《各種各樣的糖》中“我們來變糖”時,幼兒的記錄是豐富多樣的,他們分別記錄了“糖水倒進鍋里——電熱鍋插電源——鹽水開始冒泡——鍋的上方出現(xiàn)白汽,用手感覺一下很熱——鍋里的水慢慢變少——有白色的小糖粒飛濺出來——水沒了,白花花的糖變出來了——嘗一嘗,好甜好香——大家去喝糖水吧!”這一系列的過程。孩子們的記錄雖然不是自始至終十分完整,但是卻體現(xiàn)出他們觀察的獨到之處,筆觸生動,童趣橫生。
在《有趣的螞蟻》這一主題活動中,我以幼兒興趣為最大的支撐點,展開了給螞蟻造家、請螞蟻做客、建立螞蟻檔案、讓幼兒自己喂養(yǎng)螞蟻、照顧螞蟻、觀察螞蟻、與螞蟻說說話等等一系列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幼兒在活動中將觀察、實踐活動、操作活動等進行了詳細的記錄與表征。使幼兒親近螞蟻、熟悉螞蟻的同時,走進螞蟻世界,自我建構了有關螞蟻的知識。
二、實踐反思:
圖像表現(xiàn)是一種比文字簡單且清楚的溝通工具,運用它就可以使多樣化的想法、意念形象化,而且幼兒也喜歡用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由于統(tǒng)計方法與圖像語言的有效結合、運用,孩子們進入了一種“探究式”的主動學習狀態(tài),孩子們相互學習,資源共享,體現(xiàn)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提出的“兒童通過同伴的幫助獲得更大發(fā)展”的思想,使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圖像語言作為還不善于讀寫的孩子們的另一種語言滲透在項目活動的整個過程,它為幼兒提供了一種他們能夠駕馭的表征手段,來記錄且交流自己的想法、觀察、記憶和感受。同時也為教師了解兒童已有的知識經驗打開了窗戶:更為兒童探索知識、建構認識以及與同伴共同建構知識提供了一種共通的、快捷有效的交流工具,從而有力地輔助、促進了項目活動的向縱深發(fā)展。
幼兒在自己感興趣、有意義的主題探究活動中,主動的、自然的運用圖像語言記錄、表征,使他們學會觀察、分析、歸納、總結,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說明我們以前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孩子的圖像表征能力,還沒有意識到圖像表征對孩子認知和身心發(fā)展的價值。
運用統(tǒng)計記錄進行表征這種自我建構知識學習方式時,剛開始也只是學習了瑞吉歐的理念給幼兒提供這種表征的機會,對幼兒在活動中的一些統(tǒng)計記錄表征,教師所做的工作只是收集整理,但在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的統(tǒng)計記錄表征內容是那樣豐富、觀察事物是那樣的認真全面、表征形式是那樣的活潑可愛,我就開始給每一位孩子表述的機會,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細細品味孩子們的作品,用心去讀懂孩子,用心理解孩子們獨有的思考問題和理解問題的方式,允許他們自己去探索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自由的表現(xiàn)和表達他們眼中的世界。
在近兩年的瑞吉歐探究活動實踐中,面對有一百個念頭、一百只手、一百種期望、一百種思考、一百種夢想、一百種語言、一百種……的孩子們來說,我有喜悅、有感悟,有困惑、有信心。今后還需進一步理解瑞吉歐幼兒教育體系的特征,汲取其精華,有機地與《綱要》精神結合,促進意大利瑞吉歐幼兒教育體系中國化、本土化研究,讓孩子真正擁有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