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民辦幼兒園發(fā)展迅猛,幼兒園辦園體制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據(jù)統(tǒng)計,2009年我縣共有147所幼兒園,其中教育部門辦5所,集體辦14所,其他部門辦1所,民辦幼兒園127所,占全縣辦園總數(shù)的86.4%。全縣在園幼兒總數(shù)24182名,其中,民辦幼兒園幼兒總數(shù)達18197名,占在園幼兒總數(shù)的75.25%。全縣幼兒教師(包括園長)共有1330人,其中民辦幼兒園教師(園長)808名,占教師(園長)總數(shù)的60.75%。保育員345人,其中民辦園保育員176人,占保育員總數(shù)的51%。保健員125人,其中民辦園83人,占保健員總人數(shù)的66.4%??梢?,民辦幼兒園已成為我縣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民辦幼兒園量大面廣,從質量的角度去審視,存在著諸多令人擔憂的問題,特別是師資隊伍建設這一根本性工作十分薄弱。為了提升民辦幼兒園師資素質與能力,提高民辦園保教質量,我校緊緊抓住民辦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這個關鍵,開展了民辦幼兒園“有效師訓”的策略探究與實踐。
一、構建有效的實施框架
民辦幼兒園“有效師訓”是以民辦幼兒園教師為對象,緊緊圍繞教師的實際需求,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而開展的深受歡迎、富有成效的系列培訓活動,它包含培訓項目、內(nèi)容、方法、模式、評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實施。為此,建立有效的實施框架是民辦園教師培訓活動有序有效開展的關鍵所在。多年來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構建了如下實施框架。
整個實施框架涵蓋了培訓對象、管理體系、項目研發(fā)、內(nèi)容設置、教材開發(fā)、模式探新、培訓評價等。多年的實踐證明,這個實施框架確保了民辦園教師培訓的有序性和實效性。
二、確定有效的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的確定,直接影響著民辦幼兒園師資的培訓質量。針對我縣民辦園教師數(shù)量大且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我們根據(jù)分層分類的原則,不斷拓展培訓對象。
在開展民辦園園長與教師全員培訓的同時,我們深切的意識到,幼兒園保教質量實質性的提升以及幼兒園的整體發(fā)展離不開保育員、保健員這兩支重要力量,2008年,我們又將目光投向廣大民辦幼兒園的保育員與保健員,組織了保育員和保健員在職崗位培訓,促進民辦園保教工作全面均衡地發(fā)展,以進一步提升保教隊伍的整體素質。至今,我縣的民辦幼兒園師訓對象涵蓋了園長、教師、保育員與保健員等所有從教人員,真正體現(xiàn)了橫到邊、縱到底的服務型培訓范疇,實現(xiàn)了培訓對象的全覆蓋與有效化。
三、理順有效的管理體系
培訓工作的有效運行,往往取決于管理的有效性。民辦園教師培訓的管理不同于鎮(zhèn)鄉(xiāng)(街道)中心幼兒園教師的培訓管理,其面廣、量大且辦園地分散,甚至有的幼兒園交通、信息等極不方便,因此,組織管理上具有更大的難度。我們明確地意識到,要組織好全縣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達成“有效師訓”的最佳成效,除了縣教師進修學校的組織管理外,具有良好條件的中心幼兒園的引領與管理是一種既直接又有效的管理策略。于是我們從2002年起就提出了建立園本研訓試點幼兒園的構想并付諸于行動。通過幼兒園申報、現(xiàn)場考評,19所中心幼兒園被縣教育局批準為園本研訓試點幼兒園。這些培訓點除了開展本園教師的培訓外,還承擔著組織轄區(qū)內(nèi)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全員培訓,形成了一個條塊分明且園與園結對互動的培訓網(wǎng)絡。由此逐漸構建起了縣教師進修學?!鷪@本研訓點→民辦幼兒園的三級服務型培訓管理體系:即以縣教師進修學校為龍頭,統(tǒng)籌指導全縣各級各類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工作,制訂培訓計劃,出臺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各類縣級集中培訓:以19所園本研訓點為培訓主陣地,指導、帶動全縣各級各類民辦幼兒園開展全員培訓:各民辦園除了落實上級指定的培訓內(nèi)容外,還要定期組織教師開展各種適合本園教師發(fā)展需求的活動。
經(jīng)過多年的實施,三級培訓管理體系運行順暢,管理職責明確、到位,為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的有序、有效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特別是19所園本研訓點在實踐的過程中也構建起了適合本培訓點特色的園本研訓輔導模式,充分發(fā)揮了大園帶小園的示范輻射作用,保證了我縣幼兒教師培訓管理體系的有效運作。
如縣中心幼兒園對輔導轄區(qū)內(nèi)的17所民辦幼兒園實施了質量提升“六個一”工程?!傲鶄€一”工程分別是每所民辦園的教師每學年在本園上一堂教學公開課;每所民辦園每學年向整個輔導片展示一次教學觀摩活動;整個片區(qū)每學年組織一次民辦園教師業(yè)務競賽活動:片區(qū)每學年組織一次工作先進評比;片區(qū)每學年組織一次民辦園檔案管理評比;輔導片每學年組織一次民辦園幼兒發(fā)展水平總體評估?!傲鶄€一”工程實施以來,轄區(qū)內(nèi)民辦園紛紛響應,對照要求認真實施。同時,片區(qū)還成立了互助獎勵基金會,獎勵基金用于獎勵“六個一”工程評比中的先進園或獲獎者,從而健全了輔導管理機制,提高了培訓輔導轄區(qū)內(nèi)民辦幼兒園的辦園質量以及教師整體素質,同也使這些民辦園找到了歸屬感和幸福感。
四、研發(fā)有效的培訓項目
培訓項目的研發(fā),將直接關系到培訓質量的高低。我們針對民辦幼兒園教師的需求,開發(fā)了適合本地實際、切實可行的培訓項目。按參訓對象劃分,有園長培訓、教師培訓、保育員培訓、保健員培訓四大類共15個類別的培訓項目,如園長培訓有任職資格培訓、提高培訓、專項培訓;教師培訓有教學基本技能專項培訓、任職資格培訓、按需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學歷培訓、教師資格認定考前培訓等:保育員培訓有職業(yè)資格培訓、上崗培訓、復訓、骨干保育員培訓:保健員培訓有上崗培訓、復訓等。同時我們還根據(jù)民辦園早教工作的現(xiàn)狀,為規(guī)范早教辦學行為、培養(yǎng)合格的早教人員,提高早教質量,開展了育嬰師培訓。每一個類別的培訓項目均按參訓對象的狀況與發(fā)展需求設置課程和組織實施,層層深入、不斷遞進與完善。
這些培訓項目的研發(fā)與開展,實實在在的提升了廣大園長、教師、保育員、保健員的綜合素質。園長任職資格培訓的開展,使我縣民辦幼兒園園長執(zhí)證上崗率率先在整個寧波市達100%,落實了園長持證上崗制度,并得到各級肯定與推廣;骨干教師的培訓,發(fā)揮了她們在民辦幼兒園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激發(fā)和帶動了一大批教師學習業(yè)務的熱情和能力的提升;教師資格認定考前培訓的開展,使更多的民辦幼兒園教師符合了準入制度,成了一名真正有資格的幼兒園老師:教學技能技巧的專項培訓,使基本功薄弱的教師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舉行的各類教學技能技巧比賽中,民辦園教師獲獎率明顯增高;育嬰師職業(yè)資格認定考前培訓,近200名教師通過考核,獲得中高級育嬰師資格證書,成為一名合格的早教老師。近年來更有部分民辦園的教師考進了正式教師編制。
五、設置有效的培訓內(nèi)容
在民辦幼兒園園長、教師、保育員、保健員培訓中,我校堅持調(diào)研在先的培訓機制,深入幼兒園,通過與教師(園長)座談、個別交流、發(fā)放問卷等方式了解廣大園長、教師、保育員以及保健員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礎上精心設置培訓課程。如進行《寧海縣非在編幼兒教師現(xiàn)狀調(diào)查問卷》,分析我縣非在編教師現(xiàn)狀,并提出相應的建議與實施措施;進行《民辦幼兒園園長、教師培訓需求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建構起了分層分類培訓模式和群集型與分散型相結合、幼教領域內(nèi)容與幼教領域外拓展性內(nèi)容相結合的課程模塊。如,縣級長期培訓班(培訓時間跨度為1年或1年以上的班級),課程內(nèi)容以群集型為主,以主題形式設置,每個主題又由若干相關專題構成。短期培訓班內(nèi)容以分散型為主,根據(jù)需要組織若干研討性專題。這些課程的設置,圍繞著培訓對象與類別開展,既體現(xiàn)理論培訓與實踐培訓相結合的原則,又呈現(xiàn)針對性和靈活性相統(tǒng)一的特色,深得廣大園長與教師們的好評,充分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滿足了教師們的不同需求。
六、開發(fā)有效的培訓教材
目前,適合在職幼兒教師培訓的教材不多,而符合在職民辦幼兒園教師需求的培訓教材更少,因此,我們組織本校教師以及幼兒園骨干教師利用業(yè)余時間匯編了我縣民辦幼兒園教師的系列培訓教材,如《教學簡筆畫一寧??h幼兒教師基本功培訓教材(試用)》《手工制作一寧??h幼兒教師基本功培訓教材(試用)》《幼兒歌曲彈唱一寧??h幼兒教師基本功培訓教材(試用)》等。這些培訓教材應用于全縣幼兒園園長、教師培訓中,園長和教師們均把其作為一份寶貴的教學用書珍藏并在實際管理與教學中使用,甚至在幼兒教師考編、教師資格認定中,這些培訓文本也成為了她們手中重要的參考資料。上級領導對我縣自編的系列培訓教材十分贊肯,《教學簡筆畫》等培訓用書曾被部分兄弟縣市采用,我縣職高幼師班還將我們的自編教材作為教學補充材料。
七、探索有效的培訓模式
培訓模式是人們在實踐中對培訓工作方式規(guī)律性的認識,是培訓內(nèi)容的支架和載體。但當前幼兒教師培訓普遍存在著培訓方式單一的現(xiàn)狀,培訓方式更多的只停留在專家講座,以講授為主的形式,缺乏教師間的互動與交流,不利于培訓實效性的提高。于是,我們在培訓的過程中,進行了培訓模式多元化與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主要有分層分類式、科研推動式、菜單式、與企業(yè)聯(lián)姻式、小組交流式、案例研討式、異園蹲點式、以賽促訓式、骨干引領式、主體參與式等十種。
如異園蹲點式在園長提高培訓中實施,使園長們實實在在得到了收獲,促進了自我成長。異園蹲點原則上按不同班級園長的需求開展。針對甲班27名來自辦園規(guī)模大,上星級的民辦園園長的需求,安排她們到縣級中心園取經(jīng),深入了解縣級中心園的辦園理念、管理模式、教學風格、辦園特色、校園文化等,使之能將蹲點所獲來指導自己的辦園行為,進一步提升辦園水平。乙班的園長來自規(guī)模較小、無星級的幼兒園,該班的80多名園長想到同樣類型但有較高聲譽的民辦幼兒園去學習取經(jīng),了解她們的管理模式、教育教學等,我們就有針對性地把她們安排到興華幼兒園、金蘋果藝術幼兒園等上規(guī)模上等級且辦園理念新、管理效益高的民辦園蹲點。通過參觀環(huán)境、聽取匯報、觀摩活動、查看資料、參與式研討、特色講座等解剖麻雀式的蹲點活動,收到了極佳的效果,深得園長們的一致歡迎,大家期盼著有再一次的異園蹲點活動。
這些培訓模式均來源于實踐,并經(jīng)實踐所檢驗,均取得了極佳的培訓效果。
八、嘗試有效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的構建,將促進培訓更加規(guī)范、科學、有效。我校在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中,邊培訓邊摸索,’初步構建了有效的評價體系,并在培訓中試行。
評價主要涉及四個層面:
其一,對培訓機構的的培訓工作進行評價。我們教師進修學校每舉辦一期長期培訓班,均組織學員進行對培訓機構的評價,主要評價培訓機構培訓內(nèi)容的設置、培訓的組織服務工作等。同樣的,每辦一期短期培訓班則以學員書面評價、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為下一期培訓組織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提供經(jīng)驗。
其二,采取了“評上促下”的評價方式,對民辦幼兒園的管理指導層19所園本研訓點進行檢查評估工作,評價其對民辦園全員培訓的指導工作,達到窺一斑見全豹的效果。在“十五”、“十一五”收官之年,為貫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理、以評促發(fā)展”的工作方針,進一步總結提煉“十五”、“十一五”期間園本研訓工作的有效做法與特色亮點,總結經(jīng)驗,找出問題,從而提高園本研訓的規(guī)范性與實效性,開展了全面評估驗收工作。通過評估檢查,分別評出優(yōu)秀級、良好級以及合格級園本研訓試點幼兒園。
其三,對培訓者進行評價。評價涉及組班教師的服務管理工作、講課教師的講課內(nèi)容、講課方式、課堂效果以及改進意見等。
其四、對參訓者進行評價。主要評價學員的學習態(tài)度、出勤、作業(yè)等,評價方式有學員自評、小組評價、集體評價、作業(yè)展示、操作競賽等,在評價的基礎上,評選出優(yōu)秀學員,以達到培訓效果的最大化。
在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實踐中,我校初步構建了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終結評價與形成評價并重,靜態(tài)評價與動態(tài)評價互補的評價體系,當然,這個評價體系還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以評促發(fā)展的長效機制。
總之,民辦幼兒園“有效師訓”策略的實施,實實在在的提升了我縣民辦幼兒園師資的整體素質,提高了我縣民辦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同時,促進了民辦幼兒園教師三級服務型培訓管理體系的有效運作,也逐步構建了被譽為民辦幼兒教師培訓的“寧海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