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中常常碰到一些凝固格式,對于這種凝固格式的教學需要動一番腦筋,“X什么X”格式就是一例。從形式上看,“X什么X”格式有疑問代詞“什么”,是特指問,從表意上看,是逆對方之意而詰問,不要求作出回答。“什么”讀輕聲,并不負載疑問信息,只是起加重反詰語氣,強化否定性質的作用。如果將形式內容結合起來,就是用特指的方式表達跟對方相違逆的意思,簡稱為“逆意特指問”,這是漢語中常用的一種格式。外國留學生如果不懂得此類格式的整體意義,理解起來常常感到困惑,運用起來常常出錯。下面是留學生在運用這種格式時出現(xiàn)的病句:
(1)你讓他看什么看?
(2)他們兩個人昨天喝什么喝?
(3)我們吵什么吵架?
(4)你回去干什么干?
出現(xiàn)這些錯誤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弄清楚此格式的表意特征、結構特征以及主觀特征而造成的。據此, 我們根據實際用例重點談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中逆意特指問“X什么X”格式的表意特征、結構特征以及主觀性特征, 有利于對外漢語教學。
一.“X什么X”格式的構成
“X什么X”格式中的X可以是單音節(jié),也可以是雙音節(jié),還可以是擴展的多音節(jié)。不管是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還是多音節(jié),可以是動詞、形容詞,也可以是其它類詞。
1.單音節(jié)詞。進入這種格式的單音節(jié)詞有以下幾類詞:
1)單音節(jié)動詞。一般是自主動詞,也可以是非自主動詞。例如:
(1)看見我們院墻頭站滿人,就朝我們吆喝:看什么看!找打呢。(王朔《看上去很美》)
(2)你懂什么懂!唐宗慈冷笑一聲。(張賢亮《男人的風格》)
例(1)的“看”是自主動詞,例(2)的“懂”是非自主動詞。從語義上說,自主動詞是能表示有意識的或有心的動作行為的。非自主動詞表示無意識、無心的動作行為。從使用上說,自主動詞具有強勢特征,可以類推,只要句法環(huán)境允許,幾乎所有的自主動詞都能進入此格式。非自主動詞具有變異特征,進入了“X什么X”的格式,被強制成為自主動詞。
2)單音節(jié)形容詞。例如:
(3)我又不是吃你,你急什么急!(白先勇《游國驚夢》)
(4)上士脫口說道:“當了俘虜,還傲什么傲?!?柳建偉《突出重圍》)
“急什么急”、“傲什么傲”等都是表示性質的單音節(jié)形容詞,用在“X什么X”格式中有動詞性質,具有表述功能。
3)單音節(jié)名詞、代詞。例如:
(5)甲:呀,蛇!
乙:蛇什么蛇,那是一根草繩!
(6)牛:你!
旁白:你什么你,竹板一打氣死你。
牛:我!
旁白:我什么我,竹板一打你上火。
(小品《男子漢大丈夫》)
“蛇”是名詞,“你”、“我”是代詞。
4)單音節(jié)副詞、連詞、嘆詞。例如:
(7)甲:幸虧他來了
乙:幸虧什么幸虧,他來了反而添亂!
(8)甲:垂頭喪氣的:“哎——”
乙:哎什么哎,這次沒有考上,下次再考,有什么好傷心的?
例中的“幸虧”是副詞;“但是”是連詞;“哎”是嘆詞。
2.雙音節(jié)詞。進入這種格式的雙音節(jié)詞主要是動詞和形容詞。例如:
(9)我說,交代什么交代,你自我感覺挺良好,在我眼里就是一對兒假鳳虛凰,可惜啊,世界上只有一個四眼妹,可惜被你搶去了。(肖紅袖《但愿人長久》)
(10)“你張狂什么張狂,少了那十三個,還可以再有三十個九十個!你躲得了一時,躲不過一世,我弟弟那筆賬,我們一定要算,這個仇,一定要報!”(網絡小說《吻玉痕》)
例中的“交代”是雙音節(jié)動詞;“張狂”是雙音節(jié)形容詞。
3.擴展式的多音節(jié)?!癤什么X”中間可以插入語氣詞“啊”或“呀”構成“X+什么+啊/呀+X”的擴展式。例如:
(11)“注意什么啊注意?好孫兒,聽我的,要快點給我個曾孫子哦。”霖婉言臉上的笑,看起來是越來越曖昧了(網絡小說《機神傳奇》)
(12)路黑小說:“吃什么呀吃,吃到一半,事找到頭上了,得給人家去說理,得找人烙餅!”劉震云《故鄉(xiāng)天下黃花》
語氣詞“啊”或“呀”具有劃分結構層次的功能。后一個動詞是整個構式的一個組成要素,缺少了這個要素,整個構式的意義和功能都發(fā)生了變化。從意義上看,“X什么啊/呀”可以表示疑問,也可以表示否定,重音在“什么”。而“X什么X”的格式是通過逆意特指問只表示否定。
從以上例句中我們可以看出“X什么X”格式的構成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單音節(jié)詞是基式,使用頻率較高,雙音節(jié)詞和擴展式是變式,使用頻率較低。無論是基式還是變式,其句法功能都相同,都能夠單獨成句或充當句子的謂語。而且“X什么X”的前后都有原因說明句,使“X什么X”表意更為明確。
第二,無論是基式還是變式,“X什么X”只能用于肯定形式,而且一般只用于口語。因為是口語,所以要求句式簡潔明了,因此,在使用中,多以單音節(jié)詞語為主。據筆者調查,雙音節(jié)詞都來自網絡小說,這說明“X什么X”有向雙音節(jié)發(fā)展的趨勢。
第三,從“喝什么喝”、“笑什么笑”的動詞原型用法到“哎什么哎”的非動詞原型用法,是一個語用類推的過程。通過對多個語用場景中的動詞原型用法的概括,將“X什么X”格式意義概括為“否定”,使其成為語言使用者的知識儲備并據此推出“X什么X”是一個謂詞的結構槽,這種結構槽具有管控性,進入這個結構槽的“X”就被管控為謂詞的性質,具有表述功能。
二.“X什么X”格式的意義
“X什么X”格式是用特指的方式提問,表達與對方相違逆的意思。例如“你看什么看,不認識???”|“你跑什么跑,跑到哪兒我都能抓到你?!边@種逆意特指問總體上是對某種言語或行為進行否定,因而具有主觀性的特征。但在不同的語境中“X什么X”格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
1.阻止性的逆意問。說話者通過逆意問表示對某種言行進行阻止。例如:
(13)唐龍站在路邊,咬著嘴唇聽一會兒,看著這動人的情景由遠而近,終于忍不住黑著臉吼道:“唱什么唱,看什么看!這是演習,不是拉練?!?柳建偉《突出重圍》)
(14)“敲什么敲?窗戶都敲壞了!整條街都吵醒了!”(池莉《你是一條河》)
例(13)中的“唱什么唱,看什么看”是通過逆意問來阻止“唱”和“看”的動作行為;例(14)中的“敲什么敲”是通過逆意問來阻止“敲”這一動作行為。
2.拒絕性的逆意問。說話者通過逆意問拒絕與自己有關的某種行為。例如:
(15)一記者欲給一女明星拍照,不料女明星尖聲道:“拍什么拍?拿錢出展覽呀?”(張竟軍《如何使你的語言更具風韻》)
(16)方英達放下報紙,霍地站起來,“不喝,不喝,我沒有病,喝什么喝?!?柳建偉《突出重圍》)
(17)爺爺生氣說“記什么記”,嚇得一個紅臉把本兒都戳爛了。(柳建偉《突出重圍》)
例(15)中的“拍什么拍”是女明星通過逆意問拒絕拍照,例(16)中的“喝什么喝”是方英達通過逆意問拒絕喝藥。例(17)中的“記什么記”是老爺爺通過逆意問拒絕記錄。
3.反駁性的逆意問。“X什么X”的格式是使用肯定的形式,通過特指問的形式對某種言語或行為進行反駁,屬于客觀命題的真值否定。例如:
(18)“不知道他來帶不帶夫人?”
——“帶什么帶,他夫人還不知道在哪兒呢!”(諶容《夢中的河》)
(19)吃什么吃,吃到一半,事找到頭上了,得給人家去說理,得找人烙餅?。▌⒄鹪啤豆枢l(xiāng)天下黃花》)
這兩例都是表示與對方相違逆的反駁。其中,例(18)中的“帶什么帶”是對問句中“帶不帶夫人”的反駁,表示“他”根本沒有夫人;例(19)中的“吃什么吃”是對“吃”的行為進行反駁。表示反駁性的逆意特指問,在“X什么X”格式的前后一般都有表示原因的分句。
4.謙遜性的逆意問。
“X什么X”也可以表達謙遜、客氣的意義功能,語氣顯得自然、得體、隨意。例如:
(20)“忙什么忙,不就是天天這里那里開會嗎?”(王躍文《國畫》)
(21)“謝什么謝,你是我?guī)煾?,又是我的好哥兒們。”李大富用力一拍他的肩膀,笑著說:“有困難盡量開口,我一定會幫忙到底的?!保ňW絡小說《未婚夫你是誰》)
例(20)中的“忙什么忙”表示謙遜的逆意特指問,例(21)中的“謝什么謝”表示客氣的逆意特指問。
Goldberg認為:假如說C是一個獨立的構式,當且僅當C是一個形式(Fi)和意義(Si)的結合體,而且其形式和意義的任何特征都不能完全從C這個構式的組成成分或其他的構式中預測,就稱之為構式。①“X什么X”格式是一種“形式+意義”的匹配體,所表示的“否定、阻止、拒絕、謙遜”等意義不是從格式中任何一個組成成分的意義推導出來的,而是獨立于其自身組成成分的整體意義,這說明“X什么X”格式是一種有獨立性的構式,這個構式所表示出來意義是構式意義。
三.“X什么X”格式的來源
在現(xiàn)代漢語中,表示特指問的最基本的格式是“X什么”。呂淑湘 (1980)②說:“‘什么’作疑問代詞時,表示否定,可以用在動詞、形容詞后,表示不滿等?!比纾?/p>
(22)你跑什么,還有事跟你說呢!
(23)重什么!才一百來斤。
例(22)中“跑”是動詞,例(23)中“重”是形容詞。
朱德熙(1997)③說:“看什么?”作為反問句,表示否定意義,是說不該看或不值得看,賓語“什么”是虛指的。一般地說,“什么”充當不及物動詞和形容詞的賓語都是虛指的。例如:
(24)笑什么?別笑了。
(25)還睡什么?都九點了。
(26)好什么?一點也不好。
從呂先生和朱先生的論述以及所舉例句來看,“X什么”都是表示否定,在口語中,如果要表示強調,就在“X什么”的后邊追加一個X,構成“X什么X”的格式,就是“逆意特指問”,是逆對方之意而詰問。如“你跑什么”,在后邊追加一個“跑”,就構成“你跑什么跑?”的格式,“笑什么”,在后邊追加一個“笑”,就構成“笑什么笑?”的格式。
邵敬敏(1996)④認為:“什么”出現(xiàn)在反問句中并不負載疑問信息,而只是起加重反詰語氣、強化否定性質的作用。例如:
(27)笑什么?這也值得好笑!
(28)甲:十年不好嗎?
乙:好什么呀?十年她非要生三個。
這種格式在口語中,“什么”前面的動詞或形容詞可以在“什么”之后再重復一次,說成:
(29)笑什么笑?
(30)好什么好?
在“什么”之后重復一次動詞,原意不變,但語氣更為強烈而急切。這充分說明“X什么X”格式來源于“X什么”的格式,是在“X什么”的后邊追加一個X而構成的,正因為這樣,后面那個X一定輕讀。據筆者調查,“X什么X”格式最早出現(xiàn)在《醒世姻緣傳》(用當時的山東方言寫成的,時間大約是?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共有5處,分別是:
(31)晁夫人道:“狗!是什么是?我只說是爺兒們不看長?!?第15回)
(32)李九強說:“疢杭杭子的腔!罷,你問什么問,你可把那布袋還我?!?第48回)
(33)魏大哥,你聽俺眾人一言,看什么看?(第72回)
(34)先把這劉芳名鎖起來,合他頑什么頑?(第80回)
(35)驛丞道:“快些打了罷!我性子急,慢什么慢!”(第88回)
因此,這一句式最早可能源于山東方言,現(xiàn)在已正式進入普通話,直接表達說話人的不滿情緒,在口語中用得較頻繁,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形式與意義結合的凝固格式。
四.“X什么X”格式的主觀性特征
“X什么X”格式主要是表達逆意問而采用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是用肯定的形式,逆對方之意而問,強化否定的性質。從認知的角度看,這種格式具有主觀性特征。所謂“主觀性”是指語言的這樣一種特性,即在話語中多多少少總是含有說話人‘自我’的表現(xiàn)成分。也就是說,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從而在話語中留下自我的印記。”⑤“X什么X”格式具有激活說話人的主觀意識,具體表現(xiàn)在說話人的主觀認識、主觀情感。
1.表達主觀認知
“主觀認知”即說話人的主觀傾向的介入?!癤什么X”表明說話人主觀認為某種言行為或言論不合情理,于是用逆意特指問的方式予以否定。例如:
(36)其實你對這風景一無所知,去看什么看。(柳建偉《突出重圍》)
(37)黃興安瞪了焦守志一眼,“慌什么慌?我一個滿編甲種團,他想吃就能吃掉啊?開什么玩笑。(柳建偉《突出重圍》)
例(36)中的“看什么看”是主觀否定,主觀認為“你對這風景一無所知”,是盲目的看;例(37)中的“慌什么慌”是黃興安為了穩(wěn)定大家的情緒而說的話,很明顯帶有主觀認識。隨著說話人主觀傾向的介入,“X什么X”的逆意特指問也就轉變成了表達自己的立場、態(tài)度的主觀認識義了。
2.表達主觀情感
所謂情感,就是“移情”(empathy)現(xiàn)象,說話人在表達一個客觀命題時,移入了自己的主觀態(tài)度和情感。漢語的“X什么X”的格式帶有豐富的移情色彩,說話人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逆意特指問,表達自己的主觀不滿情感?!癤什么X”格式的語義內容與“不要X”、“別X” 相近,但情感色彩不同?!癤什么X”具有表達主觀不滿情緒的語用功能,具體體現(xiàn)在說話人的不耐煩、厭惡和些微的憤怒的語氣,于是用逆意特指問的方式予以否定,顯然帶有不夠禮貌和不夠客氣的色彩,正因為是不禮貌、不客氣的語氣,所以不適用于對長輩或尊重的對象,也不適用于莊重的場合。只適用于對晚輩和平輩或非莊重的場合。例如:
(38)爺爺生氣說“記什么記”,嚇得一個紅臉把本兒都戳爛了。(柳建偉《突出重圍》)
(39)“敲什么敲?窗戶都敲壞了!整條街都吵醒了!”(池莉《你是一條河》)
“記什么記”、“敲什么敲”是說話人通過逆意特指問對“記”和“敲”的行為表示生氣和憤怒的情緒;“喝什么喝”是說話人通過逆意特指問對“喝”的行為表示厭煩的情緒。這些說法都帶有口語色彩,一般不用在莊重的場合。
結語
“X什么X”格式以逆意特指問的形式,表示對某種言語行為和動作行為進行否定或拒絕的意義,這是一種構式意義,這種構式意義與一般特指問句“X什么”相比更加突出了主觀性特征。這種格式在口語中使用頻率較高,以往的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中忽視了對這種構式的教學與研究。
附注:
①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5.4
②呂淑湘在《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1980,P429)
③朱德熙在《語法講義》(1997,P121)
④邵敬敏在《現(xiàn)代漢語疑問句研究》(1996,P242-244)
⑤Lyons, J.1977.Semantics.2 vol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該文屬于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漢語語法本體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改革”之成果,項目編號:2010306.
陳淑梅,黃岡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李銀霞,黃岡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責任編校:曉 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