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過程,不但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而且是師生情感交流、心靈碰撞的過程,更是學生沐浴愛的過程,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情入手,以情換情,以情激情,才能開啟學生蒙昧的心扉,才能彈奏出教學藝術的美妙樂章。為此,結合教學實際,我從以下三點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運用興趣教學,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會激勵學生在開心快樂的教學氛圍中高興地學習,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變得輕松,而不是教師在課堂擔當一味灌輸的角色扮演者。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會根據教學的內容設置適合學生的輕松快樂學習場景,例如我會根據教學中的教材內容,去了解學生的喜好,進行英語課堂中的游戲、競賽、繪畫、表演、唱歌、制作彩色單詞圖片,使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由“苦學”變?yōu)椤皹穼W”。
二、通過多種有效途徑,加強師生之間情感交流與溝通
在英語教學中要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進行溝通和交流時,時間和場合尤為重要。如平時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異的學生,自尊心很強,在其他學生面前教師應把他們作為鼓勵的對象對他們進行表揚,當這些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出現學習問題偶爾犯錯時,倘若教師當著其他學生的面直接批評,他們會覺得沒有面子,感覺被傷害到了自尊心,長此以往這些學生會因為這種批評方式而不知道如何開口說英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細心去觀察每一位學生,多用鼓勵性或表揚的語言,給自己的學生加油打氣,用真誠的情感去感動每一位學生。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英語教學欲達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可供借鑒:
1.直觀教學手段。英語中的直觀教具有實物、圖片、錄像、幻燈、模型、簡筆畫等。而經濟又實用的是實物和簡筆畫,可大大縮短不必要的解釋時間,使語言與實際之間迅速建立起一種聯系。
2.不斷變換操練方法。只有多種感官參與聽、說、讀、寫活動,才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英語的寬松、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讓學生自由地運用英語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還應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進師生間的情感溝通。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zhèn)阿家圖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