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要想提高課堂藝術,就必須重視課堂提問,講究課堂提問技巧。在教學中怎么提問,問什么,應注意哪些問題,雖無固定方法,但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現(xiàn)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要先提出問題,不要先叫起學生
課堂提問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提問的目的是要啟發(fā)所有學生的思維。如果在提問之前先叫起學生,往往會造成學生的心理緊張,很難把思想集中到老師所提的問題上來,從而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而其他學生覺得反正提問與己無關,就收不到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效果。
二、要啟發(fā)學生舉手,不要一味指定
在教學中教師要先鼓勵學生舉手,先叫舉手的回答,然后再問:“他答得怎么樣?誰還要補充?”或依據答題的情況,提供給學生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的機會,這樣一方面啟發(fā)學生認識到很多問題并作回答,并非只能從一個角度去答,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很愿意在別人發(fā)言的基礎上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三、要普遍提問,不要只叫好學生
課堂提問要點面結合,普遍提高。特別是提問后進生要注意把握時機,創(chuàng)造機會。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適合各類學生應答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分等次提問??上冉兄械壬?,同時要求全體學生思考,等啟發(fā)了后進生的思維時再由其回答,難度較大時由好學生“救急”。這樣普遍提問,就兼顧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四、要問得適度,不要大而空泛
只有教師提出的問題適度,才能引起學生的思考。所提問題過淺,學生毫不動腦便能對答如流,這就不能引起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也就談不上開發(fā)智力。如果一味追求深度,提出的問題大而空泛,學生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從何答起,也會影響提問的效果。因此提問要適度,且具體而有針對性。
五、要靈活多變,不要程式化
提問的作用是引發(fā)思想交流,應是老師和學生的縱向、學生和學生橫向的多向交流。這就決定了提問的形式也要靈活多變,不要程式化。比如,以提問的方法溫習舊知識,在新知識的傳授中適當發(fā)問,或只問不答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任其思維縱橫發(fā)展,或引導學生自己發(fā)問,讓學生根據知識的接受情況,去探究如何從不同角度去研究問題的方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總之,教無定法,提問也是如此,不可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模式,還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內容。因此,就需要教師在精通教材的基礎上,把握學生的心理,講究提問的技巧,使課堂更加活躍,更具藝術性。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孤兒學校)